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3點,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第四十九場。發布會主題是「浙江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發布人
陳廣勝 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
孫黎明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李丹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
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通報
6月1日,我省無新增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截至6月1日24時,我省已沒有確診病例;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229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4例。
下面,我就近期全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情況作簡要通報。
一、持續加大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力度。核酸檢測是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手段,是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的基本途徑。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要求,我省有序擴大相關檢測範圍。自4月8日至6月1日,累計有217萬人接受政府組織的重點地區重點人員核酸檢測。其中,寧波41.1萬人、杭州40.1萬人、溫州31.2萬人,檢測數量據全省前三位。
鑑於醫院最容易被交叉感染,我省全面加強院內新冠肺炎檢測。4月24日率先作出規定,對醫療機構所有工作人員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對所有發熱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住院前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迄今為止,醫療機構76.7萬名工作人員的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按近7天計算,平均每天接受檢測的發熱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約6.1萬人,檢測結果也全部為陰性。同時,對所有住院陪護人員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5月26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1例,充分表明對疫情防控絕不能有半點鬆懈,任何麻痺都可能導致嚴重疏漏。
為切實降低人員大範圍流動的潛在風險,我省自離漢通道解除管控以來,根據區域疫情形勢變化,先後對來自湖北、黑龍江、內蒙古、廣東、吉林等省區風險等級較高的城市人員或重點人群,凡未持有近期健康檢測報告的,第一時間組織核酸檢測,累計發現省外輸入性無症狀感染者12例、確診病例復陽者1例,及時解除了疫情傳播的隱患。
二、建立入境來浙「快捷通道」促進復工復產。為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省在認真排摸和評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組織重要科研、技術、經貿人員入境來浙返崗工作。對納入「快捷通道」人員,原則上仍實行入境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少數確有必要並經用人單位申請、地方政府或疫情防控辦同意,可在前期集中隔離並經核酸和抗體檢測陰性後,轉為居家隔離。居家隔離期間,允許在加強防護的前提下邊觀察、邊工作。
建立入境來浙「快捷通道」,目的是為了更深入推進我省復工復產,尤其是在重要商務、物流、生產和技術服務等領域打通堵點,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該項措施是從企業、科研機構等工作需要出發,是針對特定崗位急需性質所實行的一項公共政策。各用人單位要切實承擔主體責任,加強有效管理,負責做好相關人員健康監測,並落實應急管理措施。
三、抓好復學複課和校園精密智控。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現有序複課,110所高校已全部開學。截至6月1日17時,返校學生807.7萬人,返校率為92.58%。其中,高校、中小學、幼兒園返校率分別為92.7%、97.42%和7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對學生是否按開學時間返校,我省採取包容態度,允許推遲到校的學生請假,特別是允許家長將幼兒居家照護,因時制宜給予選擇權。對未返校學生,要求各校加強跟蹤輔導,儘可能減少疫情對學生造成的影響。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我省建立校園管控、身體異常學生處置、良好衛生習慣養成、學生體育鍛鍊和心理健康排查、常態化教學管理、疫情分析研判、教育重大輿情應對、防疫應急保障、組織領導和督查問責等九項機制。針對夏季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多發高發特點,對校園飲食衛生和安全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切實完善飲食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四、建立「一圖一表一指數」賽馬機制。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我省實施「爭先創優」行動,並從機制上強化激勵與約束。「一圖」是按月繪製經濟運行綜合評價五色圖,分別賦綠、藍、黃、橙、紅五色,對應不同評價等級;「一表」是月評比表,將對內公布各市、縣(市、區)工業、投資、出口、消費等報表;「一指數」是經濟運行月度綜合評價指數,反映各地經濟目標實現度、經濟發展協調度和經濟工作推進力度。通過賽馬機制凝聚和動員全省力量,以變應變、化危為機,全力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兩手硬、兩戰贏」。
最後,再向大家發布一條消息:隨著全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指導意見,我省宗教活動場所將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6月2日開始逐步有序恢復開放。
鑑於不同宗教活動場所情況各有差異,具體時間不一刀切,將按照「屬地管理、受控有序、責任到點」的原則予以把握,確保安全平穩開放。
記者問答
1、全省宗教活動場所將在6月2號也就是今天有序恢復開放,同時強調要嚴格落實防控措施,請問在這方面我們有哪些具體的要求?
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我省在1月23日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以來,就在全國率先暫時關閉了所有宗教活動場所和民間信仰活動場所,這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現實需要。全省宗教界和信教群眾在這4個多月以來,積極配合防疫工作,暫停開放宗教活動場所,暫停一切宗教集體活動,有效地防止宗教領域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宗教界還主動向信教群眾,宣傳防疫知識,多方組織捐款捐物,在全省範圍籌集了上億元的慈善資金支持,可以說我省宗教界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鑑於全省較長時間疫情的低風險,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指導意見,我省自6月2日開始,有序恢復宗教場所的開放。像普陀山、杭州靈隱寺都已在今天開放,但不同市的開放時間,不求一律,事先都需要經過風險評估,具體由宗教活動場所提出申請,報所在的鄉鎮街道核實,經主管部門同意後,才可恢復開放。風險評估是嚴格細化的,如杭州市明確了23項具體內容,逐一要求落實到位。
宗教活動場所恢復開放後,為避免人員過度集聚,將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實行健康碼加測體溫管理,還要求大家都戴口罩。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和伊斯蘭清真寺,應實行隔座禮拜。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大型宗教活動和跨地區宗教活動,將繼續暫停審批,因為疫情還沒有過去,我們在心理上絕對不能有半點鬆懈。由於宗教活動場所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所以對各種風險隱患,我們要有充分把握,各個宗教的活動場所,都應預備臨時的隔離室,準備好相關的疫情防控物資和相關工作人員。對宗教活動場所的衛生工作,無論是環境衛生還是食品衛生等,我們都要抓細抓實。民間信仰活動的場所,也將參照宗教活動場所,實行有序恢復開放。
2、最近我們在採訪當中關注到,我省的不少企業通過運用企業碼來享受到了很多便捷的辦事服務。想問一下目前全省總體的企業碼的應用情況怎麼樣,企業能夠從中得到哪些具體的實惠?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 李丹:在信息化條件如何服務企業,上周召開全省企業碼推廣應用視頻大會,各地積極響應,都將企業碼的建設做為作為爭先創優,服務企業,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的一個重點。截至今天上午九點,全省累計38.9萬家企業領碼,其中台州、金華、溫州領碼數位列全省前三。台州、衢州、舟山目前企業領碼率排在前三位,分別達到了44.7%,43.7%,34.4%。目前企業碼訪問量已累計超過135.4萬人次。我們根據企業高頻應用的需要,企業碼目前已開發掃碼進碼、碼上名片、碼上政策、碼上直辦、碼上述求、碼上融資、碼上合作、碼上信用等方面功能,基本上實現了全流程在線,透明化辦理,多場景融合。
同時,根據全省各地實際,建立地方特色服務專區,企業不但可以獲得全省共性服務,還可以享受到全省各地區專項特色服務。就目前使用的情況看,企業在以下幾個方面,已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服務。
一是企業訴求及時辦理。我們依託協同工作機制,碼上訴求得到快速響應。從5月10日以來,企業碼已經聯動了12345、全省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小管家等,累計受理企業訴求問題16626件,目前已答覆和辦結的是15183件,辦結率91%,其中企業碼直接受理企業訴求問題552件,目前已辦結87.3%。
二是惠企政策直通企業。通過碼上政策、碼上直辦,積極推動各地、各部門的惠企政策,從一網可查向一網可辦、一鍵直通的轉變。5月8日,企業碼開展新一輪惠企政策梳理以來,新集成發布省市縣三級惠企政策5451條,可辦理2231條。目前企業碼和企業服務綜合平臺,已累計集成發布12497條,可辦理5750條,可辦理率達到40.6%。企業碼向企業精準推送惠企的政策總共是2080萬餘人次。
三是企業金融資源直達企業。通過大數據的驅動,優化企業的評估和信貸流程,依託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和地方的專區,企業碼已接入各類金融機構229家,聯通6000多個線下網點,提供銀行產品413款,網商銀行企業用戶實現秒借貸款服務。
四是產業合作方面。為提升碼上合作效能,目前已集成54個省級部門,542項企業公共信息數據,為產業合作、對接,提供信息的共享支持,並通過產業鏈供求對接平臺,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企業實現產業鏈供求對接,同時接入阿里巴巴1688平臺等產業合作載體,助力產業鏈供求達到雙向精準匹配。
五是特色服務助力企業。各地區根據個性的需求,截至6月1號,全省已開通市級專區兩個,縣市專區各一個。金華通過「金華名片+服務」功能,為40多家優秀企業提供數位化金名片、免費智能化改造問診等6項專屬服務,並接入了金華的「親清幫」服務企業平臺。德清通過碼上融資實現企業秒借授信,3天內上門放貸,已有33家企業獲取貸款2.12億元;通過碼上訴求,為30家企業開展工業培訓;通過碼上直辦,80個服務事項,15類縣級項目全流程線上辦理,655家企業辦理了相關業務;直接為75家企業的審核放貸、技改項目補助資金發放6000多萬元,時間比原來大大縮短接近30天。
3、醫院作為流動性大、聚集性高的重點開放式場所,院感防控是尤為重要的,我省是如何加強院感防控工作的?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黎明:這是社會公眾比較關心的問題,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全省各項醫療服務工作也已基本恢復正常,但從前幾段我省發現個別無症狀感染者來看,疫情風險仍然存在,防控工作千萬不能有絲毫麻痺鬆懈和疏漏。
省衛生健康委對院感防範這個工作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把院感防範作為常態化防控的重要內容,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專項部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重點措施。
第一方面是守好三道防線。一是守好醫院大門防線,繼續做好查碼測溫戴口罩工作。二是守好門診防線,大力推動預檢分診,預約診療,尤其是分時段的預約,這樣減少人員的集聚並且強化發熱門診的流程管理,做好篩查工作。
三是守好住院防線,堅持先核酸檢測後住院制度,確保住院病人能夠得到安全篩查。
第二方面是管好三類人員。一是病人的管理,對所有發熱門診患者、住院患者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外科手術患者原則上加做肺部CT檢查,做到應檢盡檢,日檢日清,加強預檢分診和門診篩查,對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者進行綜合評估,並且結合病毒核酸抗體檢測和肺部CT等進行診斷。對於非急診的住院患者,原則上應在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出具後,方可能收住入院,對於急診住院患者應安排過渡病房。
二是陪護人員的數量、陪護時間,以及病房門禁管理,原則上非必須不陪護,確需陪護的,安排一名固定陪護人員,並加強陪護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管理,減少醫院內人員的流動。
三是醫院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僅包括醫務人員,還有安保人員、保潔人員、實習進修人員等,同時落實院感防範監督制度,按照閉環管理的要求,在前期「兩員兩監督一巡查」的基礎上,增強院感防範監督力量,加大巡查力度,嚴格落實醫務人員標準防護,防止交叉感染。
4、目前我省已經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全省醫療機構的檢測措施有沒有什麼變化,核酸檢測建設現在怎麼樣了?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黎明:目前我省各項醫療服務工作已基本恢復正常,要求全省各級醫療機構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在保持定點醫院隔離病區、救治團隊完整建制的基礎上,根據功能定位、科學調整。
其中,縣級定點醫院,主要是做好留觀病人的篩查工作,保留一定數量的隔離留觀床位;市級定點醫院,主要是做好確診病人和重症病人的收治,保留獨立建制的隔離病區;省級定點醫院,主要是做好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浙醫一院和溫附一院保留獨立建制重症救治單元。同時,各級醫院還要全面恢復其他感染性疾病和夏季傳染病的收治工作。
另一方面,加快推進醫療機構核酸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加強檢測能力,提高檢測效率,這個是落實「四早」措施的關鍵。全省目前一共有258家醫療衛生機構具備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疫情發生以來,全省累計完成核酸標本檢測485萬份,其中4月份以來完成檢測427萬份,目前全省每天實際檢測核酸標本在6.1萬份左右,最高的日檢測能力達到26萬。按照6月底之前,所有開設發熱門診的二級以上醫院,具備核酸檢測能力這一既定的目標,我們推動各地抓緊推進實驗室能力的建設,滿足常態化管理目標要求,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同時也要求各地向社會公告具備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名單。
來源:綜合浙江經視、浙江省疾控中心
編輯:李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