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滾滾奔流的長江便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和文化史密不可分。
作為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長江以其博大的胸懷與磅礴的氣勢,與黃河一道孕育了中華5000年的燦爛歷史。長江的流域面積比黃河流域大2.5倍,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長江源遠流長,奔流不息,養育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
編輯
宏偉的三峽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長江之上美景無數,這其中最為壯麗的無疑是長江三峽,那是長江上最為壯美綺麗的山水畫廊。它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到湖北省宜昌市的南粳冠,全長192公裡,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大三峽。
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久霞組成的瑰麗風景,兩岸風光秀美,加以深厚的人文歷史古蹟,成為一朵中華地理上的奇葩。
編輯
三峽是長江從第二地形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段,巨大的落差給了他劈山鑿石的巨大活力。億萬年來川鄂交界的晝折帶間接上升,巨量的降水不斷下切,使得形成雄偉險峻的曲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和灘多流急的西陵峽。
三峽兩岸群山奇麗,峭壁危崖,峽谷中段壁千仞,一水中流,水為狹,恕念仔水深,
最窄處不足百米,最深處可達150米以上,洪鋪水位變幅60餘米,氣勢博大,迂迴曲折。
編輯
曲唐峽為三峽之首,從奉節的白帝城夔門到巫山縣大溪鎮,全長8公裡,是三峽最險峻的地方。長江到此變窄,江面僅有100~150米,最大流速卻達到每秒8米。峽口絕壁形如兩扇大門,古稱夔門,又稱曲塘關。上課有夔門,天下雄5個大字。長江從這裡喧騰而下,激流洶湧,吼聲如雷,景象蔚為壯觀。沿江而下,有粉筆牆夢梁梯,鳳凰引泉,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奇景。
編輯
巫峽西起巫山縣的大寧河口,東到湖北省的官渡口,全長約40公裡,峽中兩岸青山連綿起伏,群峰壁立如平,江流曲折幽深秀麗,宛如一條天然的畫廊。
峽兩岸為汙穢行船導航而畫作,呼入山峰,其中神女峰最為聚美,傳說是西王母的小女兒么雞畫成的,令世人神往不已,人們往往把它看作巫山的象徵。
編輯
神女峰,西陵峽西奇、秭歸縣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粳冠,全長約76公裡,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險峻聞名於世,兩岸有生長明妃的昭君故裡,湘西,屈原故裡秭歸和以風光秀麗著稱有盛產野人故事的神農架。峽中險峰夾江必立,峻岭懸崖橫空,奇石林尋,銀瀑飛瀉,水勢湍急,浪滔洶湧,景象萬千。
編輯
三峽大壩就建在了西林峽內,三峽工程建成後,壩前水位抬高了110米,但曲塘峽和烏峽江段水位僅抬高了38~46米,除屈原祠、張飛廟和一些時刻需要上千萬,其他景點雄姿仍在,有些景觀更會因為水位的上漲而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同時水位的上漲和交通的改善還為三峽增添了如小三峽、神農架、溶洞群、神農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態的仙境畫廊。
編輯
大寧河小三峽南洗汙漬,北至大昌古城,包含龍門峽、鐵觀峽和滴翠峽,全長約60公裡,龍門峽長約三公裡,峽口兩岸青山相對,行若鐵門,龍門之名便來於此。轄內山峰高聳入雲,懸崖上翠竹垂落,河西絕壁上有一方方的石孔延伸300餘公裡,直到黑水河共計有6888個,為古棧道的遺址。鐵關峽兩岸怪石嶙峋,形態各異,在河東岸離水面四五十米高的絕壁,石縫中有一具黑色的全棺,俗稱鐵棺材。鐵觀音一名即由此而來。
編輯
此觀乃是古代巴人的玄關,並非鐵著,不過顏色近似而已。小三峽中最長的滴翠峽長約20公裡,峽中遍布鐘乳石,蒼翠欲滴,故名第一翠霞。峽中有大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通體呈赤黃色的山壁陡立,河岸氣勢宏偉,還有直隸將心的關門巖,遠遠看去好似鐵索橫江,竹籃柱船形去處。但是到了近前卻見大門開啟一縫剛好可以通過,通過之後再回首大門卻已合上了,令人心驚不已。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