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與巖板有什麼不同?

2020-12-23 陶瓷信息網

倏忽之間,巖板的風頭蓋過了大板。去年還是「無大板,不大牌」,今天就變成了「無巖板,不大牌」。

那麼,大板與巖板,二者有什麼不同呢?

可以肯定的是,巖板是大板的升級版,是在大板的基礎之上迭代、演進而來。如果說大板是1.0版,那麼巖板就是2.0版。

何謂大板?何謂巖板?截止目前,行業內均沒有統一、權威的定義和概念。事實上這無妨大板、巖板產業的發展,因為企業的創新,永遠都走在國家相關標準的前面。就比如曾經風靡行業的仿古磚、全拋釉、陶瓷薄板、大理石瓷磚……產品有創新,能夠不斷滿足市場的需求才是王道。

筆者以管窺之見解讀一番二者的聯繫,以期對大板、巖板的概念梳理有所幫助。

先來看看二者的相同點:

都是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陶瓷板,都需要經過原料製備、壓製成型、表面裝飾、高溫燒成、機械冷加工等一系列工序;都是板,而非磚,具有一定的規格要求。具體以多大為準,沒有統一的標準。參照《陶瓷板》國家標準,其最小規格應為900×1800mm。

再來看看二者的不同點:

從規格來看,大板目前的主流規格以900×1800mm、1200×2400mm、1600×3600mm為主,當然還有更大規格的產品,同時也包括900×1800mm規格以下的一批中板,主要以750×1500mm為主,也有一些企業將600×1200mm規格也稱之為中板;而巖板,通常意義上不包含900×1800mm以下規格的中板,而是以900×1800mm規格及以上為主。

從厚度來看,大板有6mm以下的薄板,也有超過25mm的厚板,各廠家厚度不一;而巖板,明顯不包括6mm以下的薄板和那些超級厚板,其厚度大多以15-22mm居多。當然,其規格越大,厚度也會越厚。

從性能來看,大板的表面硬度、抗折強度,都非常高,都能夠達到「雙零」吸水率,遠勝於普通規格的瓷磚,但其坯體卻不一定是通體;巖板則不同,其一,由於其後期的加工需要,其強度、硬度遠勝於大板,而且耐酸鹼,零甲醛;其二,其坯體一定是通體,要做到「表裡如一」,以方便後期的加工應用。

從生產來看,由於對品質的要求更高,因此,巖板生產的壓機,要比大板生產的壓機噸位更大,通常都在10000噸以上。目前行業內主流企業的巖板生產壓機為36000噸或45000噸,噸位越大,品質越高,而那些小於10000噸壓機生產的產品,無論是大板還是巖板,其內在品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一點在後期的加工應用中特別明顯。壓力小、布料不均勻,導致巖板內部應力不均,極易出現破碎現象。

從表面來看,大板雖然以仿天然石材為主,但卻仍然有許多產品仿木、仿玉、仿布,甚至有純色、牆紙、水磨石等各種圖案的疊加,包括工業風、後現代等;而巖板則以仿天然巖石的紋理為主,以凸現其「巖」板的性能;大板有亮光、柔光、自然面等多種效果,巖板則多以亮光、柔光為主;仿石大板以追求四連紋、八連紋、甚至無限連紋為賣點,但巖板通常不追求無限連紋,而以其紋理、圖案、質感的逼真和細膩為主。

從應用來看,大板的應用以家居、商業空間的牆地面平面為主,主要與傳統瓷磚爭奪空間應用,比如鋪地、貼牆,包括背景牆等,當然也包括室外牆面、幕牆、隧道、軌道交通等,還有在此基礎上的瓷藝深加工,如大型的瓷藝畫、背景牆、掛畫等;巖板則以家居應用領域的幾何立體空間為主,包括餐桌、書桌、吧檯、櫥櫃、衣櫃、浴室櫃、家具臺面、隔板、襯板、背板等,主要與傳統的天然石材、人造石材、木製品等材料爭奪應用範圍和空間。

從加工來看,大板應用過程中,其加工方式主要以切割、拼接為主,比如大空間的牆面、地面等,相比巖板加工要簡單很多,可由傳統的瓷磚鋪貼工經過專業培訓升級而來,當然也要輔之以一些專業的鋪貼工具,包括溼貼、瓷磚膠黏貼、龍骨幹掛等;巖板則多以深加工為主,包括切割、開孔、挖邊、倒角、收口、拼接、黏貼等,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需要一系列專業的設備,稍有不慎,將造成巖板的破損浪費。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巖板深加工都是外包形式,由專業的配套加工廠來實現。

從名稱來看,巖板顯然更勝大板一籌,大板,只體現出產品規格的「大」,而「巖板」,不僅包含了產品規格的「大」,更體現出產品的內在性能和特色。一字之差,境界、高低立顯。正因為如此,「巖板」成為行業的新物種,許多過往的大板產品,也紛紛化身為巖板產品。

巖板是個風口,也是塊肥肉。目前,關於巖板的各類概念、炒作甚囂塵上。熱鬧是件好事情,可以更快地促進巖板產業的發展,但熱鬧中也要保持一份定力和清醒,別讓風吹得迷失了方向。

作者|王力(蒙娜麗莎集團文化總監)

文章來源:《陶瓷信息》第1022期03版

版權資訊:《陶瓷信息》(ID:tcxx_2013),轉載請註明出處。讀者還可百度搜索「陶瓷信息網」官方獲取更多陶瓷家居行業資訊。

相關焦點

  • 大板與巖板有什麼不同?
    倏忽之間,巖板的風頭蓋過了大板。去年還是「無大板,不大牌」,今天就變成了「無巖板,不大牌」。那麼,大板與巖板,二者有什麼不同呢?就比如曾經風靡行業的仿古磚、全拋釉、陶瓷薄板、大理石瓷磚……產品有創新,能夠不斷滿足市場的需求才是王道。筆者以管窺之見解讀一番二者的聯繫,以期對大板、巖板的概念梳理有所幫助。
  • 巖板≠大板!巖板和大板的N個不一樣
    什麼是巖板?「巖板」的概念,從被提出開始就一直在陶瓷行業中保持著話題性與熱度。近兩年來,宣稱推出巖板產品的陶瓷企業不斷遞增,但對於「什麼是巖板」,行內至今仍未有標準的定義,甚至還將其與陶瓷大板混為一談。「巖板」與「大板」雖然同屬「板」字輩,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產品概念。大板,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大規格瓷磚的稱呼。
  • 廖惠儀:關於陶瓷大板/巖板的思索
    一、前言 近年來陶瓷行業大板火熱,巖板盛行。巖板、彩釉磚、仿古磚、玻化磚……等名稱,都是基於國外產品、外文的中國翻譯或創意名稱。關於巖板的解讀和宣傳介紹有很多,但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問題和導向,值得研究商榷。
  • 廖惠儀:關於陶瓷大板/巖板的思索
    一、前言 近年來陶瓷行業大板火熱,巖板盛行。巖板、彩釉磚、仿古磚、玻化磚……等名稱,都是基於國外產品、外文的中國翻譯或創意名稱。關於巖板的解讀和宣傳介紹有很多,但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問題和導向,值得研究商榷。
  • 巖板,不是陶瓷大板。真正的巖板需經得起深度加工
    陶瓷大板跟巖板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是兩個產品。巖板是在陶瓷薄板和陶瓷大板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一個全新概念。既與陶瓷薄板、陶瓷大板有著大規格的共性,又在瓷磚產品的表現力上形成一個明顯的區分。依諾原裝進口巖板邀你一起來看看。
  • 炒得火熱的巖板,到底是不是陶瓷大板?
    目前我們或許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什麼是巖板,三五年之後就會出現巖板企業與巖板品牌的淘汰與洗牌。2019年,費羅娜推出全新品牌「Litex麗適巖板」。究竟什麼是巖板呢?如果兩年前,誰問這個問題,我幾乎會認為巖板就是陶瓷大板的同義詞,既然如此,為什麼誕生一個「巖板」的名稱,箇中原因應該是比較複雜的,可能有文化、心理、社會、甚至技術等方面的因素。
  • 巖板&陶瓷大板 兩者真正的區別在哪裡?
    ▼  ▼  ▼  ▼  ▼   ▼  ▼  ▼  ▼巖板普遍較陶瓷大板更大。巖板常規尺寸為1000*3000mm,1600*3200mm,1500*3000mm等,常規厚度3/6/12mm不等;陶瓷大板常規900*1800mm,1200*2400mm等規格。巖板比陶瓷大板吸水率更低。
  • 揭開國內巖板生產端面紗!與大板的區別、技術痛點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1200×2400mm規格以上大板/巖板生產線由2018年7條激增300%至21條,僅用了1年的時間,而且這個數據到還在不斷增長。今天我們從生產技術層面來關注幾個問題:如何定義巖板?巖板與大板在生產端有何區別?在材料和設備方面到底有何差別?巖板又有何技術難點?
  • 建翔陶瓷大板生產線成功點火,夾江大板巖板生產基地已初具規模
    據悉,建翔陶瓷大板生產線採用力泰大噸位壓機、金佰利數位化窯爐、一本拋光線等行業先進設備,日產能為30000平方米,將主要生產600×1200、750×1500、900×1800三種規格產品。還有一條大板生產線已經規劃,預計將會很快動工修建。
  • 分不清大板or巖板、大芯板or複合板?1分鐘讓你搞清楚
    除了複雜的流程外,「知識點」 太多,什麼大板和巖板,大芯板和複合板,乳膠漆、水性漆和硅藻泥,牆紙和牆布,哇~各種名詞讓人如同在聽天書 。今天我們來理一理這些大同小異的裝修材料,讓您一分鐘快速get如何區分和選擇。話不多說,直接上答案!
  • 大板/巖板為什麼非得用數碼釉跟幹粒拋技術?
    2020年大板/巖板/薄板市場迅速爆發,數碼釉料和大板幹粒拋不負眾望一躍而起,成為當下最有競爭力的色釉料墨水產品。眾多陶瓷企業在採訪中表示,大板/巖板/薄板在裝飾、應用上的優勢極大,但實際上,現如今大板/巖板/薄板無論是在裝飾性、應用性還是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都還處在上升期,仍有巨大的空間等待開發。
  • 夾江又一陶瓷企業巖板大板生產線成功點火!
    創新無限 品質致遠ONLY INFINITE INNOVATION CAN GO FOREVERSOPHIA CERAMICS2020年10月20日,索菲亞集團參股企業宏來源新場分公司750*1500大板巖板
  • 巖板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全屋巖板定製企業是否能脫穎而出?
    巖板定製巖板,可以說縱橫整個家居建材行業,櫥櫃企業將巖板厚板用作櫥櫃檯面,衣櫃企業將巖板薄板用作衣櫃門板,衛浴企業將巖板厚板用作浴室櫃檯面,家具企業將巖板厚板用作桌面,木門企業將巖板薄板用作巖板門,吊頂企業將巖板薄板用作吊頂……巖板幾乎牽動著整個家居建材行業,巖板的出現與發展可以讓整個家居建材行業「牽一髮而動全身」。
  • 中國巖板生產線已達45條:一篇文章讀懂巖板發展歷程
    直到現在,業內外對巖板仍有很多爭議。如:大板與巖板有什麼區別?巖板有什麼標準?綠屋建科總經理蒙政強認為,「『大板』是巖板的過渡性稱呼,從薄板到大板,實際上(產品應用)還是在建築裝飾這個領域進行延伸,而巖板的出現,則代表著(陶瓷出現)跨界應用的方向。」
  • 巖板的「世界戰場」
    如果要做一項陶瓷行業最火產品的調查,估計90%的業內人士都會在大板/巖板的選項上打鉤。實際上不僅是國內,國外的大板/巖板生產線在過去數年間激增。如今全球大約有近100條生產線能夠加工1000×3000mm到1600×4800mm的大板/巖板,其厚度在3mm和30mm之間。
  • 明年巖板形勢會怎樣?未來5年巖板裝飾技術路線圖出爐
    我對大板/巖板的市場前景抱著樂觀態度,巖板尚在萌芽階段,過去瓷磚產值的最高峰才4000多億,如果巖板做得好,4000多億是可以突破的,而瓷磚產量重回百億也可期待。彭基昌在會上表示,「今年新景泰的設備出貨破了歷史紀錄,而且出口和內銷都有增長。」據介紹,新景泰今年業績增長30%,其中技術研發部設計量增加了60%,計劃採購部、裝配車間的工作量也增加80%。而大板/巖板生產線的爆發,紡織印花數碼化的持續發展,以及衛浴智能化生產線的興起,是新景泰今年逆勢增長的三個重要關鍵。
  • 巖板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它憑什麼這麼火?
    什麼是巖板?中陶君在網上搜索發現,某科上僅有對超薄巖板的定義,並沒有對巖板的定義。我們都知道巖板的英文是「SINTERED STONE」,譯為「燒結密質石材」。但,什麼是巖板仍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中陶君發現,行業內對巖板的定義大致有兩種:其一,有人認為巖板主要來自進口品牌,部分將巖板看作單一品類獨立運營的企業,會鮮明地把巖板和瓷磚區分開;其二,有人認為巖板主要出自國內陶瓷企業,他們覺得巖板其實就是陶瓷大板,或者是陶瓷大板的一種。某城報的報導這樣描述:在許多巖板企業未打出巖板的概念之前,多是以薄板將其命名。
  • 進口巖板與國產巖板有哪些品牌?你所需要了解的全在這裡!
    進口巖板品牌與國產巖板品牌有哪些?進口巖板品牌與國產巖板品牌有哪些?峨眉山金陶巖板:企業始建於2000 年 4月,峨眉山金陶巖板擁有義大利噴墨印刷機和義大利西斯特姆33000噸位壓機,以及領先國內的6條巖板生產系統。峨眉山金陶擁有KIMS大板巖板、峨壁古巖和金匠家居巖板3個高端巖板品牌,產品規格齊全。
  • 滲墨大板和UV大板有什麼不同
    我們都知道滲墨大板在2019年的市場非常好,跟隨著滲墨背景牆的盛行,背景牆市場中對滲墨大板的圖案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要求,從而升級了滲墨UV大板工藝。那麼滲墨大板和uv大板有什麼不同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本質不同。滲墨大板是墨水滲透在材質裡面,UV大板是墨水附在材料表面。UV板是表面經過紫外線處理保護的板材。
  • 不儘快確定這兩點,巖板的市場秩序一定會遭到破壞
    由於當時對還屬於新事物的巖板感到好奇,筆者便向這位朋友提出了如下問題。「你們公司生產的瓷磚有什麼特色?」筆者問她。「我們公司不做瓷磚,我們做的是巖板。」她一臉牛逼地回答。「巖板不就是大板?大板不就是瓷磚嗎?」筆者聽了之後則一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