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老樂山
作者/微風
夏天的一場大雨過後,天空中漂浮著一朵朵白雲,藍藍的天空顯得格外的清新。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快來看啊,亮山了。我聞聲跑了出去,往西南一看,在夕陽的映照下,一座非常清晰的大山出現在眼前。沒見過山的我,大開了眼界。山很高,非常壯觀。山頭向北傾斜,看上去離我們很遠。大人叫它老樂山。
老樂山位於駐馬店市西南,海拔813米,方圓68平方公裡。我從小就喜歡大山,這也許是男孩子的天性。我幻想著登上大山的感覺,那裡一定非常的神秘,也一定很好玩。雖然我這樣想,但我知道想登老樂山是不可能的。老樂山離我家太遠了。在出門全靠步行的那個年代,我不知道得多少天才能走到那裡。別說登山,能到山腳下看一看,就阿彌陀佛了。
後來,一到夏天,大雨過後,有時也看到老樂山,只是無緣走近它,一睹它的芳容罷了。
高中畢業後,我去了新疆。我在新疆奎屯市工作了5年。奎屯市坐落在天山北面,離天山並不遠。天山頂上一年四季白雪皚皚,依稀能辨清山上的松樹。有一年五一,我乘坐卡車去過天山,上到半山腰,就覺得寒氣逼人。我在那裡,感受了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離開了家鄉,兒時的夢想也就拋在了腦後。直到七八年前,我的一個朋友邀我一塊去老樂山燒香。我是不信迷信的,他邀我同去,主要是想讓我開車帶著他們。既然朋友開了口,當然不能拒絕。想起我小時候的願望,就欣然答應了。
平輿離老樂山也就90公裡左右,開車兩個小時足夠了。我們吃了早飯,我開著車,直奔老樂山而去。上午十點,我們到達了老樂山的東門。那時候,東門的山路還沒有修。我們把車停在山腳下。乘農用機動三輪車登上了老樂山。與現在不同的是,上山的人不是去觀光,而是去燒香。我則是想圓了我小時候的夢想。
老樂山山頂狹長,南北走向,上面有一個電視轉播塔。緊挨轉播塔,是先前建的房子,因為山頂很窄,所以房子面積並不大,從牆上的磚頭來看,應該是有些年頭了,只是現在已成了廢墟,不知道先前何用,我猜想應該是個寺廟。從轉播塔右側繞過去,就是燒香的廟宇之地。說是廟宇,其實小得可憐,是信徒們自發在山頂上搭的幾個小屋,有的上面就蓋一塊石棉瓦。小屋裡面放著神像,我不知道是哪路神仙。
小屋面朝南,前面有幾十平方米的空地,非常平坦。前來燒香的人們,就在此放炮,點香燒紙,虔誠跪拜。不一會,有個婦女開始唱耍起來。看那樣子,好像是神附體了。至於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來到這裡的人們,除了我和我愛人之外,無疑都是虔誠的信徒。
我無心看他們虔誠的跪拜和唱耍,便來到一個僻靜處,向遠處眺望,只見周圍山巒起伏,景色秀麗。小時候老樂山亮山的畫面,便浮現在我的眼前,心裡不免有點激動。我朝東北方向望去,那是我老家的方向,也是我看到老樂山亮山的地方。兒時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此時的我就站在老樂山山頂,揭開了老樂山神秘的面紗,它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
站在老樂山主峰往東看,只見東面山峰的半山腰,有一個寺廟,由於離主峰較遠,也就沒有光顧。
近幾年老樂山得到了開發,已是4A級景區。從東門上山的路已修成水泥路。南門建設得更漂亮,正月十五還舉辦了燈展。觀燈的人從四面八方湧來,人山人海,燈展辦得非常成功。
自那次登上老樂山山頂之後,我又和朋友去過兩次。最後一次去老樂山,站在山頂向南看,我看到西南山頭新建的亭臺樓閣,主體工程已完工。幾年不見,應該早建好開放了吧?
我之所以鍾情於老樂山,是因為小時候看到老樂山亮山時的畫面太讓人震撼了。我也去過一些名山,但老樂山在我心中是最美、最神聖的,那種畫面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裡,成為我永遠的記憶。
2019年5月22日
簡介:劉國運,筆名微風,現在平輿縣財政局工作,駐馬店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有中篇小說《情殤》、《十年》,常有一些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在紙媒和網絡平臺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