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稻香村敗給北京稻香村,判賠3000萬!南北稻香村之爭何時休?

2020-12-20 唐邦智慧財產權集團

中秋將近,各類月餅糕點也搶「鮮」上市,琳琅滿目的糕點品牌讓人眼花繚亂。近日,知名糕點品牌「稻香村」的商標爭奪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近日,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訴被告北京蘇稻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宣判:北京蘇稻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因侵害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29,872,388元、因不正當競爭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100,000元及因本案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27,612元,合計30,000,000元。

根據判決,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扇形圖形」標識、停止在電商平臺等商品詳細介紹中使用「稻香村、稻香村集團」標識等各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停止「北京特產、扇形標識」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停止「江蘇省註明商標」等虛假宣傳行為。

據悉,這一案件的受理日期為2015年9月11日,裁判日期為2018年9月10日,而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的判決書也達到了創紀錄的98頁之多。

事實上,南北稻香村之爭已持續十餘年之久,並一度成為轟動全國的大案。

蘇州稻香村VS北京稻香村

中國糕點行業並存兩家著名的「稻香村」,他們在各自地區都享負盛名,都是國家認定的老字號。據悉,蘇稻1773年始於蘇州觀前街,當時叫「蘇州稻香村茶食店」。而北稻則於1895年在前門大柵欄觀音寺外大街開店,當時叫「稻香村南貨店」。

蘇州稻香村自民國時期註冊單「禾」字標作為商標,民國期間南京、上海率先成為蘇州稻香村在外地的「分支」以後,延伸蘇州稻香村單「禾」商標為「禾禾」,即第二代之意;北京稻香村在1996年註冊了「禾禾禾」商標。

不過,「稻香村」商標卻落在了第三方的手上,1982年,保定稻香村食品廠要參加當時商業部的評優,需要註冊商標,便註冊了「稻香村」文字及圖商標,成為受商標法保護的「稻香村」糕點。

2004年4月,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新亞趣香食品有限公司又與蘇州稻香村食品廠共同成立了「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此時最早註冊的「稻香村」文字及圖商標幾經轉讓後歸到了「蘇州稻香村」名下。

2006年7月18日,蘇稻公司申請註冊扇形「稻香村」商標,北京稻香村提出異議,使其未能註冊成功。

2003年至2008年期間北京稻香村兩次被授權使用糕點類「稻香村」商標。然而,隨著網絡電商的興起,原有的地域格局被打破,南北稻香村的利益出現了矛盾,雙方開始對簿公堂。

2010年起,北稻公司開始申請註冊「北京稻香村」商標,2015年註冊成功。隨後,北稻向蘇稻提起訴訟,以擁有「北京稻香村」商標為由,要求蘇稻不得使用手寫體「稻香村」,如要使用則需加上「蘇州」以示區別。

2013年,國家商評委做出裁定,對蘇稻公司的扇形「稻香村」商標不予核准註冊。蘇稻不服商評委的裁定,先後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起訴,使得「稻香村」商標爭議轟動全國。

2014年,北京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終審判決,北京稻香村公司和蘇州稻香村公司已經形成各自穩定的市場,無正當理由不應打破,並最終支持了北京稻香村公司的主張,維持了商標評審委員會和一審法院關於蘇州稻香村公司申請註冊的商標(即「扇形稻香村」)不應予以獲得註冊的結論。

自2015年9月起,北稻公司分別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及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對蘇稻提起訴訟,要求蘇稻公司停止使用扇形「稻香村」商標及字號的商標侵權及正當競爭行為,索賠額累計近4000萬元,並要求蘇稻在所有門店牌匾上加標「蘇州」字樣以與北稻區別。

2016年7月,蘇稻公司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訴稱北稻公司使用「稻香村」商標及字號的行為對其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並請求法院判令北稻賠償其經濟損失4000萬元。

2016年11月,北稻公司甚至要求蘇稻公司停止侵權,並在商標中加入「蘇州」還要賠償經濟損失費350萬元。對此,蘇稻公司則認為,其並沒有侵犯任何註冊商標專用權,也未實施任何侵權行為,請求法院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

2017年9月22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根據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申請,裁定北京蘇稻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在多家電商平臺上「立即停止」銷售帶「稻香村」扇形標識、「稻香村」標識的糕點等產品。

然而時隔4天,9月26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又根據蘇稻、北京蘇稻兩公司的申請,撤銷了上述裁定。撤銷裁定之後,北稻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法提起複議,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隨著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一審判決,南北稻香村之間的其中一起官司,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不過,雙方之間的糾紛何時才能徹底解決,依然是個未知數,相信雙方的爭鬥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在業界看來,北稻與蘇稻十年來的商標糾紛,實際是原有地域格局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逐漸被打破而引發。

多年的糾紛,不僅增加了兩家企業的生產成本,還自損形象,極有可能兩敗俱傷。因此也有業內人士呼籲,兩家企業不妨冷靜下來好好反思,與其昏天黑地地打官司,空耗企業的財力和聲譽,不如平靜地坐下來協商,互惠互利,共同將中華老字號「稻香村」發揚光大。

關於南北稻香村之爭,你怎麼看?中秋臨近,你選蘇州稻香村還是北京稻香村?(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蘇州法院判北京稻香村侵權:南北稻香村,誰才是真的?
    蘇州稻香村、北京稻香村,究竟誰是李逵,誰又是李鬼,也是眾說紛紜。 就在9月10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公告指出,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並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等。可您以為,這就能給南北「稻香村」之爭蓋棺定論了嗎?
  • 10年了,稻香村終於判給了蘇州!但是北京稻香村卻...
    就在昨天,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對於南北稻香村的商標之爭做出一審判決北稻停止在糕點類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標識並賠償蘇稻百萬損失從2006年開始南北稻香村之爭已持續十餘年之久而稻香村這個蘇州人祖祖輩輩吃了200多年的品牌現在,終於在蘇州被判給了蘇州人
  • 一圖丨南北「稻香村」之爭 誰「山寨」了誰?
    近日,「稻香村」商標之爭引發關注。
  • 福利丨「蘇州稻香村」PK「北京稻香村」商標之爭,竟是這家贏了!
    蘇州稻香村與北京稻香村就「稻香村」標識一事「打」的萬分火熱,新聞熱搜齊刷屏,南北之爭也是繼「甜鹹豆腐腦」、「蜜棗蛋黃粽」之後,再次進入白熱化
  • 北京和蘇州稻香村,誰才是正宗
    判決責令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並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等。這兩份乍一看互相衝突的判決究竟有什麼玄妙之處?蘇州北京,到底有幾個「稻香村」?而這種商標衝突的鍋,最終又該誰來背?有幾個稻香村不管北京人是否樂意,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都是源自蘇州。
  • 「稻香村」之爭的前世今生
    見習記者 張均斌編輯 / 張國一南一北的兩份判決,讓稻香村的「南北之爭」引起了外界注意。10月12日,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一審判定,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侵害了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的商標專用權,要求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同時賠償蘇州稻香村公司115萬元。
  • 南北稻香村之爭,我只關心哪個更好吃
    蘇州向來是老字號食品的發源地,所以稻香村的字號,我想也不想,就會認為蘇州更正宗。然而,一個蘇州稻香村,一個北京稻香村,爭奪品牌商標時,所有人都蒙圈了。(2)10月12日,蘇州稻香村(簡稱蘇稻)與北京稻香村食品(簡稱北稻)的商標侵權案,獲得一審判決:北稻應停止商標侵權,不得在其生產的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標識,同時賠償蘇稻經濟損失115萬元
  • 「稻香村」竟是冒牌貨?「南稻北稻」之爭「吃糕群眾」有話說!
    自2006年起,南北稻香村之爭持續了十餘年。「稻香村」這個北京人民吃了100多年,蘇州人民吃了200多年的老字號,品牌究竟應該算誰的?「吃糕群眾」們可能並不關心。對於大眾來說只要能吃到心心念念的好糕,管它品牌到底是誰的。
  • 車站景點都是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如何辨別
    ­  「十一」假期,市民走親訪友喜歡拎兩個點心匣子,外地遊客購買北京特產也往往選擇稻香村。前門、王府井、北京站、首都機場……在這些熱鬧繁華的地段到處是稻香村店鋪。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些人流集中的車站景點,滿眼儘是蘇州稻香村的店鋪,罕見北京稻香村的身影。「想買個正宗的北京特產,沒想到還買錯了。」店鋪「籍貫」難辨,導致遊客購買時稀裡糊塗,這種情況已有多年。
  • 北京稻香村被判停止在糕點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標識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和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之間的官司也已經打了好幾輪。記者從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了解到,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訴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和蘇州工業園區申聯超市侵害商標權一案的判決書於10月12日送達給了當事雙方。
  • 蘇州北京兩地法院判決蠻擰,北京稻香村點心還能吃到嗎?
    10月12日,蘇州稻香村訴北京稻香村案在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蘇州稻香村在一審中獲得勝訴,北京稻香村被判停止在糕點類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標識,並賠償蘇稻115萬元。但就在一個月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給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決。這一延續十餘年的南北稻香村商標之戰陷入膠著狀態,背後巨大的商業損耗令人扼腕嘆息。
  • 南北稻香村十年之爭,到底哪家技高一籌?
    小編今年過年才買了北京稻香村的糕點來吃,結果昨天就看到新聞說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在打官司,忍不住搬來小板凳,準備好好吃吃這個瓜。聽名字可能會以為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是師出一處,只是稻香村在北京和蘇州的分店,但事情才沒有那麼簡單!
  • 「南稻北稻」之爭又起波瀾 北京稻香村方面回應
    昨日(10月12日),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法院的一紙判決書又將「南稻北稻」之爭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判決,北京稻香村停止在涉案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字樣,並賠償蘇稻115萬元。對此,北京稻香村方面回應,這是一審判決,公司將等待終審判決結果。
  • 「稻香村」,一塊糕點引發的商標之爭
    上圖 坐落在北京前門大街上的蘇州稻香村店面。經濟日報記者 佘穎攝右圖 三禾北京稻香村糕點包裝袋。經濟日報記者 佘穎攝兩個稻香村再次對簿公堂。10月12日,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法院作出蘇州稻香村訴北京稻香村案一審判決。
  • 「稻香村」 一塊糕點引發的商標之爭
    兩個稻香村再次對簿公堂。10月12日,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法院作出蘇州稻香村訴北京稻香村案一審判決。敗訴方北京稻香村被判停止在糕點類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標識,並賠償蘇州稻香村115萬元。然而,在一個月前的9月10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此作出的一審判決卻截然相反——根據判決結果,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被要求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並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這已經是兩家稻香村因為「稻香村」商標問題的第N次交鋒。
  • 三禾與DXC, 去北京旅遊,你買的稻香村糕點是你想買的稻香村麼
    9月10日,北京稻香村起訴蘇州稻香村,要求蘇州稻香村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並索賠3000萬元。10月12日,蘇州稻香村起訴北京稻香村,要求北京稻香村停止在其生產的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並賠償115萬元。
  • 中秋月餅銷量排行榜出來了,第一名不是北京稻香村,而是蘇州稻香村
    2020中秋月餅線下市場,蘇州稻香村排名第一,佔據29%市場份額,第二至五位分別為元朗榮華、五芳齋、華美、杏花樓,北京稻香村不在前五之列,可見市場份額較小。  線上銷量方面,蘇州稻香村同樣佔據首位,佔比高達28.1%,前五名分別為蘇州稻香村、華美、五芳齋、廣州酒家、杏花樓,此榜單依然不見北京稻香村身影。
  • 北京稻香村是「正宗」北京特產嗎?
    說起糕點特產,毫無疑問首推「稻香村」了,目前市面上較為知名的是「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兩家,北京稻香村宣稱自己是「正宗北京特產」,下面我們就來細說一下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從字號來說,「稻香村」最早源於蘇州,後傳入北京「稻香村」一詞,最早出自《紅樓夢》,賈妃省親遊大觀園,林黛玉代賈寶玉做了「杏簾在望」一詩:一畦春韭綠,十裡稻花香。
  • 「稻香村」商標之爭再起 蘇稻將申請北稻商標無效
    【財新網】(實習記者 朱江 記者 單玉曉)中華老字號「稻香村」商標之爭再發酵。4月20日下午,針對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稻)3月底要求蘇稻「停止侵犯商標專用權和針對北京稻香村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一事,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蘇稻)舉辦新聞發布會,重申蘇稻是「稻香村」商標的唯一持有者,北稻是被授權在糕點上使用稻香村商標,其訴求不符合法律規定和傳承歷史。
  • 百年老字號保定稻香村槽子糕被檢出防腐劑超標
    其中,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後文簡稱「保定稻香村」)生產的槽子糕(糕點),因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被列為不合格產品。官網信息顯示,保定稻香村始創於一九一七年,持續經營至今已逾百年。保定稻香村現為股份制企業,註冊資本800萬元。2010年,保定稻香村註冊了「壹品稻香」「保稻」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