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共14章,從桂A說到桂R,本期為第7章,約2000字,預計閱讀需要3分鐘左右……
廣西,位於華南地區的西部,從東至西分別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接壤,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公裡,是中國唯一的沿海自治區,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且區內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廣西因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的桂林郡,故簡稱為「桂」,下轄有14個地級市。由於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孕育了大量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尤其盛產水果,被譽為「水果之鄉」,主要品種有火龍果、番石榴、荔枝、金桔、蜜橘、龍眼、沙田柚等。
「廣西的生態優勢金不換」,還擁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燦爛的文物古蹟,濃鬱的民族風情,獨具魅力。
今天要說的是,他的「桂中腹地」——來賓。
車牌號碼:桂G
說來賓,讓森林驢有些犯難了,不知道從何說起。廣西腹地,民族至多;廣西GDP,倒數第一……
想必很多人和森林驢一樣,認識「來賓」,源自搭乘火車經過。廣西最長的鐵路幹線湘桂鐵路,自京廣鐵路的衡陽至憑祥友誼關,全長1043公裡。其中衡陽至來賓段608公裡,為民國時期修建,來賓經南寧至憑祥417公裡,1953年交付運營。憑祥至友誼關14公裡於1954年完成。不過,來賓可不是火車拉來的城市,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呢。
來賓,因舊時來賓縣治原在武東村(今來賓磨東村)東偏一裡多的地方,位置正好在來賓水之東,因此得名來賓。來賓水,也叫雷溪、雷江。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雲,來賓縣「在都泥北(都泥江,今紅水河),來賓水東,故以為名」。民國《來賓縣誌》云:「來賓縣治在都泥江北,來賓水東,都泥江在縣南,來賓水自北來,南流入都泥江也。今武東村南都泥江,西阻雷溪,雷與來近音,雷溪即來賓水,唐代嚴州附郭來賓縣治在此。」
1956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來賓市麒麟山發現「
」頭蓋化石,證明距今約3.5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被稱為壯家始祖的「麒麟山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這裡是中國盤古文化的發祥地。
先秦時,來賓為百越民族雜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在今廣西設置桂林郡,今來賓市屬於桂林郡地。西漢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今象州設桂林縣,在武宣設中留縣,為來賓市有行政建制之始,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之後,漢、三國、南北朝時期在境內設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武宣兩縣交替,唐以前所稱「桂林」,均為今來賓市一帶。元、明、清、民國時期,今來賓市所屬各縣、市、區的行政區域屢屢變化。
新中國成立後,今來賓市的行政區域多次變動,1957年12月廣西成立宜山專區,今來賓市的行政區域歸屬宜山專區,1958年3月宜山專區改為柳州專區,1970年柳州專區改為柳州地區。2002年9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柳州地區、設立地級來賓市並調整柳州市行政區劃(國函〔2002〕88號),同年12月28日來賓市正式掛牌成立,行政區域轄原柳州地區的來賓縣、武宣縣、象州縣、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原來賓縣改為興賓區,並代管合山市(縣級市)。
來賓,位居廣西中部,故有"桂中腹地"之稱,全市土地面積1.3411萬平方公裡,處桂中低山丘陵區,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佔38.4%,丘陵佔26.2%,平原佔22.5%,臺地佔8.8%,其餘為水域等。年平均氣溫21.2°C,年降雨量1959.6毫米,森林面積68781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1.4%。
湘桂鐵路、桂海和平梧高速公路橫穿境內,209、322、323國道縱貫南北,縣縣通二級路,鄉鄉通公路;西江幹流紅水河穿越市區,紅水河、柳江在武宣縣境內交匯後稱黔江,來賓市屬於西江經濟帶城市之一,有5個縣(市、區)通航,千噸級船舶可直航珠三角,內河通航裡程341公裡。
來賓,距離首府南寧156公裡,距離工業城市柳州60公裡。
來賓,脫胎於柳州地區,且與柳州相距甚近,與老大哥柳州往來頻繁,交往密切,一直活在老大哥的庇護之下,雖然域內耕地面積322萬畝,人均近1.5畝,居廣西之首,有非常豐富的特產,如甘蔗、蠶繭、茶葉、八角、絞股蘭等,也有重要的礦產資源,如煤、錳、銅、鉛、鋅和重晶石,但是開發利用程度不高,經濟總量全區倒數,加之設立地級市還不滿20年,難怪其知名度低,外人知之甚至少。
但是,有一點卻讓來賓人非常驕傲,那就是它的生態環境、民族風情和歷史人文。
2019年末來賓的戶籍人口為269.79萬,常住人口224.43萬,聚居著壯族、苗族、瑤族等1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75%。而瑤族就是來賓最為重要的民族。
人類社會學家費孝通老先生曾說過:「世界瑤族研究中心在中國,中國瑤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瑤族自治縣成立於1952年5月28日,是全國最早成立的瑤族自治縣。瑤族中有盤瑤、茶山瑤、花藍瑤、山子瑤和坳瑤5個支系,是世界瑤族支系最多的縣份和瑤族主要聚居縣之一,由於地處大瑤山深處,瑤族文化、民俗風情得以完整保留下來,如我們看到的上刀山、下火海、踩火犁、趟火筒、翻雲臺、吞筷子、咬碗等瑤族傳統民間絕技。
從歷史上看來,來賓市與下轄大多縣市沒有行政隸屬關係,各縣市居民對來賓市認可程度並不高。相信隨著來賓的發展,城市的歸屬感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