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部門揭秘電子菸危害:沒有明火控煙難,雲霧炫技隱患多

2020-12-26 澎湃新聞

「真煙口感,無害身體」、「大煙霧,輔助戒菸」……電子菸,已經成為時下年輕人熱衷的潮品。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菸草的危害時,取而代之的電子菸市場正在飛速增長。

2019年1月1日,最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正式實施。也就是說,在杭州,禁菸場所不僅禁止點燃菸草製品和吸傳統捲菸,也禁止吸電子菸。杭州的控煙條例明確把電子菸納入控煙範圍,澄清了很多人對電子菸的模糊認識。

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商家有意無意的宣傳,總在灌輸電子菸是安全的,是可以幫助戒菸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走訪:年輕人炫酷 網絡視頻推波助瀾

日前,市民趙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她的兒子剛剛17歲,有一天在家裡「吞雲吐霧」,被她堵個正著。趙女士教訓了兒子一頓,但是兒子卻告訴她這是電子菸,不是真的香菸,對身體無害。趙女士也是一頭霧水,「這電子菸到底是不是煙?一般的香菸上還有個『吸菸有害健康』的提示,但是我在兒子買的電子菸上,根本沒有看到任何提示,電子菸到底安不安全?未成年人抽電子菸該不該管?」

針對趙女士反映的電子菸問題,記者走訪了本市一些相對密集的地點以及年輕人相對較多的場所,發現吸電子菸主要集中在「想要戒菸的成年人」以及「追求潮流的年輕人」身上。

記者在和平區一家商場看到,在二樓樓道處一位約50歲的男士正在吸電子菸,據這位男士介紹,電子菸是妻子給他買的,主要是為了幫助他戒菸。「我抽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吧,正常的香菸確實不抽了,至於到底有沒有危害,我也說不清楚。」至於在公共場合不能吸菸的問題,這名男士告訴記者:「電子菸應該也不算香菸吧。」

而記者從樓管處了解到,商場裡有人不定期巡查抽菸情況,「點火」的香菸肯定會管理,至於電子菸,管理上卻有些難度。「人家就說我這不是煙,又沒見明火。」樓管無奈地說,他也感覺無可奈何。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南開區的一家網吧,看到有兩名20歲左右的年輕人正在抽電子菸,一位年輕人告訴記者,其實他不會抽菸,就是感覺電子菸是新品,所以就買來嘗試一下,也追一追時髦。「我身邊很多同學都抽電子菸。」年輕人還向記者展示他微信朋友圈中別人發的照片,「這電子菸的煙霧大,拍出來的照片挺夢幻的。」記者發現,他的朋友圈圖片中,有不少煙霧照片,再加上美圖效果,迎來了不少點讚。

現實中的情況已經觸目驚心,而網絡上的情況更不容樂觀。記者在「抖音」上搜索「電子菸」等關鍵字,相關的視頻無計其數,大多是以雲霧炫技為主的短視頻,片中的年輕人赫然手持電子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記者發現,話題「電子菸」的播放次數高達265萬之多。

短視頻的推波助瀾,更讓年輕人有了炫耀的機會和方法。趙女士的兒子就是因為看了「抖音」,才想到學習雲霧技巧而抽電子菸的。練雲霧技巧為什麼要抽電子菸呢?記者發現電子菸的煙量是可控的,最大煙量比正常的香菸要多很多,即便吸食著不吸只吐,也會有不少煙霧留在體內,這是正常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年輕人似乎是忽略了。

調查:說法自相矛盾 商家宣稱無傷害

年輕人抽電子菸的現象確實存在,而據《中國青年報》的報導,電子菸的年輕化,在全世界都是個趨勢,美國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吸電子菸的學生比例比此前翻了近一番。買電子菸的,3成以上是年輕人。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幾個電商平臺發現,賣電子菸的商家有很多,產品價格多在百元以上,最貴的甚至上萬元。有客服告訴記者,一般二三百元一支的電子菸賣的最好,月銷可達3萬餘件之多。

有趣的是,記者在這些價格懸殊的電子菸產品的介紹中發現,一些低價電子菸提出了「更健康的吸菸方式」、「健康替煙」、「無二手菸」的噱頭,而一些高價電子菸卻強調,「劣質電子菸沒有科學的霧化系統設計,加上劣質煙油,嚴重損傷呼吸道,甚至威脅肺部的健康。」都是電子菸,只因價格千差萬別,顯然難以自圓自說。這電子菸到底健康不健康?看來連這些售賣電子菸的商家們都沒「統一口徑」。

那麼,本市市場上售賣電子菸的情況又是如何呢?記者走訪了一些售賣電子菸的店鋪。

昨天(1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河東區附近一家銷售蒸汽電子菸的店鋪,走進店鋪內,記者看到櫃檯裡擺放了各種樣式的蒸汽電子菸,有煙杆式、一體機式和多功能的。價格從100元到上千元不等。店內的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他們店鋪銷售都是同一品牌的電子菸,電子菸屬於一次性投入,以後就只要購買蒸汽煙油就可以了,比起經常抽傳統煙來說,要經濟划算。

「我們店鋪裡銷售的電子菸分為入門型、中檔型和高端型。」店員告訴記者,電子菸的3個類型主要就按照電池的電量和內置晶片的科技含量來區別,高端型的電子菸可以用晶片控制電子菸的味道和濃度等功能。

在採訪中,銷售電子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電子菸主要是靠人們吸吐蒸汽煙油來達到吸菸目的的,「我們銷售的電子菸所使用的蒸汽煙油都是符合人體食用級別標準的,並且雖然煙油中含有尼古丁等成分,但是可以經過人體吸收後正常新陳代謝掉,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

天津疾控中心:

存在健康安全風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商家以「清肺」「戒菸」「不上癮」等功能進行包裝炒作,宣稱電子菸不含焦油、懸浮微粒等有害成分,可達到輔助戒菸的效果,根據個人喜好,還添加了水果、巧克力、薄荷等多種味道的香料。但這種「聽起來很美好」的商品真的對人體無害嗎?

2018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菸草專賣局發布通告稱,未成年人吸食電子菸存在重大健康安全風險。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頒布電子菸的國家標準,市場上在售的各類電子菸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隨意性較強,電子菸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產品可能存在煙油洩露、劣質電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質量安全隱患。大部分電子菸的核心消費成分是經提純的菸鹼即尼古丁,尼古丁屬於劇毒化學品,未成年人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型,吸入此類霧化物會對肺部功能產生不良影響,使用不當還可能導致菸鹼中毒等多種安全風險。故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通告雖然只是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但把電子菸的危害解釋得很清楚,也把公共場所禁止電子菸的理由闡述得很清楚。

對此,記者聯繫了天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室行為幹預科,李科長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很多銷售電子菸的店家都宣稱抽電子菸沒有什麼危害的,但是根據大量的實驗室所作的實驗表明,抽電子菸同樣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是存在健康安全風險的。

李科長表示,電子菸的煙油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成分,這種物質跟傳統捲菸中所說的有害物質相同,對人們身體是有一定危害的。另外,電子菸對青少年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傳統的捲菸在煙盒上都有警示語,並且銷售菸草的店鋪禁止向18以下的青少年銷售,但是電子菸到處都可以買到,而且不受任何限制,顯然在銷售環節更加難以控制。「很有可能當一部分青少年接觸到電子菸後,在抽了一段時間後,就會對尼古丁等物質產生一定的依賴作用,轉而去購買傳統的捲菸。」李科長擔憂地說。

「希望電子菸能儘快列入禁菸行列。」向記者反映問題的趙女士說,她已經讓孩子停止抽電子菸了,新鮮也好,炫酷也罷,抽菸總不是一件好事。

(原題為:《疾控部門揭秘電子菸危害:沒有明火控煙難 雲霧炫技隱患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世界無菸日」抽電子菸有助戒菸?貴州疾控中心:別天真了
    貴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控煙專家韋燕,向公眾科普關乎菸草也關乎大家身體健康的那些事兒。韋燕說:吸菸傷害的不只是自己一人,吸菸對健康的危害通常要經十年乃至數十年後才充分顯現出來,但其嚴重性卻不可逆轉。吸菸導致的疾病和死亡會給家庭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悲傷。抽電子菸有助戒菸?疾控專家:別天真了!
  • 電子菸甲醛濃度比室內空氣含量高數十倍 專家:電子菸存在四大危害
    中國網財經9月1日訊 隨著近年來肺癌高發,菸草逐漸受到質疑,「催生」了電子菸。昨天在「關愛家庭健康,勸導爸爸戒菸」暨第二屆「我勸爸爸戒菸」主題徵文徵畫評選揭曉發布會上,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為表示,央視3.15的調查實驗數據顯示,電子菸煙霧中甲醛濃度比室內空氣中甲醛最高濃度要高出數十倍,乃至上百倍。據國家衛健委官網的數據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使用電子菸的人數大約有1000萬。
  • 八部門:開展電子菸危害宣傳 倡導青少年遠離電子菸
    控煙行動中有多項目標舉措都與青少年控煙息息相關,涉及個人和家庭、社會、政府三個層面,其中特別強調要關注青少年吸菸問題,為青少年營造遠離菸草的環境。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青少年控煙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
  • 小學校門口文具店賣電子菸給小學生,當家長的你知道危害有多大嗎
    河南衛輝多名家長稱,第六完全小學附近兩家文具店賣電子菸給小學生,20元至25元一根,一個班發現10餘學生都有購買。家長怒斥文具店毫無底線,擔心影響孩子健康,盼重罰。衛輝市工商局回應,正在調查中。最近幾年,電子菸在小學生中越來越流行了,小學生抽「電子菸」在校園已經不是秘密。
  • 惠州紅花湖驚現單車炫技大叔?景區急了!
    不過,如果運動時不注意安全, 可能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安全隱患。 視頻來源丨惠州電視臺 紅花湖大叔愛炫技 引遊客擔憂 近日,一則「紅花湖大叔炫技」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
  • 美國首例電子菸致死病例!一病人疑因吸電子菸導致肺部嚴重病變死亡...
    去世病人的具體信息仍沒有被公布。伊利諾州健康部門主任戈吉艾茲克博士(Dr. Ngozi Ezike)表示,這些病人的病情不容樂觀。艾茲克博士說:「這些病人的病症值得我們警醒。我們已向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請求專家小組,協助我們調查電子菸的危害。」
  • 多國禁售、CEO下臺,全球最大電子菸品牌也「涼」了……
    @晨光:美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全美多個州已累計報告與電子菸相關的肺損傷病例805例,其中死亡病例13例。這給尤爾公司帶來了最直接的衝擊。@山水清音:美國監管機構還認為,這家公司針對未成年人使用了欺騙性營銷,推動了青少年吸電子菸的流行。
  • 一周內遭三連殺,電子菸這門生意還好嗎?
    與傳統香菸相比,電子菸最大的區別是不含菸草,且沒有燃燒過程。這使得電子菸既不會釋放焦油等有毒化合物,也沒有煙霧,因此被認為能夠幫助菸民逐漸降低,並最終戒斷菸草依賴。「就算戒不了,它的危害也比傳統香菸小多了。」徐博說。電子菸是否有害一直飽受爭議。英國公共衛生部曾聲稱,電子菸對健康的危害比傳統香菸低95%,在戒菸服務機構幫助下,能幫助大多數吸菸者完全戒菸。
  • 臺灣醫師:電子菸危害多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灣「衛生福利部」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島內成人吸菸率已經降至13%,是近10年來新低,但推估仍有超過3.8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菸,還有部分民眾誤以為可以用電子菸來戒菸。醫師指出,電子菸危害多,不僅不能協助戒菸,反而更容易罹患心臟病等多種疾病。
  • 多家電商平臺未下架電子菸 未成年人還能買到
    記者調查發現,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未成年人目前還可以輕易購買到電子菸。未成年人身著校服在實體店購得電子菸兩部門《通告》未提及是否對線下銷售進一步監管「電子菸外觀別致,還不容易被家長發現,而且我覺得電子菸沒有香菸危害大。」正在江西南昌讀高一的小許(化名)今年16歲,一年前,看到便利店在售賣各色款式的電子菸,出於好奇心便買了一支來吸。
  • 小知識 電子菸危害
    高度重視電子菸的危害 大量研究表明,電子菸煙液成分及其產生的氣溶膠、二手菸均是不安全的,對人體健康存在較高的風險電子菸廣告中宣傳的「低危害」,以及其造型時尚、口味豐富等特點,極易吸引從未吸菸的青少年主動嘗試電子菸,最終轉化為菸草的消費者,或是同時成為電子菸和捲菸( 或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的使用者。青少年應正確認識電子菸,強化公眾健康責任意識,主動拒絕、遠離電子菸,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 兩部門發文禁電商平臺售電子菸 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兩部門聯合發文禁止電商平臺銷售電子菸  強監管時代電子菸斷「電」  ● 如今,國內電子菸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大量產品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洩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建議由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電子菸進行監管。
  • 電子菸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選購需看品牌
    在如此炎熱的夏天中,吸菸容易上火,菸民容易口乾及口臭,甚至喉嚨發炎,這些都是長期吸菸導致的隱患,夏天尤其明顯,電子菸相對比香菸來說能夠緩解上火,同時還可以解除菸民口臭的煩惱,那麼,在選購電子菸中,電子菸對身體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是否值得信任呢?    說電子菸一點危害都沒有,你會信嗎?
  • 名字不同「性質」相似 電子菸「變臉」霧化棒換副面孔 侵害青少年...
    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王衛峰表示,霧化棒多在網絡平臺銷售,宣傳中表示不含尼古丁,但商家口徑不一,因此不排除存在虛假宣傳的可能性。  「即使霧化棒真的不含尼古丁和焦油,但為了迎合大眾,推出多種口味,添加各種化學物,對身體也是有害無益。」
  • 電子菸,市場有多冷?路該往哪走?
    來源:央視財經庫存增訂單減 電子菸市場有多冷?姜垣:多國限制電子菸 致市場遇冷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 姜垣:目前全球多個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電子菸銷售,近期出口訂單下滑是市場遇冷的一個主要因素。此外,11月1日,兩部門發布通告,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不得通過網際網路銷售電子菸。今年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電子菸的相關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的電子菸是哪兒來的」,調查顯示46%的人說是網上買的,30%的人說是朋友送的,但作為禮品其中也有相當比例是網上買的,因此估算70%左右的人是通過網際網路渠道購買電子菸,這也是當下電子菸市場遇冷的一個因素。
  • 電子菸是否真的零危害
    本報長沙訊 最近,電子菸相關標準正在「批准狀態」,連充電寶企業也開始入局電子菸行業試水,電子菸成為話題已久(詳見本報8月13日A05版《電子菸的熱鬧與迷茫》)。近日,瀟湘晨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幾家電子菸體驗館和幾家電子菸線上旗艦店。宣稱健康、無二手菸危害、能戒菸,幾乎是這些電子菸宣傳的「標配」。
  • 電子菸徹底涼涼?兩部門發文,全網封殺
    電子菸企業將年輕消費者作為營銷重點的同時,也在用「幫助戒菸」「健康無害」等概念來自我標榜。但前述兩部門在《通告》中指出,多數電子菸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隨意性很強,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洩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電子菸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菸口味和煙油顏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 疾控部門:不必恐慌!
    珠江商報訊 記者林曉格報導:近日,廣州疾控部門在公眾微信號上發布的一則關於尋找錐蝽蟲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文章的開頭提到的「2016年,在臨近廣州的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叮咬人事件」,引起了不少順德市民的關注。順德疾控部門介紹,網文所指的這起錐蝽叮咬人事件,當事人是一名居住在順德的市民林某。
  • 技術貼:品香師談電子菸危害,小白都能看得懂的科普
    說到電子菸的危害,有傳言說比真煙危害大,也有人說比真煙危害小,英國把電子菸納入醫保,專家說電子菸危害比真煙少95%;美國又出現所謂電子菸致死案,但近日又發表了相關澄清的報導。那到底什麼是真相,什麼是謊言呢?國內電子菸目前的確缺少權威實驗室報告,但從來不缺一些自己不懂,卻要道聽途說危言聳聽的吃瓜群眾,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但很少人會有。
  • 點不燃的電子菸,灰燼消散何處去
    資料來源:富途牛牛四、電子菸不是「無危害」1、看似吞雲吐霧,實則「病從口入」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明確表示,電子菸加熱所產生的煙氣,並非像宣傳中的那麼健康;CDC也明確指出,電子菸吞吐的煙氣也絕不是簡簡單單「沒有危害」的水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