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272天
1
最近,休產假在家帶娃的好友琳琳差點崩潰了。
因為她驚訝地發現,在過去的購物狂歡節,某寶中長達56件的購物清單裡,竟沒有一件屬於她的東西。
除了大部分的嬰兒用品外,剩下的便是給丈夫買的西裝、皮鞋和領帶。
她頗為失落地對我說:
「我不是把自己給忘了。只是休假在家收入銳減,便不敢肆意花錢,除了必須要買的東西,其他真的一樣也不該多買。可每個月的消費帳單依舊令我吃驚。」
說著說著,她言語間有些沮喪。
她還告訴我,她之前曾想把孩子小時候用過的玩具掛某二手平臺上轉掉,換些零錢。
結果令她不敢相信的是,除了小孩玩具,二手平臺上還有許多人在轉售各類嬰兒衣物、餐具,甚至沒用完的尿片。
更超乎她想像的是,這些訂單成交的數量並不少。
那晚,她堅定地告訴我:成年人的生活,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聽到這句話,我有些吃驚。
坦白說,一年前的琳琳,生活隨性,從未對錢精打細算過。
平日裡,她看到喜歡的東西隨手就買,更別提買給小孩的物品,非大牌不入她法眼。
可如今,初為人母的她,竟也嘗到了生活真正的滋味。
2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裡坐好久?
其中有位網友的回答特別贊,他說:
「一天忙活完,最舒服的事兒就是到家停好車,賴在裡面。
不慌不忙放個曲兒,慢條斯理點根煙,最後正式開始發呆。
車的兩頭,一頭是功名利祿,一頭是柴米油鹽。
偶爾在中間躲躲,也挺好。」
柴米油鹽到底有多瑣碎,有多費錢,沒有真正體驗過生活的人,永遠不會知道。
事實上,每一個光鮮亮麗的生活背後,都藏著對金錢的衡量。
騰訊理財通發布過一份《2019國人工資報告》,其中有兩個數據引人深思:
一是,北上廣深整體月薪集中在5000—8000元之間;
二是,工作十年月薪過萬的不足三成。
還有一份來自某招聘網站的報告,其中指出:
近7成白領,午餐費用不超過20元;
超5成白領,通勤路上主要依賴公共運輸方式。
這些數據,有沒有讓你感到意外?
許多人的固有觀念中,總認為出入寫字樓的高級白領,月收入應該輕鬆過萬,午餐的標配至少是一份精緻的日式料理,或是高級餐廳的一份簡餐。
卻不料,許多人的收入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他們的午飯也不過是一份盒飯,甚至一個漢堡+可樂。
這,就是成年人生活的真相。
不是負擔不起精緻的午餐,只是相比之下,他們更要考慮房貸、車貸、教育支出……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生活總是負重前行的。
只有真正經歷過生活的人才明白:拋開浮華的假象,曾經你瞧不起的低配,才是人世間的常態。
3
之前,一名浙江姑娘小莉被一家服裝店主告上了法庭。
原來,她因不間斷地購買衣服,在這家店裡欠下了80餘萬元的服裝款。
小莉月薪不過幾千,但她卻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在該店消費了300萬元。
據說,從2012年起,小莉就對該店的服裝情有獨鍾,每每上門,都是滿載而歸。
在小莉眼裡,這家店的衣服好看又實在,最貴不過一兩千元,因此,她從不還價。
因為購買數量巨大,店主都曾好言相勸,讓她不要再買了。
小莉卻不以為然,她的購買慾讓她透支了所有的信用卡。
最終,超負荷的非理性購買,並沒有讓她過上外人看似光鮮的生活。
相反的,為了償還所欠款項,她生活的質量無疑將大打折扣。
不得不說,刻意追求的高配生活,正在毀掉許多人的人生。
它讓你淪落為隱形的窮人,無論表面多麼靚麗,但內心早已焦慮不堪,且難以負擔。
林清玄說過:真正的生活品質,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並在這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
刻意追求的高配,無疑只會讓你的人生越活越低。
4
美國有一位作家在打車時,無意間坐到了一輛非常有特色的計程車。
這輛車的司機穿著整潔,整個車廂也乾淨清爽。
作家剛坐穩,司機便遞給他一張卡片,上面醒目地寫著「在友好的氛圍中,將我的客人以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錢的方式送達目的地。」
作家剛有些詫異,司機又開口問道:「請問,你要喝點什麼嗎?」
聽完,作家一愣:「你的車上難道還提供飲料嗎?」
司機微微一笑道:「我提供咖啡和各種飲料,而且還有不同的報紙。」
「那我能要杯熱咖啡嗎?」
只見司機熟練地從身邊的保溫杯裡倒了一杯熱咖啡,然後遞給他。
路上,司機還善意地提醒作家,是否要走一條距離目的地更近的路。
這讓作家頓感驚喜,他從未見過一輛如此特別的車。
接近目的地時,他有些好奇地問司機:
「為什麼你的車費和其他司機收取的都一樣?我坐過的其他計程車,要麼抱怨收入,要麼抱怨堵車,可你為什麼能做到熱情待客,甚至提供一系列有價值的服務呢?」
司機聽完淡定地說道: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像其他人一樣,抱怨微薄的收入,抱怨糟糕的交通,每天都過得很糟糕。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我的行為並不能對我的生活有所改善。
於是,我停止抱怨,嘗試一點點改變。
第一年,我戒掉抱怨,微笑待客,收入翻了一倍;
第二年,我開始關注乘客的所需所想,這讓我的收入又增加了許多;
第三年,我的計程車榮升為全美國少有的五星級計程車,我的收入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記得查理芒格說過一句話:想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生活或許總有那麼一些辛酸,但集中把自己的精力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結果就會隨之改變。
生活可以有艱辛,有困苦,但我們不能活得太廉價。
最後,以下面一段經典對話作為結尾: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當女主麗茲通過生活的層層洗禮,最終站在哈佛的獲獎典禮上時,記者問她:「你有如此的成就,是怎麼做到的?」
她回答:「我為什麼做不到?我父母教會我可能。」
記者問:「你為你的過去感到可憐嗎?睡地鐵,吃在垃圾桶旁?」
她淺淺地笑道:
「我為什麼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
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
因為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