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讀:
1、5G商用牌照最快本周發放,8月份或推出5G套餐
2、深圳國企導入資源助力大灣區建設,引入資金超過830億元
3、美國製造業PMI指數創10年新低,美企或減產裁員
4、今年養老金有望加速入場,萬億元級資金為A股「壓艙」
5、今年已發1.94萬億,地方債6月發行規模或創今年來新高
6、科創主題基金迎來第二波,戰略配售收益會怎樣?
7、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隔夜利率跌破2%
8、逆市走強,貴金屬板塊再受關注!持續性待考
9、原油多頭成「驚弓之鳥」,抄底自救力避爆倉風險
10、中證報頭版評論:央行「補水」無懸念,降準不是首選項
二、今日頭條
5G商用牌照最快本周發放,8月份或推出5G套餐
6月3日,工信部宣布將於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工信部方面公開表示,我國5G已經具備商用基礎。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G商用牌照最快將於本周內發放,兩個月後將出臺5G資費套餐,價格不高於4G套餐,但5G用戶數量的爆發則要等到明年。(證券日報)
三、國內要聞
深圳國企導入資源助力大灣區建設,引入資金超過830億元
記者昨日從市國資委了解到,深圳市屬國資國企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多措並舉提升產業鏈綜合服務水平,積極導入全球全國高端產業要素資源,助力深圳提升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其中,特色基金群成功引入市外資金超過830億元。(深圳特區報)
四、國際要聞
美國製造業PMI指數創10年新低,美企或減產裁員
美國東部時間6月3日,著名商業數據調查公司IHS Markit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創近10年以來新低,意味著美國製造業景氣程度大為下降,經濟學家預測,由於新訂單減少,有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削減生產和裁員。(央視新聞)
五、資本市場
股市:今年養老金有望加速入場,萬億元級資金為A股「壓艙」
今年以來,作為A股市場的「壓艙石」,養老金入市動作頻頻。其中,作為養老金的第一支柱,我國養老金委託投資規模已有6248.69億元到帳投資運營。人社部還明確了2019年和2020年啟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的省(區、市)名單,以確保養老金入市工作穩步推進。在第二支柱方面,今年已有十逾省推進職業年金委託投資工作,同時,首個省級職業年金啟動市場化運作。第三支柱方面,養老目標基金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證券日報)
債市:今年已發1.94萬億,地方債6月發行規模或創今年來新高
經歷了4月份地方債發行明顯放緩之後,5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有所回升。據數據統計,5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為3043.22億元,較上月增長34%。從今年來合計發行規模來看,截至5月末,地方債合計發行規模已達1.94萬億元,完成2019年新增限額3.08萬億元的62.99%。(上海證券報)
基金:科創主題基金迎來第二波,戰略配售收益會怎樣?
首批科創主題基金的申購熱潮剛過去不久,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便緊隨而來。6月5日,華安、富國、廣發、鵬華和萬家旗下5隻封閉期為3年的科創主題基金將同日發售,並設定了10億元募集規模上限,一日售罄的情景有望重演。
相比第一批,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更讓人關注的是戰略配售將帶來多少收益。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打新好比「切蛋糕」,「第一刀」切給戰略配售,「第二刀」切給網下A類投資者,之後才是其他投資者;而相比傳統打新產品,戰略配售的股份限售期不少於12個月,且單只獲配量大,在承受更高波動的同時也有望獲得更高收益。(上海證券報)
外匯: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隔夜利率跌破2%
6月3日,央行重啟並開展了800億元逆回購操作,雖然只是對衝到期逆回購,但釋放出積極調控流動性的信號。貨幣市場情緒穩定,利率水平整體走低,銀行間市場隔夜回購利率跌破2%關口,為5月13日以來首次。市場人士指出,預計央行將繼續對衝到期逆回購和MLF,資金面有望保持平穩偏松態勢。(中國證券報)
黃金:逆市走強,貴金屬板塊再受關注!持續性待考
昨日兩市高開低走,整體回落,謹慎情緒再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天表現相對強勢的貴金屬板塊吸引到不少投資者關注。截至收盤,貴金屬指數漲幅3.08%,在昨日主題行業中漲幅居於首位。
分析人士認為,從形態上看,在此前長期震蕩後,金價築底態勢明顯;而在當下全球風險偏好回落背景下,近幾日金價的拉升同樣表明部分投資者對黃金類資產青睞有加。上述種種有利因素有望間接推動A股市場中相關個股的上漲。(中國證券報)
商品:原油多頭成「驚弓之鳥」,抄底自救力避爆倉風險
整個五月,WTI和布倫特油價下跌超過20%,單月來看,是近五年來僅次於去年11月的單月第二大跌幅。受此影響,整個原油期貨市場交易情緒正發生明顯的變化,部分基金被迫爆倉離場,仍持有原油期貨多頭頭寸的基金,紛紛加快拋售止損離場自保。(21世紀經濟報導)
六、名家觀點
中證報頭版評論:央行「補水」無懸念,降準不是首選項
6月3日,央行重啟並開展8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這只是一個開始。6月流動性供求擾動因素多,存在一定壓力,央行給予流動性支持沒有懸念,降準預期再度升溫。不過,當前貨幣政策仍面臨平衡多目標的問題,選用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可能性較大。(中國證券報)
(天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