麗江古城的中心:四方街

2020-12-12 麗江旅遊資訊

四方街雖算不上是標準的景點,但非常熱鬧,五湖四海的遊客來此聚會,他們有著同一個目的,就是為休閒而來。

四方街到了晚上人非常多,很熱鬧,附近的酒吧傳來各式各樣的音樂,雖然嘈雜,但是你不會覺得厭煩,反之會有種莫名的興奮。

四方街位於古城的腹心之地,名為街,實為一個中心廣場。廣場的形狀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相傳是由明代木氏土司修建,有「權鎮四方」之意。四方街的道路均由彩色五花石鋪砌而成,平坦潔淨,晴不揚塵,雨不積水,幾乎每條街道一側都伴有潺潺流水。作為昔日茶馬古道的重要樞紐之一,這裡向外發散延伸出多條大路,又有不少小街暗巷從各主幹道分出。明清之時,古城商貿繁榮,四方街就成為人們買賣交易的平臺。現在臨街的房屋多保留了明清建築風格,外拙內秀。入夜後,許多遊客會去街上的酒吧娛樂或參加篝火晚會。

四方街上每周二、四、六都會有篝火歌舞晚會。白天可在此休閒遊覽,或在商鋪購買銀飾、東巴紙等特產。晚上伴著篝火晚會,可加入納西族的舞蹈中,參加打跳哩歌的活動。

四方街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酒吧和茶樓,其中不乏外國人經營的,晚間的四方街籠罩在一片溫暖祥和的氣氛中,是遊客最集中的地方。

四方街旁是科貢坊,為激勵嘉獎求學上進的學子而建。坊前的石橋叫「賣雞豌豆橋」,向南20米有一座同樣有趣的小橋叫做「賣鴨蛋橋」,這些都來自於人們早年慣於在橋上交易貨物,由此形成「橋市」,於是有此俗名。

古城門口有個很大的標誌性大水車,導遊說那可都是活水,是個很龐大的供水系統,如果迷路了只要順著旁邊的水渠就可以回到城門口,水流潺潺,相當清澈。四方街上人頭湧湧,商鋪琳琅滿目,有民族飾品、葫蘆絲等,其中圍巾店鋪最多,款式風格各異,女孩子們都愛不釋手,喜歡的可以入手一條。

相關焦點

  • 四方街位於麗江古城中心,形狀為長方形,是古城內的地標
    四方街位於麗江古城中心,形狀為長方形,明清時期,這裡是滇西北商貿樞紐、茶馬古道上的交易中心。如今依然是麗江古城的鬧市,附近店鋪、美食街、酒吧街密布,遊人如織,是古城內的地標。四方街,白天遊人們在此流連、當地人在此聚會碰頭;晚上,這裡是歡樂的場所,你可以圍著篝火跳鍋莊,也可以跟著流浪歌手的節奏一起搖擺,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在古城裡的四方街,白天和夜晚是兩個不同的風格,但是都讓人很舒服。雖然喧鬧,但可以接受,值得去逛逛走走,坐下來喝杯咖啡,享受午後時光。
  • 目擊 今日麗江古城四方街
    今天我來到麗江帶你到四方街逛一轉。我從寨後市場附近坐上一路公交車,從前窗拍下了初升的太陽。繞到文昌宮附近,走進虛掩著門的閱古樓,拍到了暖陽下靜謐的麗江古城。來到四方街才開始見到有人。看著四方街泛光的鋪路條石,想起早年四方街上賣雞豆粉戴藍色解放帽的那位納西老大媽和牽馬待客的納西漢子,特別是那個肩著山鷹、戴獸毛帽的藏裝老頭,往昔的這些人現在都從眼前消失怡盡了,我仿佛忽然間穿越了時光隧道。高音喇叭忽然響起,反覆播送起麗江古城的防疫措施……我拍下了四方街周邊的店鋪、街景。
  • 腳踩四方街——二十年前的麗江大研古鎮
    雲杉坪歸來,已是夕陽西沉,古城沐浴在斜陽的餘輝中,幽深狹長的小巷曲裡拐彎的向前延伸,古色古香的民居透著一種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意蘊,仿佛有一種磁力,令你情不自禁的把腳踩進去。忘記了旅途的勞累,沿著青花石板鋪就的街道,牽著三歲多的女兒,悠閒自在地走進四方街。
  • 這裡被稱作麗江米線街,麗江古城最有名的地方,麗江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內的小吃一條街,街道兩側有數十家小餐館,每家餐館都有 雲南 特有的米線,且種類繁多,因此這條街也叫" 麗江 米線街"。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核心,街心向四周延伸出四條主街,是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旁邊的新華街是麗江著名的酒吧街,每天晚上燈火通明,遊人如織。每天清早,有很多人在這裡跳納西舞;晚上,也有人圍著篝火跳鍋莊。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日中為市,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其四周6條五彩花石街依山隨勢,輻射開去,街巷相連。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
  • 麗江古城的「差異化」到底在哪?
    2、另外,古城以四方街為中心,而土司府則偏安一隅,這說明麗江古城首先是一個商業集貿重鎮,其次才是區域政治中心,不築圍牆更符合商業中心開放的特點。3、由於太子關、石門關、九河關、瞿塘關等關隘的存在,整個麗江壩子都處於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中,官兵幾乎都駐守在各個關隘,並不需要在古城一帶建築圍城。
  • 四方街的文明
    高秀註:「四方謂天下也」。也四方之國。《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從中國國家的層面看,四方指的是首都北京以外的地區,從全省的角度看,四方指的是省城以外的地區:從全麗江市的角度看,指的就是古城四方街為中心,並向四縣一區輻射開去。《禮記曲禮下》、;「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天地,祭山川,祭五祀,歲編。」
  • 麗江古城四方街 一個美麗的街道 你知道是什麼樣的嗎
    四方街,位於麗江古城中心地帶,交通四通八達,周圍小巷通幽,據說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形狀而建。這裡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也是麗江古城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地方。明清以來各方商賈雲集,各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生息,是麗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近代麗江古城最繁華、最喧囂的街道。
  • 麗江古城四方街是古城集市代表,400平的露天廣場,取意權鎮四方
    麗江的城市有兩大類,市場和街道,它們構成了古代城市最值得你仔細欣賞的市井風景,四方街是古代城市市場的代表,其位置在古代城市的中心,木氏土司讓人模仿其印章,鋪上五花石呈一個正方形約400平方米的露天市場廣場,意為權利街的四方,站在四方街時,有值得觀賞的內容:一是市場,這裡地攤雲集,古董商場精美
  • 雲南麗江古城
    門票·開放時間:電話諮詢景點簡介: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具有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座落在麗江壩子中部,面積約3.8平方公裡,始建於南宋末年。是元代麗江路宣撫司,明代麗江軍民府和清代麗江府駐地。發源於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後,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圖。
  •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
    經清末、民國及建國後的修復和建設,古城的布局和形制仍保留著明清的格局。城南舊設土司衙署,周圍建宮室苑囿,城北為商業區,以四方街為中心,四條幹道呈經絡狀向四周延伸,臨街均設商業鋪面。城東為舊時流官府衙所在地,現存文明坊、文廟、武廟。
  • 到底哪裡是麗江古城?
    麗江,因麗江古城而聞名遐邇。麗江古城,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包含大研古城(含黑龍潭)、束河古鎮和白沙古鎮;其二是特指大研古城。大研古城四季常青,群山環抱,象山、金虹山在古城之北,獅子山在古城之西。
  • 「麗江行」之《麗江古城》
    雲南麗江古城廣場「一滴水經過麗江」散文碑塑前留念(全文見後)*「藏頭詩」《麗江古城》末句「城樓」指麗江城內「萬古樓」;「曲彎」雙關古城街巷及歷史波折。在高山上,我們沉默了那麼久,終於可以敞開喉嚨大聲喧譁。一路上,經過了許多高大挺拔的樹。名叫松與杉。還有更多的樹開滿鮮花,叫做杜鵑,叫做山茶。經過馬幫來往的驛道,經過納西族村莊裡的人們,他們都在說:麗江壩,麗江壩。那真是一個山間美麗的大盆地。從玉龍雪山腳下,一直向南,鋪展開去。視線盡頭,幾座小山前,人們正在建築一座城。村莊裡的木匠與石匠,正往那裡出發。
  • 麗江古城有什麼好玩之處?她們都喜歡到四方街網紅竹墟打卡!
    很多人到麗江都會逛大研古城,我也不能免俗。以前到麗江曾經住在大研古城,逛過很多角落,這一次只是隨意的閒逛,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地。石板路很長,它們串起古城的東西南北,同時也串起過去與現在。每一個初到麗江的人都帶一點好奇,而像我這種老客人,一切事物都無法勾起內心太多漣漪。這裡的空氣有一點點稀薄,爬坡有一點點疲累,但確實其他地方無法享受到的旅行體驗!浪在麗江,要的就是一份隨意。
  • 四方街,麗江古城中遊客最集中的地方,交通四通八達晚上特別熱鬧
    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之上,又名大研古鎮,為我國四大古城之一,這是一座始建於宋末元初的千年古城,為當時麗江的統治者木氏家族由白沙古鎮遷徙至此而逐漸形成的城池,因其統治者姓「木」,若修建城牆則有「困」之說,在這裡看不到城牆,為我國唯一沒有修建城牆的古城。
  • (原創)七彩雲南之行(十三)----麗江古城四方街
    (續上集)我們來到了麗江古城四方街。四方街位於麗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達,周圍小巷通幽,據說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形狀而建。這裡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明清以來各方商賈雲集,各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生息,是麗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 麗江古城,一個因商而建,因商而活的城市!
    麗江古城順著四方街延伸出的四大主街:光義街七一街、五一街、新華街,形成了直通東西南北四郊之勢。而從主街岔出的眾多街巷,如蛛網交錯,打通了古城的經絡,麗江志略記載道:「環市列肆,日中為市,名曰坐街,午聚酉散,無日不集,四鄉男婦皆來,商賈之販中甸者,必止於此,以便僱腳轉運」。寥寥數句,卻勾勒出一幅古城興旺繁華的景象。
  • 麗江古城旅遊攻略
    概況:麗江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其他三大古城分別是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閬中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又名大研古城,坐落在雲南省麗江市,海拔約2415米,面積約7.3平方公裡,四面環山。茶馬古道上著名的重鎮之一,歷史悠久,已超過800年(目前建築多為麗江1996年「2·3」大地震後重建的,據說石板路還是800年前的)。站在古城東大街上就可以看到玉龍雪山。
  • 麗江古城為何沒有城牆?納西族人創造東巴文化——活著的象形文字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之一; 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大研鎮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坐落在雲嶺山脈主峰玉龍山麓,是鑲嵌在江灣底部麗江壩子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麗江古城及納西族建築形式與特點
    古城所包涵的藝術來源於納西人民對生活的深刻理解,體現人民群眾的聰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術交流融匯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寶貴建築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麗江古城的繁榮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它己逐漸成為滇西北經濟文化中心,為民族文化 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聚居在這裡的納西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 民族文化。
  • 麗江古城做夢都想去,你知道它名字的由來嗎?意義非凡!
    麗江古城建於宋末元初(13世紀晚期)。麗江木氏家族的祖先將統治中心從白沙古鎮遷到現在的獅子山,開始建造房屋和城市,稱為「大葉農場」。據說古城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穆,城池的建築必然像木字框住的「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