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新聞網訊(記者 周柳)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第六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第七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三會」)將於9月24日至28日在樂山峨眉山市舉行。隨著「三會」腳步的臨近,樂山將再度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近年來,樂山堅持以「旅遊興市、產業強市」為發展主線,深入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遊「四篇文章」,加快推進樂山旅遊發展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勝勢。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賦予了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的重大使命,樂山緊握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東風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等著名IP,上下一心將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走得越來越紮實、有力。
樂山大佛 圖片來源於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
促進「文旅融合」 增強產品生命力
樂山歷史悠久風光秀美,文旅資源得天獨厚,是全國唯一擁有三處不同類型世界遺產的地級市。通過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構建有質量、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世界級文旅產品供給體系,實現以文促旅、以旅興文。
2019年9月6日,著名導演王潮歌的「只有」系列首個公演劇目《只有峨眉山》正式公演,填補了全省高端旅遊演藝空白,開啟了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文旅融合新篇章,破解了傳統景區「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尷尬境遇。伴隨著《只有峨眉山》的成功,樂山精心編排、因地制宜推出《聖象峨眉》《功夫峨眉》《海棠花開》《烏蒙沐歌》等文旅精品演藝節目,推進文旅深度融合,點亮夜經濟。常態化舉辦小涼山火把節、「孟獲達斯」摔跤大賽等民俗風情活動,打響小涼山民俗文化品牌。
《只有峨眉山》劇照 劇組供圖
憑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以及「峨眉山」「樂山大佛」這兩張名片帶來的文旅IP效應,樂山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全力推動兩大景區擴容提質,擴大承載容量,提升吸附能力。一方面加快「峨眉南進」,實施峨眉山景區萬佛頂—四季坪—張溝索道項目,開闢從峨眉山南面到達金頂的旅遊「新通道」;另一方面打造「立體禮佛」,實施樂山大佛景區烏尤壩禪修小鎮、佛光水上棧道、鳳洲島開發等項目建設,逐步恢復「凌雲九峰、峰各有寺」勝景,實現「山上禮佛、水上觀佛、島上拜佛」。通過兩大景區間的峨眉河走廊,布局休閒度假、康健養生等旅遊業態。
拓展「全域旅遊」 深耕細作「示範區」
樂山是首個獲得省文旅大會承辦權的市州,文化旅遊是樂山實現綠色發展最具優勢、最有潛力的產業。堅持多點支撐、全域風景,大力培育旅遊新興增長極,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營造旅遊發展新環境,縱深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不斷拓展來樂遊客消費空間。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滿足遊客對傳統文化的需求,樂山根據「一縣一品」地域文化特色,推出了近郊鄉村美食體驗一日遊、採摘露營攀巖二日遊、民族風情和康養休閒三日遊等特色鄉村旅遊線路,其中沙灣醉花谷、井研研溪溼地公園、沐川溼地公園等鄉村旅遊點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
今年5月1日,犍為世界茉莉博覽園正式開園。以茶旅融合為特色,布局「萬頃茉莉、夢幻親子、綠野星空、愛情秘境、田園宿居、文創妙想」六大遊娛體驗主題,設立了兼具研學、觀賞、遊樂、購物、餐飲等數十個特色文旅項目,傾力打造「花、茶、旅」於一體的「茉莉博覽園田園綜合體」。小茉莉大產業,如今這朵芬芳的茉莉花已成了犍為縣的「城市名片」,以旅遊促產業,以產業促就業,樂山探索的步履不歇。
犍為世界茉莉博覽園 犍為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樂山堅持兩手抓、兩不誤,攻堅克難、統籌應對,有力體現了樂山的精氣神。盛會將啟,樂山將端出亮眼的「新菜」「硬菜」,通過精心組織、創新創優,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樂山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文旅產業大發展的「新氣象」,加快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