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跟青蟹的捆綁繩有關的新聞,來得比往年都要早一些。昨天,溫州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處罰公告:市區錦繡農貿市場有三家青蟹經銷商,因為對青蟹捆綁過度而被處罰,其中兩家各被罰10萬元,一家被罰15萬元。
用數據來解釋「捆綁過度」,是一斤青蟹中有三兩是繩子。
916斤青蟹 繩子就佔304斤
6月16日凌晨,鹿城區市監局根據消費者的反映,突擊檢查了一家農貿市場,結果發現青蟹過度捆綁的問題不小。
針對其中一家經營戶,執法人員現場抽查4個批次,分別進行稱重對比,發現在拆除編織繩前後,斤兩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其中一個批次捆綁編織繩的青蟹,售價為65元/斤,稱重結果為916斤,去掉編織繩後再稱重卻只有612斤,這意味著編織繩重達304斤,約佔之前稱重總量的33.2%。
另一個批次,售價為40元/斤,稱重結果為206斤,去掉編織繩後,稱重只有138斤,編織繩重達68斤,也是約佔總量的33%。
執法人員發現,出現過度捆綁的情況,可以認定是經營戶刻意為之——他們把原本捆綁青蟹的塑料扣拆除,然後用泡了水的紅色編織繩給綁上。在一些經營戶的門口,擺放著大塑料盒,裡面有不少用來捆綁青蟹的紅色編織繩泡在水裡。
執法人員說,這種編織繩吸水性能極好,關鍵是還可以鎖水,用它綁上青蟹,稱重量自然會大幅上升。
出現這種情況的經營戶不少,其中有三家情況最嚴重。一周後,鹿城區市監局對這三家做出處罰,兩商家被罰10萬元,一商家被罰15萬元。
每次出問題
背鍋的都是三門青蟹
鹿城查獲的青蟹過度捆綁問題在媒體上曝光後,三門縣青蟹管理辦公室主任嚴西進第一時間上網去看青蟹的樣子,「看一眼就知道,這一定不是三門的,而是廣西來的貨。」
經過和鹿城市監局確認,嚴西進沒看走眼。
「每次出事情,我都很緊張,三門青蟹總是背黑鍋。」昨天是周六,記者聯繫嚴西進的時候,他正在當地的青蟹交易市場檢查捆綁物的情況,生怕在三門賣的青蟹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其實早在2015年「寧波20米捆綁繩問題」出現時,三門青蟹辦就已經有了應對辦法,比如說統一捆綁的繩子、紙箱、防偽標識等,這麼做的目的,是希望在危機事件發生後,能讓消費者及時區分自己買的是三門青蟹,還是非三門青蟹。
而根據《三門縣青蟹管理辦法》,青蟹生產者和經營者在使用青蟹綑紮帶時,不得在泥漿水、汙水、髒水中浸泡,嚴禁在綑紮帶中夾帶泥、砂和其他雜物,綑紮帶重量不得超過青蟹體重的5%,並去除綑紮帶重量後以青蟹淨重計價。
溫州鹿城區市監局在處罰三家青蟹經銷商時,也沿用了這個標準。另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5%這個數據,我們在制定時做過多次實驗,而不是隨便寫寫的。」嚴西進說,不管個頭多大的青蟹,他們的要求是在蟹螯(也就是那對大鉗子)上捆三圈,蟹背上捆三圈,認為青蟹這樣捆綁基本確保安全,最終稱量捆綁繩的重量,大約是在3%-5%。
去年3月三門青蟹穿上防偽「比基尼」
既然捆綁物總出問題,能不能不綁呢?
嚴西進說,這恐怕做不到,因為青蟹生性兇猛,攻擊性強,捆綁銷售確有必要,「一是防止傷人,二是防止青蟹互相打架產生損傷,另外繩子還起到保溼作用,更好地養護青蟹。」
從去年3月份開始,三門青蟹辦指定紹興一家紡織廠,專門做了一批用於捆綁正宗三門青蟹的繩子,繩子底色為黃色,正面印有三門青蟹的LOGO,以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國名牌農產品」等字樣,反面中間鑲嵌一條防偽白線,仿佛給青蟹穿上了防偽「比基尼」。
如果是整箱購買的,青蟹辦還製作了線上和線下銷售的兩種專用紙箱,並貼上了三門青蟹專用防偽標籤,可掃描二維碼進行防偽信息確認。
「可還是防不勝防,青蟹出了三門,賣家可以把我們的繩子解掉、重新用浸水的編織繩捆綁,我們就沒辦法去管。」嚴西進說,消費者買到後,回家罵的還是三門青蟹這個牌子。
當然,還有另一種背黑鍋的形式:冒充。
上月底,嚴西進看到杭州一家飯店寫著「銷售三門青蟹」,特地點了一盤,結果發現味道不對,反覆問了經理,才知道是廣州來的青蟹。
今年9月起三門青蟹要戴「戒指」
截止到目前,三門青蟹還沒有在台州以外的城市開設專營店,如果能買到,也都是銷售商自行從三門進的貨。
「今年我們會在杭州、寧波、溫州等城市開統一門面的專營店,這給我們如何保證青蟹的正宗,提出更高的要求。」嚴西進說,從今年7月1日開始,所有在三門的青蟹經營戶都要統一購買防偽的扣子,類似於陽澄湖大閘蟹鉗子上戴的環,一個青蟹一個「戒指」,通過二維碼掃描,便可知真假。
前期通過兩個月的適應,到今年9月1日,戴戒指的三門青蟹將全面推廣銷售。
當然,這樣做並不能保證完全不會出問題,比如說一家經營戶申購了5000個「戒指」,實際用了3000個,可能就會偷偷把剩餘的扣子賣給其他地方產的青蟹經銷商,進而冒充三門青蟹。
「一旦在三門查到有這樣的批發商,那他可能就要離開這個行業了。」嚴西進說,通過這樣的方式,至少可以大大減少三門青蟹被冒牌的可能。
除了繩子、防偽標識等外在的標誌,嚴西進也提供了一種鑑別青蟹產地的方法:一般來說,蟹背顏色發青,而且比較乾淨的,基本是屬於三門青蟹,而如果蟹背為黑色,會發亮,估計是從福建、廣西、廣東一帶過來的青蟹。
另外,三門青蟹一般在每年5月-11月為最佳銷售期,所以過年期間看到的大部分青蟹,一般是外省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