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某手遊的忠實玩家,應該對宮本武藏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這幾年,宮本武藏在各類遊戲中的出場率堪比中國的關羽,知名度也是跟坐火箭一樣的蹭蹭往上漲。
遊戲中的宮本武藏大多以刺客的身份出現,手持武器也千奇百怪。許多人只知其遊戲形象,對歷史上真實的他卻一無所知。
實際上,歷史中的宮本武藏,不僅是個手持兩把劍的猛男劍客,也是一個兵法家,更是一位被後世尊稱為劍聖的逆天存在。
1584年,日本戰國末期,宮本武藏出生在一個武士世家。
受家庭環境的薰陶,他自幼便和父親學習劍術和兵法,並在13歲那年,走上了開掛之路。
當時的日本,在劍客間流傳著一個裝X技巧——
在村裡佇一個木牌,寫上「有意者可前來決鬥」八個大字,就代表著自己的武藝高超,想學劍法就來找我。
佇上這塊木牌,不僅可以收穫圍觀群眾的崇拜、村長的賞識,還能把自己的名字推廣出去。
有一天呢,宮本武藏的村裡,就來了這麼個拿著木牌的裝X犯,「新當流」的著名劍客有馬喜兵衛。
一般來說,立了木牌之後,應該不會有不長眼的人湊上來幹架,但偏偏,有馬喜兵衛運氣不好,遇上了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刺頭少年——
宮本武藏。
宮本武藏看見來村裡裝X的有馬喜兵衛,他深覺自己村霸的地位被挑釁,二話沒說,拿起劍來就是幹。
最後的結局大家應該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宮本武藏贏了,自此一戰成名,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據宮本武藏自己編撰的《五輪書》中記載,這件事發生之後的16年內,他一共跟人決鬥了六十多次,無一敗績,包括在京都著名的吉岡道場,先後擊敗吉岡清十郎和吉岡傳七郎兩位兄弟劍豪。
而這六十多次決戰之中,以pk佐佐木小次郎最為知名。
這個佐佐木小次郎呢,是當時日本戰國後期的著名劍客,據說他長得帥還擅長用長刀。
當時有人稱佐佐木小次郎的劍術無人能敵,就連飛燕都飛不出他的刀下,絕技「燕返」天下聞名。
對戰佐佐木小次郎的時候,宮本武藏已經是日本排得上名號的劍客和兵法家了。
在與佐佐木小次郎對戰的過程中,宮本武藏確立了三步戰略,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陰險兵法。
第一步,輿論宣傳。在對戰前一周,宮本武藏大肆宣揚自己的戰鬥力有多強,瘋狂吹捧自己,跟佐佐木小次郎打心理戰。
第二步,耍大牌。決戰當天,佐佐木小次郎提前兩小時就到了決鬥現場,而宮本武藏卻姍姍來遲,比約定的決鬥時間還晚了三個小時。
遲到不是因為他害怕了,而是因為他想讓佐佐木小次郎在等待中消耗精力,同時加劇焦慮的心情。
而佐佐木小次郎也成功掉進了宮本武藏的坑裡,眼瞅著宮本武藏晚了三個小時才來,氣的他恨不得立刻教育宮本武藏重新做人。
比武,切忌心浮氣躁。佐佐木小次郎氣急敗壞,宮本武藏就佔得了先機。
第三步,不按套路出牌。決鬥開始後,宮本武藏沒拿出自己的雙手劍,反而拿了把沾滿水的大木刀。木刀長四尺二寸,而小次郎的刀卻只有三尺長。更別論木刀上的水會通過陽光反射,照的對面眼睛都睜不開。
宮本武藏靠著這把沾了水的木刀把佐佐木小次郎克制的死死的,最終贏得了決鬥的勝利,成為當時最強的劍客。
利用攻心計從心理和精神層面分析敵人並擊潰,宮本武藏在兵法上的造詣,著實令人佩服。
除了在木刀上沾水,宮本武藏還自創了二天一流。
所謂二天一流,即統一兩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的目的。
靠著一招「二天一流」,宮本武藏幾乎百戰百勝。
在很多人印象裡,出生於武士世家的宮本武藏,最終應該繼承衣缽,成為一名武士。
但宮本武藏卻選了另一條與眾人期望截然不同的路——
成為一名浪人。
浪人,顧名思義就是一群沒工作的流浪者。
一般浪人想賺錢,要不就是參加大型戰役搶點戰利品,要不就是被人看中成為家臣。
宮本武藏作為浪人,也曾經參加了幾場大型戰役,但並沒能取得耀眼的成績。
可能他不適合打群架,只適合單打獨鬥。
如果是其他浪人,可能一輩子就這樣默默無名,沒錢也沒勢。
但宮本武藏不一樣,作為日本劍聖,他知名度夠高,徒弟遍布全日本,哪怕天天在家等著徒弟交學費,都夠他奔小康了。
在宮本武藏56歲的時候,他受熊本城主邀請,來到熊本城教授兵法,從一介浪人成為一名有五險一金的公務員。
晚年退休的他,潛心兵法和劍法,在早年的作品《兵道鏡》的基礎上,終於撰寫出了集劍術和兵法於一身的大作《五輪書》,至今廣為流傳。
而他本人,也終成如今世界提到日本劍客,必提及的傳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