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醫院院長5日宣布熊本縣熊本市政府批准該醫院「嬰兒艙」計劃。
據新華社電日本地方政府5日為日本首個「嬰兒艙」打開綠燈,允許棄嬰父母匿名將嬰兒交由醫院撫養。但這種「嬰兒搖籃」到底是在挽救生命還是在敗壞道德?日本民眾反應不一。
日本熊本縣熊本市政府5日批准當地慈惠醫院「嬰兒艙」計劃,同意醫院設立接收棄嬰的特別窗口。
據醫院介紹,「嬰兒艙」外形像一個箱子,內部設施與保育箱相同。
棄嬰父母可以在醫院外打開特定窗口,將嬰兒放入箱內。嬰兒放入後,「嬰兒艙」便會發出聲響,提醒醫務人員接收。慈惠醫院護士長田尻由紀子(音譯)說,棄嬰將在醫院得到良好照顧,然後交給當地相關部門安排他人領養。
另據醫院介紹,「嬰兒艙」最早將於本月底投入使用,屆時艙內還會放置一些傳單。棄嬰父母一旦改變主意,可以憑傳單內容要回孩子。
有反對者
慈惠醫院去年12月提交「嬰兒艙」計劃申請後,在日本國內引起強烈爭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於2月公開抨擊這一計劃,「強烈反對」建立允許父母匿名丟棄孩子的設施,並呼籲日本民眾回歸「家庭價值觀」。
日本厚生勞動大臣柳澤伯夫也曾表示,儘管「嬰兒艙」計劃有助於降低棄嬰死亡率,但也可能導致更多父母遺棄自己的孩子。
熊本政府放行這一計劃後,安倍再次表示反對。他5日對記者說:「讓父母可以匿名拋棄自己的孩子,這對我而言不能接受。他們的決定並不意味著(中央)政府會認可這種做法。」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也說,父母應當擔負起撫養子女的責任;對於那些面臨困難或者特殊情況的人,政府會通過諸如提供全面諮詢服務等措施予以幫助。日本厚生勞動省同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確保那些因生養孩子而苦惱的人能夠獲得諮詢服務。
但支持者認為,這種措施是挽救生命的善舉。「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孩子遭到拋棄。所以,我個人認為,有必要建立這樣的設施,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熊本市長幸山政史說。他同時指出,設立「嬰兒艙」不存在法律障礙。
田尻由紀子說,醫院此舉旨在挽救生命,有助於減少墮胎和保護棄嬰,而那些反對者根本不能理解意外懷孕女性所面臨的困難處境。
不過,幸山政史也強調,市政府將通過改善諮詢服務體系,儘量減少使用「嬰兒艙」。他說,當地將於月內開始為意外懷孕女性提供24小時諮詢服務。
「嬰兒艙」由來
「嬰兒艙」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20世紀末在德國重新投入使用。目前德國、南非和義大利都設有這種裝置,美國一些州也有保護棄嬰母親身份的措施。(據新華社)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