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譚詠麟出新碟,花三年找來張學友劉德華五月天一起完成

2020-12-16 澎湃新聞

1980年代開始幾乎一年一張專輯的譚詠麟早已到了從心所欲的年紀,所以哪怕今年的新作《欣賞》口碑一般,也不影響他的興致。

要團結,不要太有個性,要樂觀勇敢相信明天會更好……一代人一種信條,譚校長的拼搏和謙遜不僅在如今難覓,而且正能量太滿一點也不酷。

但見到真人就不同。校長是那種說個故事一波三折又富幽默感的講述者,也是坐半把椅子身體前傾的認真聆聽者;他會在送別記者的時候打開走廊燈,拾起記者留在桌上的筆記本小跑出來遞送。

校長的上一張粵語專輯《銀河歲月》與斯洛伐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唯一一首新歌《銀河歲月》令人想起張國榮的《星》。「譚張爭霸」早已成古話,兩首歌裡唱歌人被眾人推往星漢燦爛處,高處卻凜冽教人看盡炎涼,仍眷戀感激際遇的慨然如此相似。

哪怕不是忠實歌迷,譚校長也好,「哥哥」也好,都已成為人生千百種聲音裡的一種。他們若致意,我們便悽悽。

校長笑言自己的歌迷何止已成師奶,「都是祖母了吧」。街上遇到還是會歡喜留影,「她們總是很鬱悶為什麼自己的髮型已經那樣,我的還是這樣。」說著拔一拔自己的發頂,「還是真的頭髮哦。」

新專輯叫《欣賞》,校長花三年時間找來張學友、劉德華、五月天、陳潔儀、丁當、孫楠等十位五地華語唱將一起完成這張普通話專輯。而以他自己的速度,「兩天就能錄一張專輯。」

大部分作曲(7首歌)出自譚校長之手。有份參與的歌手們亦貢獻創作,與劉德華的《簡單是福》由華仔捉筆詞作,和五月天的《脫胎換骨》曲作者是冠佑,詞作來自林夕。

這張專輯譚校長卻非致意過往歲月,而是以長輩身份訴說他的人生得失。

活出自己的《型人道》,勿辜負今日的《明日何其多》,勇擊命運的《脫胎換骨》和《簡單是福》,放下一切花自開的《觀》,這是一堂譚校長的人生課,一貫地簡單直白沒有陰霾。

不是別的歌手為校長陪襯,而是反過來。每首歌都是他與合唱歌手共同進棚錄製,為此校長飛了不少地方。「做慣『校長』自己會越來越膨脹,這樣不好。」

和劉德華的合作最難做,七個不同版本的編曲都無法打動華仔,「還有四個小時他就要上飛機去國外拍戲兩個月,我問他怎麼辦?他說沒怎麼辦。」於是七個版本全部刪除,全場安靜下來。校長請製作人Johnny Yim即興在鍵盤上編曲,終於有一條讓華仔眼前一亮。「但這是《一生中最愛》的前奏,我們不能用吶……我只能讓他錄了人聲就去機場吧,我們再尊重他的喜好繼續編曲。結果回港他就受傷了,我拿著小樣頻繁進出病房,變成探望他最多的人。」

張學友近年念佛修心,校長與他合唱的《觀》全碟「最跳脫,最抽離塵世」。「我和學友一起唱歌,別人一定會拿來比較,我不希望他被比較」,因此這首歌倆人都收斂羽毛,一句普通話一句粵語地對謁《心經》。

本來是請張學友填詞,「他拍拍胸脯說沒問題」。結果到三個月還是石沉大海,校長忍不住了,「剛好我打羽毛球的球場是他排練巡演的場地。某天我打完一個小時球直接衝進他房間,他說校長,再頂多兩周。十天,他打來電話說棄權。」

並不是所有合作對象都是老友。「丁當是有一次在演出現場的通道聽到她唱《我是一隻小小鳥》,音還在高還在高還在高還有!當然這是比賽,一直這樣唱會聽得累。丁當也好,A-Lin也好,我都讓她們低低唱,不要飆高音。」

在香港樂壇,譚校長一直是大哥式的存在。他善意、大度、正派、勤奮,隨年歲漸長音樂早已不僅是情愛和喟嘆,對周遭一直保持關注和警醒。

他演戲不多,普通話歌也少少;唱功好不必說,聲音亦難得,中正充沛裡有絲絲脆裂感,與粵語的語感最搭,與時間一起滄桑得很適宜。

有譚校長和夥伴們的加入,有想表達的東西,這張有完整概念的專輯本可以更出色。

選擇普通話是譚校長的挑戰,但包括詞作都顯示了他和創作團隊對普通話的「隔」。過於白話的詞作缺乏韻律與美感,成為敗筆。發音問題讓校長的聲音顯得碎且氣息不足,製作力量與港樂的輝煌時期更不可同日而語。

專輯歌詞本內頁,校長與諸位合作的唱將合影。

問校長,關不關注香港的新興地下音樂場景,去不去香港的Live House和Music Bar?他搖頭,「香港那麼小,哪裡有這些地方。有時候聽到演出消息人還沒過去,演出已經取消了。」

工作人員提醒他:「也有啦」。校長猛然記起,「我們就有開過!有一次我過去,臺上的人頭髮那麼長在猛甩頭……」說著站起來表演甩頭,似乎仍感驚訝。

「不聽金屬嗎?Hip-Hop呢?」「也聽啦,我就是做heavy band出身。但自己做得少。」

「在香港年輕的地下音樂人口中,香港樂壇已經二三十年餵給大眾同樣的東西了。你身在其中怎麼想?」校長一拍大腿,「這話我早就說過了!」

他開始細數當年的歌手們如何風姿各異,有各自獨特的音樂人格。「突然有一天,一切都不一樣,都沒有了。」

「什麼時候?」「不知道。」校長愣了一瞬,身處其中的人也始終未能找到答案。

「大概是因為,現在的人步伐太快,收了工就要趕緊帶孩子,沒有時間聽音樂了。做音樂的人很多離開香港北上,沒有人了。」

譚詠麟曾參加日本紅白歌會,被首位出場的日本老牌歌手森進一的表演震撼,在接受採訪時跪地再現當時場景,重唱森進一當年唱過的歌。

但無論沉浮,校長始終是校長。他說早年也有過識不清自己,「是Disco Singer,樂隊主唱,樂手,還是抒情歌手?」1982年的時候確定了,「我就是個Entertainer」。

這樣事情就簡單很多了。雖然說著「現在做音樂的人只關注節奏,不再注重旋律;只想做自己心裡的東西,不惠及大眾」,但個體內心的東西和能打動很多人的界線在哪裡,恐怕很難說清。

擁有300多首金曲的譚校長,如何做到「我唱我的歌,一唱天下和」,「不過是心裡的一桿秤。」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譚詠麟新專輯《欣賞》與張學友劉德華陳奕迅黃麗玲五月天合唱
    原標題:譚詠麟新專輯發行 「欣賞」歌手共同發聲力挺 昨日,環球音樂旗下「樂壇校長」譚詠麟攜2017年全新國語大碟《欣賞》驚喜空降北京。縱橫樂壇40餘載,譚校長對於音樂養分的不斷汲取和音樂創造力的不斷提升影響華語樂壇幾個時代。
  • 譚詠麟說劉德華張學友能有今天全靠他,而校長對他們只說了一句話
    譚詠麟也是一位樂善好施的人,不僅精彩做慈善,也不斷提拔毫無保留的栽培新人,除了李克勤關楚耀,連張學友劉德華也受到過譚詠麟的指點迷津。對此譚詠麟曾豪言說到:「我敢說,張學友與劉德華兩個人絕對是聽了我的話才有今天的。當年張學友在寶麗金,歌路被定死了,他一度相當落魄消沉,不知該往哪走。
  • 譚詠麟張國榮劉德華周杰倫羅大佑林子祥許冠傑和張學友音樂領域上...
    從這份名單,看到你對香港影壇男星的了解,實力唱將基本都涵蓋了,要說去排名還真不容易,但最後一名好選,應該是劉德華。前幾天我就回答了一個「劉德華不能做音樂導師,難道四大天王都不能做音樂導師嗎」的問題,可見,劉德華雖然受歡迎,很出名,也很有影響力,但他的唱功他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其他七位我只能按我個人感覺來排了。
  • 單論唱功和樂壇地位,劉德華是否已經全面超越譚詠麟
    譚詠麟今年67歲,劉德華56歲,兩人早都過了巔峰,就不要談唱功了吧。真要論起來,全盛時期的校長,唱功吊打劉天王還是十拿九穩的事兒。畢竟整個香港歌壇,老輩兒的男歌手裡頭,能以唱功論的,也就那麼幾位:羅文、林子祥、譚詠麟、張學友。
  • 歌手演唱會票房排行:張學友力壓周杰倫五月天登頂
    在樂壇裡邊,如果要比較歌手與歌手之間的人氣誰更高誰更低的話,比較他們的演唱會票房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因為哪怕一個歌手再火,或者歌曲再火,但真正開起演唱會來的時候,就能體現出他的真實人氣了,畢竟上萬人的演唱會要造假成本也太高了!
  • 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
  • 譚詠麟沒想到,努力這麼多年,因為張國榮一句話就給張學友墊底了
    譚詠麟張學友樂壇兩大主力軍,經典多到讓人數不過來,不論是在香港地區還是內地,他們都火到不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唱功也達到了巔峰造極的地步,那譚詠麟和張學友到底誰更厲害?校長專攻音樂,哥哥作為一個藝人完美無可挑剔,但是哥哥張國榮除了音樂,演戲也天賦異稟,在電影方面也成就非凡,哥哥就像劉德華郭富城一樣,太全面,所謂術有專攻,就單從音樂方面來說哥哥和譚詠麟相比就稍稍有點遜色了。
  • 90年代如果沒有「四大天王」這個稱號,劉德華張學友就是樂壇兩極
    「四大天王」不光阻礙了別人上位還拖累了居於其中的兩位歌手,一個是張學友,一個就是劉德華。整個90年代包括臺灣內地,唯一一個能在銷量、人氣、代表作、傳唱度、演唱會、獎項等多個維度跟張學友勢均力敵打得有來有回的只有劉德華!
  • 譚詠麟五月天脫胎換骨歌詞
    樂隊出身嘅校長,好希望可以喺新專輯《欣賞》與樂隊合作,於是造就今次與亞洲第一樂團五月天嘅Crossover!〈脫胎換骨〉由五月天冠佑作曲,林夕填詞,更由校長、五月天及Johnny Yim共同監製。五月天冠佑花左唔少時間創作旋律,當中帶比佢一種無形壓力及緊張,但好作品絕對需要時間琢磨,而校長第一次聽完成品就已表示十分滿意。
  • 華語男歌手紅館演唱會場次前10,譚詠麟不愧校長,張學友果然歌神
    1991年8月,張學友「每天愛你多一些演唱會」,總計7場,第二年被媒體力捧為「四大天王」。1993年12月,張學友「學與友」演唱會,連開28場演唱會,打破當時的演唱會記錄,張國榮稱張學友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上一輩所有的歌手。
  • 葬禮近200明星參加,與劉德華張學友很鐵
    雖然柯受良出演的電影角色並不多,而且大多數都是臨時的一些戲份,或者他邊做動作指導邊出演的角色,但在他的朋友圈中,劉德華、譚詠麟、張學友、成龍、許冠傑、吳宗憲等等明星都是他的好朋友。尤其是劉德華,與他的關係特別地鐵。在1997年,還親自去參看他的「飛越黃河」表演。
  • 譚詠麟與華仔合作達不到對方要求 在錄音間鬧僵
    香港巨星譚詠麟推出全新華語專輯《欣賞》,邀來陳潔儀、張學友、劉德華、五月天、陳奕迅、譚維維、A-Lin、李幸倪、丁當等重量級歌手合唱。鄭怡萱拍攝/剪輯譚校長昨日來新宣傳,接受本地媒體訪問,同時於Bugis Junction舉辦專輯籤名會。由於班機延誤,訪問時間只能挪後,譚校長一見到記者們便向大家表達歉意,毫無巨星架子。
  • 曾與張國榮爭霸,縱橫香港樂壇多年的譚詠麟,如今怎樣了?
    這些年,樂壇人來人來,偶像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樂壇如何風起雲湧,「譚詠麟」三個字始終沒有被時代淘汰,他猶如一顆常青樹,一直屹立其中。上世紀八十年代,譚詠麟是香港公認的歌王,他那一首首情歌,唱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也因為歌曲傳唱度高,他曾連續多次被評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歌手,甚至一度掀起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 張國榮生前在香港娛樂圈是什麼地位,真的比劉德華張學友還紅嗎?
    張國榮在巔峰時期在香港娛樂圈是什麼地位,比劉德華張學友還紅嗎?張國榮,人稱哥哥,已仙逝多年。有些90後已經不知道他是誰,他是70後80後兩代人的潮流記憶。張國榮是不是活著的時候比張學友和劉德華紅呢?毋庸置疑,當時他得到的獎項比張學友和劉德華都要多,當時在演唱領域和他爭鋒的只有譚校長,譚詠麟,歌壇他倆爭霸,不過總體來說張國榮是稍微弱於譚校長的,後來譚詠麟宣布再也不再領獎以後,歌壇成了張國榮一人的獨角戲,而張學友的時代還沒到來。
  • 70歲譚詠麟曾與張國榮「爭霸」香港樂壇,如今四處商演、獨自賣唱
    並配文表示:"70歲的譚校長依然堅持在舞臺上,不論是演唱會還是小商演都會認真彩排"。視頻畫面中,譚詠麟舉著麥克風跟著音樂伴奏一起賣力演唱,臺下沒有一個觀眾,也沒有人給他喝彩。這次唱歌的地方不是在演唱會,而是某長春網紅的求婚宴上,所以場地不大,舞臺更加狹小簡陋,延伸站臺也只有窄窄的一條。舞臺設備十分簡陋,而譚詠麟即便是在彩排也絲毫不敷衍,唱得非常用心。
  • 歌神張學友公開向譚詠麟道歉,這是何原因
    在香港樂壇來說,譚詠麟可謂是一個時代的霸主,當年和張國榮一起就備受歡迎,而兩人演唱的歌曲也是經典。其實張學友還要在譚詠麟之後了,他是四大天王中公認唱功最好的,音樂成就也是最多的,被稱為歌神。歌神張學友公開道歉是這樣的,校長譚詠麟找他寫歌,歌神很快就答應了。
  • 同樣是香港樂壇大佬,李克勤的愛情觀要比譚詠麟正能量的多
    華語樂壇上眾多的前輩級人物締造了諸多經典的歌曲,像與張國榮齊名,不分伯仲,曠世久遠的「譚張爭霸」中的譚詠麟,人稱「譚校長」,傳唱歌曲有《水中花》《講不出再見》《披著羊皮的狼》等等。51歲的李克勤與妻子港姐盧淑儀走過26年的感情恩愛,婚姻期間育有兩個可愛的兒子,一家四口幸福無比,甚少有桃色新聞。李克勤的妻子盧淑儀是個大美女,1992年獲得港姐的桂冠,並拿下最佳上鏡小姐稱號,在與李克勤談了14年的馬拉松愛情後,於2006年在陳百強和劉德華見證下喜結連理,婚後12年來,一直相敬如賓,專情如一的好男人!
  • 張學友甘拜下風,劉德華叫師傅,林子祥憑啥實力被人稱歌隱?
    第二代「歌神」張學友對他甘拜下風,在他面前不敢言歌神,因他曾提攜過劉德華而被後者稱做師傅,有第三代「歌神」呼聲的陳奕迅自嘆弗如。他就是人稱「歌隱」的林子祥!林子祥與劉德華目前,拿到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的歌手僅16名,在許冠傑、徐小鳳、羅文之後就是林子祥,鄧麗君還排在他後面,其實力可見一斑。
  • 大哥柯受良:為國爭光散盡家產,張學友劉德華替他養兒女
    為了這次飛越,從1995年起,他就退出了在娛樂圈的活動,關閉公司,賣掉在新加坡的一套住宅,甚至還向好友張學友借了50萬元,據說,他飛越黃河一共花費300多萬元,欠下了一屁股的債。柯受良的愛國壯舉,一下子成為了兩岸三地關注的焦點。1997年6月1日這一天,人們從凌晨就開始就聚集到壺口瀑布,到場觀眾達到十萬之多,張學友、劉德華、曾志偉等很多明星也前來助陣。
  • 從《我是大歌神》的熱度來看譚詠麟還O不OK?
    《我是大歌神》是浙江衛視的一檔節目,開播到今天——哦不,到五月,已經是第一、二……已經是十幾期了,我的意思是,早已經收官了,可是,你有收看過有譚詠麟出現的一期嗎?我們回溯一下前情:《誰是大歌神》的第一期,請來了譚詠麟譚校長,遊戲規則當然是競猜原唱,同時有五位模仿者魚目混珠。譚詠麟帶來了他的經典曲目,第一回是《水中花》,作為超過50年老朋友的曾志偉猜錯了。時間那麼快,來到了5月,第十一期,在我們的不知不覺中,就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