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P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會完全代替現金嗎?

2020-12-11 閩南網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傳統產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為數字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引發了人們對數字貨幣的普遍關注。日前,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開。不少人開始歡呼:「數字貨幣,來啦!」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網傳的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數字人民幣目前的封閉測試不會影響上市機構商業運行,也不會對測試環境之外的人民幣發行流通體系、金融市場和社會經濟帶來影響。

  2014年起我國開始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並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開展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該負責人表示。

  那麼,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怎麼用?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什麼區別?現金會被全部替代嗎?會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將帶來哪些影響······

  一問: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與虛擬幣的區別在哪?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電子版,英文名字: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簡稱DC/EP。

  在定位上,DC/EP可以替代M0(一般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而不是M1( M0+各單位的活期存款)、M2(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的替代。

  在使用場景上,央行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可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使用時應遵守現行的所有關於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定,對央行數字貨幣大額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銀行報告。

  2019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對於人民銀行研發的數字人民幣,並不是大家理解的加密資產,而是人民幣的數位化。

  因此,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與法定貨幣等值,具有國家信用、法償性,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這正是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虛擬幣的最根本區別。眾所周知,比特幣沒有任何價值基礎,也不享受任何主權信用擔保,無法保證幣值穩定,不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支付工具。

  「人民幣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炒作的,數字貨幣既不具有比特幣的炒作特性,也不具有像穩定幣一樣需要貨幣籃子資產進行幣值支撐的要求。」穆長春表示。

  二問:數字貨幣怎麼用?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何區別?

  如今行動支付高度發達,人們已經習慣只帶手機不帶現金出門。那麼,央行數字貨幣怎麼用?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何區別?

  在使用體驗上,雖然央行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使用方式相似,都需要手機。但是,使用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實際上跟使用現金一樣;而支付寶、微信支付使用的仍是個人銀行卡裡的餘額等。

  據了解,使用數字貨幣時,不需要網絡、不需要銀行帳號。只要手機裝有DC/EP數字錢包,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實現轉帳功能,被稱為收支雙方「雙離線支付」。在沒有網絡或者網絡信號不佳的環境中,支付寶、微信支付無用武之地。

  同時,央行數字貨幣還可以滿足人們一些正常的匿名支付需求,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必須實名支付。

  更為重要的是,兩者的信用基礎不同,效力不同。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具有國家信用,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只是一種支付方式,基於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結算,其背後是銀行商業信用。

  也就是說,如果機構或個人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沒有任何問題;但如果拒絕用戶使用數字貨幣付款則是違法的。

  三問:數字貨幣會引發通貨膨脹嗎?會完全代替現金嗎?

  穆長春表示,央行數字貨幣要從數位化貨幣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並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幣。在商業銀行帳戶裡的餘額,實際上已經是以數位化形態存在了,沒有必要再進行替換。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100元等值的數位化貨幣代替流通中的100元現金。

  但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數字貨幣DC/EP即使推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數字貨幣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金,二者將會長期共存。數字貨幣可以作為百姓日常消費時支付手段的一種補充,中國邁向「無現金社會」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貨幣發行時,實行雙層運營模式,即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確保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仍處在內部封閉試點測試階段。未來,隨著央行數字貨幣正式落地,人們的支付選擇將更加豐富,也更加方便、快捷,可以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運行效率。

  「我國在數字經濟方面有一定優勢,如果其能成為新的經濟發展亮點,對數字貨幣的研發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在今年一季度金融數據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綜合央行、央視等新聞報導)

原標題:DC/EP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什麼?DCEP錢包是什麼?
    綜投網(www.zt5.com)4月17日訊  2019年8月,央行官員表態央行數字貨幣(DCEP)「呼之欲出」。三個多月後,央行數字貨幣的廬山真面目是真的呼之欲出了。
  • 央行的數字貨幣,就是第六套人民幣
    基於對貨幣底層邏輯和人類社會發展軌跡的理解,後者的影響可能比前者還要深遠得多。數字貨幣會有這麼大影響?那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呢?有什麼用?今天,我們就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數字貨幣,聽上去非常高大上,但也非常令人費解。 到底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長什麼樣? 請看下圖。 咦?
  • 央行數字貨幣要來了!你還會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嗎?
    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什麼區別,未來會取代它們嗎?什麼是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指中央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央行負債,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還跟別的央行數字貨幣不太一樣,它的英文簡稱叫做"DC/EP",其中DC表示數字貨幣,EP表示電子支付。
  • 數字貨幣來了?怎麼用?數字貨幣會全面取代紙幣嗎?
    相比非銀行支付方式,央行數字貨幣安全性更高、不用綁定銀行帳戶或支付帳戶,還可以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使用,使用範圍更廣。 央行數字貨幣漸行漸近? 近日,商務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及數字人民幣,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遐想。
  • 央行數字貨幣:重新定義全球貨幣體系
    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麼?也正是因為這種「中庸之道」,讓央行數字貨幣在突破技術瓶頸的問題上跑贏了大多數國家。央行的做法是,保留區塊鏈的概念優勢,重構技術實體。具體來講,央行數字貨幣具有國家信用背書,無須為了搭建信用體系去犧牲效率,無須完全去中心化。央行數字貨幣的底層網絡實際上已經不是區塊鏈技術原本的樣子,但卻具備區塊鏈技術的能力,既實現了信用背書,又實現了陌生人之間的資金交易,更能夠滿足14億人的並發量。
  • 央行數字貨幣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相比之下,美國的數字美元方案曾提到由美聯儲直接向居民發放貨幣,繞開金融機構,央行直接下場,這才是重磅炸彈。正因為影響太大,我估計也只是這麼一說,真要做,也會限定在很小的試點範圍內,從全球範圍內看,雙層運營機制才是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主流模式。央行數字貨幣也無意與行動支付競爭。
  • 為何要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有哪些優勢?
    當前,全球各國央行和監管部門對於數字貨幣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國際清算銀行近期發布的報告稱,截至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發布了央行數字貨幣計劃。那麼,為何要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有哪些優勢?對金融體系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進一步增加了無紙化交易需求,且數字貨幣可實現疫情期間紓困資金的精準投放,這成為各國央行加速研究數字貨幣的催化劑。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各國央行對發展數字貨幣動機存在異同。
  • 一文讀懂央行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有何影響?
    繼4月10日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指出,央行數字貨幣正按照原定計劃有序推進後,4月16日,央行辦公廳課題研究小組在《中國金融》雜誌署名文章中再次表態,將建立金融科技規範發展制度體系,推進我國DCEP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監管頻頻表態之外的另一面,大眾更是對此表現出熱切關注。「央行數字貨幣來了!」「數字貨幣呼之欲出!」「數字貨幣應用落地!」近兩日,關於數字貨幣的消息,時刻挑動著業內的神經。
  • DC/EP來了!它究竟會是什麼樣
    它的出現,又會給市場、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一時之間,各種說法此起彼伏,好不熱鬧。為何要研發DC/EP其實,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幾年來的新聞報導,就會知道央行對於數字貨幣是早有準備。早在2014年的時候,成立了專門的數字貨幣研究項目組,而法定數字貨幣就是該項目組的重點研究課題。
  • 建行數字貨幣錢包「閃測」背後 DC/EP大規模落地還有哪些難題?
    8月3日,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上半年「法定數字貨幣封閉試點順利啟動」,下半年將「積極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意味著至少在2020年內仍處於研發測試階段。也有人根據DC/EP在冬奧會場景進行封閉內測試點來推測,至少在2022年冬奧會之前,DC/EP還不會大規模鋪開。
  • 央行數字貨幣如何影響你我?
    新華社發「央行數字貨幣要來了!」近日,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開來。隨後,多地多部門關於央行數字貨幣試點的進展被接連披露,引發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怎麼使用?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央行數字貨幣是人民幣的數位化我國是最早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之一。
  • 央行數字貨幣「拳打支付寶、腳踢比特幣」背後的5個真相
    在現代經濟語境中,貨幣通常指法定貨幣,由央行發行,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特徵,在國境範圍內任何人不得拒收。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對應不同的貨幣形態:紙幣現金是人民幣,銀行存款背後是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也是人民幣。所以,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呢?你可以理解成以數字形態存在的人民幣。
  • 姚前: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和實物現金的一體化
    「點對點」的特性,使我們想起了實物貨幣,因為它就具有「點對點」這一優越的支付特性,只是其支付功能逐步被電子支付工具所蠶食。時至今日,「無現金社會」喧囂塵上,似乎實物現金已無容身之地。果真如此嗎?事實上主要經濟體的實物現金投放和使用是在增加而不是減少。所以實物現金的未來究竟如何,恐怕還不能妄下結論。也許從哲學角度分析有助於理解這個問題。
  • 劉曉春:央行數字貨幣僅為人民幣的表現形態,數字貨幣技術和數字...
    劉曉春介紹,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是M0的一部分,它的性質和現鈔相同,也就是說,今後我們在現金這個科目下面有三種形態,一個是紙幣,一個是硬幣,一個是數字貨幣。劉曉春進一步解釋,央行數字貨幣並非發行另外一種貨幣,數字貨幣只是人民幣的一個表現形態而已。
  • 2021北京三支一扶公基備考經濟知識:央行數字貨幣
    最近,央行數字貨幣的推進有提速之勢。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電子版。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數字貨幣,是基於網際網路新技術,推出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是一場貨幣體系的重大變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央行數字貨幣項目已取得較大進展。那麼,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它與傳統貨幣有何區別?又將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央行數字貨幣將取代紙幣?這篇文章說明白了
    我認為,央行DCEP涉及貨幣形態、發行方式、帳戶管理、限額控制、銀行功能、隱私保護、支付載體、結算辦法等很多內容,其具體應用涉及的面極其廣泛,清算速度和安全管理等要求非常高,需要由央行正式發布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並相應修訂人民銀行法及人民幣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會有一個試用期和正式啟用日期,會給各個銀行、支付公司等運營機構和各種應用場景數字貨幣收付參與者一個準備過程,人們現在不必對此過於緊張,更不必對各種脫離實際的猜測和演繹過於上心費腦
  • 日本央行:將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實踐實驗;即使現金流通量沒有下降...
    日本央行:將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實踐實驗;即使現金流通量沒有下降,從提高支付結算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的角度來看,日本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也是合適的;希望確保央行數字貨幣能夠用於跨境支付,而不僅僅是國內支付;即使日本央行要發行通用央行數字貨幣,也應保持兩級體系,通過中介機構間接發行數字貨幣;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元模式,又稱為「零售模式」,指央行與社會公眾之間沒有其他中介機構,法定數字貨幣的投放、流通、維護等服務將由中央銀行直接向全社會提供。一元模式下央行可以完全控制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但是中央銀行將要獨自面對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制度、軟硬體設計及推廣等極大的考驗。
  • 三張圖理清"央行數字貨幣":是此消彼長,不是你死我活
    &nbsp&nbsp&nbsp&nbsp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數字貨幣,英文名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nbsp&nbsp&nbsp&nbsp"數字貨幣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位化的。"
  • 日本央行在東京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報告;對數字貨幣的需求可能會迅速...
    2020-10-09 15:02:03來源:FX168 日本央行在東京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報告;對數字貨幣的需求可能會迅速上升;為數字貨幣形勢的變化做好準備至關重要;如果現金流通量下降,可能會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進行支付;仍然致力於提供現金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