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了!山東大爺10年砸光60萬,撿100萬貝殼造樓成世界第一

2020-12-06 旅遊說兒

作者:滾妹

黃海上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有位年過六十的大爺出了名:

十年砸光60萬,走爛了幾百雙鞋,報廢了十多臺相機;

撿了500多個品種100多萬枚貝殼,造出了全中國第一座貝殼樓,還申請了金氏世界紀錄。

十年前,提到肖永生的名字,所有人都笑他是傻子:

放著好好的公務員不當,散盡家財造一座奇奇怪怪的房子,一把年紀瞎折騰;

十年後,凡是親眼見過貝殼樓風採的人,無不贊他創造了傳奇,一個人改變了一座島。

島上的人說,他是住在貝殼裡的人,因為他把自己的半生心血,融進了這座流光溢彩的宮殿。

肖永生年輕的時候就是個文藝青年,酷愛書畫攝影,1981年他從部隊退役回鄉,直接就被派去鄉政府文化站工作。

那時候的公職是人人豔羨的鐵飯碗,可他卻總覺得不得勁。

他的家鄉靈山島是北方第一高島,鍾靈毓秀,波瀾壯闊,在全國僅次於臺灣島和海南島,可全國那麼多旅遊城市,唯獨靈山島查無此島。

難得碰上一些好奇心重的外地人來島上探險,他們都說靈山島很神秘,也很漂亮,原生態景觀也保持得很好,卻一直無人問津,實在太可惜了。

有一天,肖永生腦子裡突然想到:如果能造一座博物館就好了,就能向更多人安利這麼美的海島風光啦。

起這個瘋狂念頭的時候他已經50多歲了,連自己都嚇了一跳。

島民們笑他傻得冒泡,造博物館一沒有政府扶持,二沒有公家經費,一把老骨頭為這勞心勞力傾家蕩產,值嗎?

他卻覺得這事兒特別有意義,人生找到了新的目標。能為家鄉留下一點記憶,越想就越有勁兒。

1984年,老肖不顧家人反對,丟掉了鐵飯碗辭職回家,自己開起了照相館和小賣部。

為的是有更多時間去搜羅島上的老物件和散落的文獻史料。

他還經常全副武裝,上山下海詳細觀測地形水文,寫生、攝影、記錄,幾乎走遍了島上的每一個角落。

經費不夠,他變賣家當,又東拼西湊了60萬。

那時他在碼頭附近建造了一座小樓,打算用來造博物館,可因為裝修方案遲遲沒有敲定,擱置數年。

到底什麼最能代表靈山島呢?望著波光粼粼的海灘,他一拍腦袋:對呀,貝殼!

在島上生活了半輩子,他從10年前就開始收藏貝殼,收集的品種多達千百,產地遍及全球20多個國家。

如果說浪花是島嶼的情詩,貝殼就是串起詩篇的標點。用五光十色的貝殼來做裝飾材料,再浪漫不過了。

2000年,老肖開始籌劃建造貝殼樓。

他四處考察,每天泡在海邊撿貝殼,研究各種貝殼的特性,尋找適合建築拼貼的貝殼。

那時他就像著了迷似的,不但託朋友幫忙撿貝殼,還鬼使神差跑去海鮮餐廳蹲守;

遇到喜歡的貝殼不惜重金購買,貴的甚至花到一千多元一隻。

花了一年多時間,又搭上自己的老家底,老肖終於收集到了數量充足、花色形態各異的貝殼。

請不起設計師,他就憑藉自己多年對海島文化的理解親自設計;

不需要名家背書站臺,就連樓裡的匾額和楹聯都是他親自書寫。

已經準備好的貝殼也要精挑細選:形態、花色、軟硬程度都要周密地計算搭配,差不多5隻貝殼裡只有一隻能被選中上牆。

裝修是個精細活兒,清洗貝殼、挑選貝殼,到粘貼貝殼,要經過好幾道工序,

貼貝殼也不像普通裝修那麼多快好省,要一邊貼一邊設計,最需要耐心;

有的螺旋狀的貝殼還要順著生長的方向來,否則貼住了也會很快脫落;

貝殼的花色搭配和大小分布也很有講究,疏密有致才能美觀得體。

做慣了泥瓦的工人們哪幹過這活兒呀,幾個人拼拼湊湊人均兩三天才能貼出一平米,老肖只能咬咬牙更加賣力苦幹。

2014年,貝殼樓終於完工,正式對外開放的那天,57歲的老肖第一次像普通遊客一樣走進這座貝殼樓,忍不住光腳踩在貝殼鋪就的地面上。

不遠處的碼頭吹來淡淡的海風,他覺得樓裡的每一隻貝殼都在發光。

「我們用了來自世界四大洋500多個品種、100多萬枚貝殼,寓意四洋互通,萬物相協。」

小樓外牆共1500平方米,全部鋪滿了各式各樣的貝殼:

北邊以海螺殼為瓦片,以鮑魚殼為瓦當,用上百種貝殼粘成花鑲嵌,雕梁畫棟,是中式古典建築的風格;

南邊為以藍與白呼應海天之色,充滿海島風情;

中間的圓形小樓又充滿異域特色,寓意海洋文化的兼容並包。

整座貝殼樓輝煌多彩,每一個雕廊飛簷都是用貝殼打造的。

鮑魚殼等五六種貝殼鑲嵌而成的精緻大門,青色、白色交相輝映;

二樓的窗子使用紅色扇貝殼貼成,寓意吉祥和喜慶;

每個飛簷都嵌有珍貴貝殼,:蜘蛛螺、唐冠螺、鳳凰螺,每一隻都稀有難得;

除了外牆,就連小樓門前的柱子、甚至屋頂和地面也鋪滿了貝殼。

而對這個貝殼世界裡的每一位成員,老肖都如數家珍:

一樓和二樓之間鑲嵌的超級貝殼——硨磲貝,島上的漁民打上來的活體足足有1000多斤,貝殼曬乾後也有200餘斤,當時請了兩個人抬回來,現在是博物館的 「鎮館之寶」;

還有屋簷上的澳大利亞香螺,是裝飾貝殼中的「老大」,足足有4公斤重,老肖和文友們聚會還用它盛過十幾斤白酒呢。

貝殼樓還有一個更有意義的身份——靈山島民俗博物館。

這裡有明朝的瓦罐、清末的座鐘、民國初年的手提保險柜,還有解放後的魚骨雕刻,就連以前漁民出海使用的蓑衣、竹笠、魚簍,都被老肖一一尋回。

「這些藏品濃縮了靈山島的歷史,也是我33年的心血。雖然都不值錢,可是記錄著靈山島的發展。」

為了豐富這個博物館,這33年裡,老肖提著相機走遍了靈山島的溝溝坎坎、角角落落。

拍攝了有關靈山島的照片10萬多張,光穿破的運動鞋都有幾百雙,用過的相機也有十幾臺。

萬卷書和萬裡路積累的素材,變成博物館裡長長的海島時光長廊,訴說著家鄉的歷史風情。

每當有人問:你圖啥呢?

老肖的回答有些心酸:我想讓那些離開的人,回來時還能記得家鄉。

在80年代初,靈山島幾乎與世隔絕,外界很少人知道。

其實這裡有波瀾壯闊的海景,鬼斧神工的自然造物,還有充滿浪漫色彩的古老傳說。

因為靈山島沒有高中,孩子們長大了得出去上學。年輕人都往外面跑,本來就幾千人口,現在越來越少。

十年前年他在自己的博客裡貼了一張照片,小心翼翼地問:「不知道大家知道山東青島靈山島嗎?這個地方是人間仙境,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靈山島肖永生,你會有意外的收穫。」

如今他所建造的貝殼屋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靈山島風景名勝,在靈山島百度百科上都有了姓名。

無數人乘船出海,劈波斬浪,走進這座貝殼宮殿,感受海島上千萬年風沙淘盡後留下的燦爛遺產。

那些幼時離開海島的孩子們,長大後也會記得回家的路。

這個住在貝殼裡的人,活成了海上的燈塔。

相關焦點

  • 住在貝殼裡的大爺,33年撿100萬貝殼造成第一貝殼樓!
    住在貝殼裡的大爺,33年撿100萬貝殼造成第一貝殼樓! 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首創, 還申請了金氏世界紀錄…… 建造這個貝殼樓的人, 叫做肖永生。 他是一名退役軍人, 同時也是靈山島上土生土長的居民。
  • 山東大爺,33年,撿100萬貝殼造樓,造成世界第一貝殼樓,網友:是住在貝殼裡的人!
    為了收集到大小不一,品種不一的貝殼,他有30年時間裡,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會在海邊撿貝殼,貝殼屋外牆上的大部分貝殼,都是他自己從海邊撿回來的。別看現在牆上只保留了100萬貝殼,但實際上肖永生收集的貝殼,多達500萬之多。
  • 33年,撿100萬貝殼造樓,造成世界第一貝殼樓,他是住在貝殼裡的人!
    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首創,還申請了金氏世界紀錄…… 為了收集到大小不一,品種不一的貝殼,他有30年時間裡,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會在海邊撿貝殼,貝殼屋外牆上的大部分貝殼,都是他自己從海邊撿回來的。
  • 山東靈山島:50歲老人,33年撿500萬貝殼,建成世界第一貝殼樓
    這座小島就是山東的靈山島,但靈山島吸引我的,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色外,最重要的還有島上的一座貝殼樓。這座驚世駭俗的貝殼樓,是一位50多歲大爺,33年撿500萬貝殼,建成的世界第一座貝殼樓。不知道你對他了解嗎?
  • 山東大爺,33年,造成世界第一貝殼樓,網友:是住在貝殼裡的人!
    中國北方第一高島,叫做靈山島。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首創,還申請了金氏世界紀錄……建造這個貝殼樓的人,叫做肖永生。>都是他自己從海邊撿回來的。別看現在牆上只保留了100萬貝殼,但實際上肖永生收集的貝殼,多達500萬之多。
  • 山東又走紅「世界第一」,33年撿百萬貝殼,他造出「永生文化」
    它是山東又一火了的「世界第一」,33年撿百萬貝殼,他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永生文化」,它是誰?他又是誰?這個景點沒有什麼特別的名字,你看到是啥樣,它的名字就是什麼,因此,這個景點被叫做「貝殼樓」,因為它是用100萬貝殼所建造而成的,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奇觀。
  • 山東大爺撿貝殼33年,用500萬隻貝殼打造貝殼樓,太牛了!
    山東大爺撿貝殼33年,用500萬隻貝殼打造貝殼樓,太牛了!我國的房屋建造形式經過了一系列的發展。到現在為止,中國的建造能力已經是非常強了,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可以看見不一樣的建築類型,那大家見過用貝殼建造房子的嗎?
  • 世界第一貝殼樓,竟是大爺一人建成?已經入選金氏世界紀錄!
    山東青島的靈山島,是中國北方第一高島,也是青島最窮的地方。平日裡不說遊客罕至,連本地居民都很少,整個中學中只有11個人。這是因為島上沒有淡水,物資極度貧瘠,所以這裡曾經的漁民們大多搬走了。但是有一個老大爺在這裡停留了三十幾年,並建成了一座舉世矚目的貝殼屋子。
  • 山東大爺厲害 光膀子揍兩制服女郎
    山東大爺厲害 光膀子揍兩制服女郎 2015年08月25日 13:25 來源: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責任編輯:徐世超] 標籤:山東大爺
  • 深圳一大爺四樓扔下鐵床,砸中樓下女清潔工頭部,傷者已脫離危險
    大爺高空扔鐵床砸中樓下清潔工,知情者:此前扔東西就被警告過12月10日下午4時,深圳寶安區,福永鎮一個工業園裡,一名男子在樓上清理鐵床的時候直接將鐵床從4樓扔下,恰好砸中一個女清潔工頭部,女工血流滿面倒在地上,市民幫忙止血並且撥打120求助,
  • 山東「玄乎」爛尾樓,雜草叢生,荒廢多年,成流浪漢的「家」
    說到爛尾樓,大多會想到陰森恐怖這樣的詞,有關於爛尾樓的傳說也會被大家傳得特別傳奇恐怖,時間一長,大家都會信以為真,關於爛尾樓被遺棄的真正原因沒有多少人回去探究,只會覺得那裡很恐怖,也沒有人願意再去靠近那些被遺棄的地方,幾年之後這些地方就會雜草叢生,變得更加悽涼。
  • 世界第一貝殼樓就在青島,竟是大爺撿500萬個貝殼所建,耗時33年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解決了衣食問題後,精神世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人不追求大城市燈紅酒綠的生活,而是接近自然,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十年如一日的工夫,讓許多平凡人創造了許多奇蹟。在中國山東青島有一位老爺爺,花了33年,用500萬個貝殼建了一座巨大的房子。
  • 自製升降機六旬大爺把電動自行車掛五樓
    然而他的一項發明——升降機派上了用場後,每天吊著自己的電動車在小區的1樓和5樓間上下移動,這讓小區居民十分擔心:這個升降機使用了20多年,鋼繩已經老化,萬一哪天掉下來咋辦?對於住戶的擔心,付大爺卻稱,他精心設計的升降機採用了優質材料,再使用幾十年也沒問題。
  • 山東青島:寒冬時節,海蠣子肥美,市民海邊成麻袋撿!
    2020年12月3日,山東青島,市民在青島膠州灣撿海蠣子,寒冬時節,青島膠州灣大量野生海蠣子肥美,吸引很多市民前來撿取,成麻袋往家扛。山東青島,市民在青島膠州灣撿海蠣子,寒冬時節,青島膠州灣大量野生海蠣子肥美,吸引很多市民前來撿取,成麻袋往家扛。
  • 大爺在新疆喀什河撿塊石頭,好奇跑來鑑定,專家:你撿到寶貝了!
    山東的藏友馬宇凡,最近迷上了「撿石頭」,他不遠萬裡來到新疆玉龍喀什河想碰碰運氣,看看自己能不能見到塊真正的和田玉籽料。從2016年到2018年,期間他撿到大大小小的石頭足有300多公斤,後來找人切開檢驗,沒有一塊是玉石。
  • 大爺樓道裡撿個箱子賣廢品 沒想到惹來官司賠了一萬多
    70多歲的張大爺(化名)在自家小區樓道裡撿走了一個紙箱子變賣,沒成想惹上了官司。紙箱子裡裝的是一家美容公司購入的化妝品,被不明就裡的張大爺當廢品處理了。為了追回損失,美容公司將張大爺起訴。西城法院今天一審認定張大爺應賠償美容公司的損失,但鑑於美容公司將貴重貨物放在公共樓道裡幾個小時,疏於防範,也有一定過錯,判決張大爺按60%的責任賠償美容公司1萬餘元。  宣判現場  家住西城區的張大爺平時替女兒接送外孫女上下學,閒暇時會在樓裡撿點廢品變賣。去年11月的一天,張大爺在本樓20層2001號門前的樓道上撿走一個紙箱子。很快,他被警方傳喚到派出所接受調查。
  • 山東造「海上漁場」創世界第一
    本報青島訊 "挪威漁業養殖"碰撞"山東造"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6月3日,世界首座也是規模最大的全自動智能海上養殖裝備--挪威海上漁場養魚平臺"海洋漁場1號",在位於青島市黃島區的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新北船基地完工並交付給挪威業主薩爾瑪公司,這一裝備也是該領域在世界範圍內的首例項目。
  • 湖南投52.5億,建世界第一高樓,高為838米,如今成最大爛尾樓
    大家如果了解的話,應該知道爛尾樓的建築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耗費了巨額資金,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湖南投52.5億元,建世界第一高樓,高度為838米,如今卻成最大爛尾樓。這座爛尾樓的名字就是遠望大廈,遠望大廈還有另一個名字就是天空城市,當年在建設的時候,設計的高度是838米,希望能夠為湖南建設一座大型地標建築,期待成為世界第一高樓,項目開始建設是在2013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7年的時間,這座大樓到底成了什麼樣呢?
  • 「吃貨」大爺臺灣遊愛上爆炒螺 撿螺帶回欲飼養入境被截
    原標題:「吃貨」大爺臺灣遊愛上爆炒螺 撿螺帶回欲飼養入境被截「吃貨」大爺臺灣遊愛上當地美食爆炒油螺,回家前卻誤把當地綠化帶中的非洲大蝸牛當成油螺撿回,欲帶回家飼養。4月9日,記者從寧波檢驗檢疫部門獲悉,近日,該局處理了這起物種入侵事件,對該大爺攜帶的「田園殺手」非洲大蝸牛已做截留處理。近日,寧波空港檢驗檢疫部門在一名來自臺灣地區旅客的隨身行李中查獲一隻大型活體蝸牛。經寧波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鑑定,確認為國家禁止進境的二類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Achatinafulica)。
  • 一個退伍軍人,歷時33年,在青島建造了一座奇妙博物館
    事實上,這座位于吉尼斯排行榜上的貝殼樓,竟然是一位山東大爺自己掏腰包,耗時33年建成的,大爺的名字叫肖永生。可是,在1984年,他卻毅然辭職回到了家鄉———靈山島。靈山島,屬於黃海海域,是中國北方第一高島。以前的靈山島是一個「窮島」。島上居民不足3000人,上面沒有淡水,物資極度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