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奧迪「打骨折」也是一線豪華,雷克薩斯加價卻是二線?_易車網

2020-12-25 易車網

標價40多萬的奧迪A6L,動不動就優惠8、9萬,等於附送一輛A級車;雷克薩斯ES標價29萬起,別說優惠,不加價不另買裝具禮包就沒得聊。


奧迪名列BBA,在中國是一線豪華品牌,為什麼價格上這麼稀鬆?雷克薩斯只是個二線品牌,為什麼膽敢如此放肆?


那位說了:因為奧迪定價高,雷克薩斯定價低唄。這話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什麼呢?


奧迪和雷克薩斯誰應該更貴?


看到奧迪的優惠幅度,老傅的第一反應是:定價40多萬的車,便宜8、9萬賣出去還能賺錢,豪華汽車真特麼是搶錢的生意啊!


豪華品牌汽車的利潤率遠高於普通品牌


當然,在法拉利面前,奧迪的單車利潤只能算毛毛雨,一輛法拉利售價在20萬到30萬美金之間(經典車和限量版除外),而每輛法拉利的平均利潤是8萬美金!賣一輛法拉利,差不多能賺出一輛奔馳S級。


上回書說到,在消費社會裡,人們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一個個「符號」。商品的「使用價值」其實是最沒價值的,真正值錢的是「符號價值」。


從奧迪車上,你能深刻地領會到「符號價值」有多值錢。


一輛車,我定價40萬你買不買?


嫌貴?看你真心想買,給你個友情價,優惠5萬。


還貴?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再給你便宜3萬!


這8萬,奧迪原本就是當「符號價值」賣給你的;既然你不認帳,那就「讓利」給你,反正都是白撿的利潤。


為什麼「符號價值」值錢?因為這個符號關聯著身份、地位和生活品位。人們買豪華汽車,買的不光是一輛車,而是一張進入某個社會階層的門票。


豪華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絕不簡單是比拼誰家造的車更好,最終是要比拼誰家的牌子更硬,更能讓車主在人前顯貴。


豪華品牌是一種「等級符號」,豪華汽車是一種明顯的「地位性商品」,車主買什麼樣的車,意味著你屬於什麼樣的社會等級;反過來,豪華品牌之間也在為等級而戰,誰混到的等級高,誰就能賣更高的價,賺更多的錢。


豪華汽車是一種典型的「地位商品」


這樣一看,奧迪雖是一線豪華品牌,但明顯底氣不足,經常要靠降價甩賣來死撐場面;雷克薩斯是個二線品牌,但小心機耍得好,在二線豪華品牌紛紛「打骨折」的年頭,居然還有模有樣地玩兒起了「加價」,也算是當今車壇一枝奇葩。


看上去,雷克薩斯ES的加價是因為定價低,但這只是錯覺——比ES定價低的車多了,從來沒有哪款商品加價出售是因為定價低。


一線、二線是怎樣分的?


在中國,公認的一線豪華汽車品牌是來自德國的BBA,二線豪華品牌是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其實,還有幾個三線豪華:林肯、英菲尼迪、謳歌之類。如果算上這兩年開始流行的電動汽車,特斯拉也許算個另類的新一線?


所謂一線、二線,是按銷量分的。一線豪華每年能賣70萬輛上下,二線20萬輛上下,三線幾萬輛或更少。


一線、二線其實是分地域的。雷克薩斯在中國是二線,在歐洲也是二線,但在美國和日本又成一線;奧迪正好反過來,在中歐都算一線,但在美國和日本又掉到二線。


豪華車,不是比誰的品質好嗎?怎麼能以銷量論英雄呢?


讓我們重溫一下鮑德裡亞老師《消費社會》中的那句名言:「當我們消費物品時,我們就是在消費符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界定我們自己。」


豪華汽車就是一種典型的符號,人們購買豪華汽車,不光是為了使用——甚至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使用(10萬塊錢的車實用性一點都不差),而是要通過這個符號界定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不光是向別人展示,同時也是給自己加油打氣:我有豪華車,算是「脫離群眾」了吧!


上邊說到,豪華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比拼「符號價值」。符號價值決定了一個品牌的溢價能力,當大家都覺得開「大奔」比較牛逼時,掛三叉星的車就能賣出高價,而且人們還不嫌貴。


豪華品牌真正比拼的是「符號價值」


符號價值約等於品牌價值,它也是逐步積累起來的。


一個豪華汽車品牌,在符號價值積累的早期,當然要靠車子本身的品質。奔馳、凱迪拉克、林肯這樣的老豪華品牌,早期的車都是大馬力發動機、大車身、豪華裝修,一看就跟福特、大眾是兩碼事。


車好,還要會忽悠。忽悠的途徑主要有兩個:廣告和媒體。


忽悠的最高境界是講故事。梅賽德斯·奔馳標榜自己是汽車的發明者,是豪華汽車多年來金槍不倒的標杆,The best or nothing;寶馬靠那句「終極駕駛機器」經典廣告詞起家,反覆強調你買寶馬就是買到了「純粹的駕駛樂趣」;奧迪則煞有介事地念叨著一句語焉不詳的「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在製造汽車的流水線高度自動化之後,豪華汽車也成了大批量複製的標準化工業品,尤其是各大汽車公司都推行模塊化平臺,豪華車跟普通車之間的界限模糊了。馬力、尺寸、配置等區分豪華車和普通車的指標,現在全部失效。


更要命的是,在汽車技術高度成熟的年代,各品牌都很難搞出什麼特色,大家推出的車型除了殼子不一樣,開起來都差不多。奔馳為了爭取年輕用戶,開始強調運動,寶馬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兒,又變得越來越舒適。


除了勞斯萊斯這種超豪華品牌還能吹吹一輛車的內飾用了12張來自歐洲高山草原的西門塔爾牛皮,每一套木飾面板都需要花費一個月時間手工打造,奔馳寶馬這種流水線上下來的車已經沒多少故事可講。在當下紛亂浮躁的媒體環境下,最有效的傳播方式是簡單粗暴,而對於汽車品牌來說,最簡單粗暴的影響力就是——銷量。


勞斯萊斯的木內飾件製作耗費大量人工


銷量大,說明捧場的人多,認可度高,這就跟網紅一樣,流量才是硬道理。


豪華汽車品牌之間也開始了銷量競賽。為了拼銷量,豪華品牌不再恪守「豪華」,開始用一些「非常規」手段。


一是用低端車型來湊數。豪華品牌在傳統上是不碰入門級市場的,但為了把銷量搞上去,就要把身段放下來。奔馳推出了A級、B級、GLA、GLB;寶馬推出1系、2系、X1、X2,甚至不惜撕破臉搞前驅;奧迪也推出了A1、A2、A3、Q2、Q3。


入門級市場打開,十幾二十萬就能買到豪華車,廣大群眾的購買慾望被刺激起來以後,豪華品牌的銷量都在暴漲。


銷量上去了,就不能讓它掉下來,否則在銷量競賽中就會被「降級」。促銷也沒什麼好辦法,無非是最古老也最有效的地攤套路:降價甩賣。這就是拼銷量的第二招,於是,大家看到了八折馬、七折豹,也看到了打骨折的凱迪拉克和沃爾沃。


奧迪現在大甩賣並不稀奇,畢竟奔馳寶馬也有過跳樓價甩賣的不堪往事。


雷克薩斯為何成奇葩?


雷克薩斯在銷量上根本沒法去跟BBA較勁兒,一是家底兒不夠厚,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上,銷量落後了若干個量級;二是車型陣容單薄,新車型還青黃不接。


在豐田大規模轉戰TNGA新構架的時候,雷克薩斯不知何故掉了隊。豐田幾乎全系都轉到了TNGA,而雷克薩斯僅有LS、LC、ES、UX四款車型移到新平臺,其中的旗艦車型LS和LC根本不可能走量;中端後驅車是豪華品牌的銷量擔當,而雷克薩斯只有一款老平臺出身的IS;RX、NX也是老平臺上的老車型,早該換代,現在延遲退休充當銷量主力。


雷克薩斯本來車型就少,新車型又跟不上,就只好讓ES一車分飾多個角色。所以你才會看到它奇葩的動力配置和奇葩的定價,低端車型ES200跟低一級的奔馳C、寶馬3、奧迪A4去搶飯吃,高端車型ES300h又去跟奔馳E、寶馬5和奧迪A6較勁。


雷克薩斯定價低嗎?其實並不低,動力和配置接近的車型,跟同級別的BBA定價不相上下。之所以感覺低,是因為雷克薩斯有意推出了同級根本不用的低動力版本,或推出配置不忍直視的低配版本(比如丐版NX、RX)。


雷克薩斯還是一個少有的堅持「講故事」的豪華品牌。什麼匠人匠心、「兼得」哲學之類,雖然說得雲山霧罩不清不楚,但終究還是在勉強端著豪華品牌的範兒。


實際上,豪華車也是流水線生產,匠人除了把皮革縫線的針腳搞整齊一些,也沒多少用武之地;雷克薩斯吹了無數波的混動,天生動力不足,也無法「兼得」性能和省油。雷克薩斯的優點,是貴在堅持,在豪華品牌紛紛墮入俗流的年代,硬著頭皮也要把故事講下去。


汽車製造高度自動化,人工參與的環節大量減少


雷克薩斯還有意控制產能,讓市場保持一定的飢餓感。豐田在精益生產方面本來就是老把式,雷克薩斯拿捏得更是到位,各款車的供貨上既讓客戶感覺車源緊俏,又不至於等到失去耐心。


整體來看,雷克薩斯在品牌維護和營銷方面動的腦子更多一些,而某些品牌,為了銷量幾乎失去了豪華品牌所有的節操。這也許是因為雷克薩斯是豐田家的,豐田章男還算是比較愛惜這個牌子吧。


如何選一個正確的「符號」?


豪華車賣的主要就是「符號價值」,想明白這點,就不要過多考慮豪華車的性價比,就算奧迪打了骨折,相對於普通品牌車型也毫無性價比可言。


一線還是二線?這是靠銷量區分出來的。現在各品牌為拼銷量也是不擇手段,所以,並非一線豪華品牌所有的車都好,也並非二線豪華的車就不如一線。


不管是一線還是二線,性能和配置接近的同級別車,「建議零售價」也比較接近,真正差別大的是實際成交價。實際成交價的堅挺程度,代表品牌的堅挺程度,這是客戶用錢投票的結果。


所以,你也不用覺得你買輛打骨折的奧迪或沃爾沃就「便宜」,實際上,這些品牌的「符號價值」也在同步降低。很明顯,雖然BBA都算一線,但在人們的眼裡,奧迪比奔馳寶馬已經矮了半頭。


「符號價值」最終還是和錢掛鈎的。當年路虎攬勝極光加價十幾萬,六七十萬才能提車,人們覺得這是個牛逼的車;現在動不動優惠7、8萬,20多萬就能提車,人們又覺得這就是個裝逼的玩意兒。極光還是那個極光,變的是成交價,成交價又改變了人們的眼光。


路虎攬勝極光的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


買加價的極光,確實是眼光差了點,所以,就算買個「符號」,也要動點腦筋。成交價大起大落或是持續走低的品牌,不算優質符號。


社會大眾,在某些社會學者的眼裡就是「烏合之眾」,跟風跑的人居多,但這裡邊總會有個別有頭腦有想法的人。雖然各豪華汽車品牌現在普遍玩兒得比較low,但終歸各個品牌有各個品牌的內涵,也有能代表品牌內涵的車型,如果選車時不光盯著「符號價值」,還想著選輛真正能跟自己「搭」的車,算是比較有品位了。 文/傅雪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奧迪「打骨折」也是一線豪華,雷克薩斯加價卻是二線?
    標價40多萬的奧迪A6L,動不動就優惠8、9萬,等於附送一輛A級車;雷克薩斯ES標價29萬起,別說優惠,不加價不另買裝具禮包就沒得聊。 奧迪名列BBA,在中國是一線豪華品牌,為什麼價格上這麼稀鬆?雷克薩斯只是個二線品牌,為什麼膽敢如此放肆?
  • 價格一樣的一線和二線豪華品牌如何選?多數人給出了不合理的答案
    談及汽車豪華品牌,國內眾多的消費者相信不由自主的就會想到德系寶馬、奔馳、奧迪,被合稱為BBA。而且很多的人將國內的豪華品牌分級為一線、二線品牌,BBA無疑就是一線,而二線豪華就是雷克薩斯、沃爾沃、凱迪拉克、皇冠等品質同樣不差的車型。今天選車指南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從一線和二線豪華品牌中做出選擇。
  • 到店體驗雷克薩斯ES,外觀商務,內飾一般,需加價兩萬提車?
    今天和朋友聊天中聊到了二線豪華品牌,他說大部分購買二線豪華品牌的車主,都喜歡撿漏,希望價格便宜些,但是有檔次一些。他這話雖然說的有些極端,但也是在理的,我見到的大部分消費者購買二線豪華品牌就是因為價格優惠大。 但事實上二線豪華品牌裡面也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品牌,就是雷克薩斯。
  • 盤點2019|二線豪華品牌的冰與火之歌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前十一個月,豪華品牌零售銷量已達200萬臺,同比增長12%。相比之下,同期的合資和自主品牌銷量分別下滑7%和13%。但在豪車市場逆勢增長的背後,卻並不是所有豪華品牌都能雨露均沾。德系三大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和奧迪在今年均實現增長,並幾乎瓜分了這一市場超八成的份額,剩下不到兩成則被凱迪拉克、雷克薩斯和沃爾沃等多家二線豪華品牌分食。
  • 雷克薩斯並不完美,這4個缺點豐田也無能為力,車主:太可惜了
    說到雷克薩斯,對於這款日系豪車,很多車主都對它給予了肯定,可靠、舒適、耐用和豪車,豐田身上的優點被雷克薩斯很好的繼承下來,而且有效的放大,各種誇讚賦予雷克薩斯,讓這個只有30年造車歷史的豪華品牌得到了不錯的發展,無論是在歐美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有非常不錯的銷量,2018年雷克薩斯在國內累計銷量超過
  • 雷克薩斯:不好意思,沒有加價1萬這麼大的優惠
    懂行的熱評眼下加價,想來比平時還合情合理些。畢竟雷克薩斯,堅決不國產。疫情之下,來中國的國際機票都加價不止一萬呢是不是。再加上物以稀為貴,大豐田在深度實施以銷定產。豐田(包括雷克薩斯)在美國出售的所有車輛約70%是北美製造的,進口款也不少。以雷克薩斯來說,除了ES和部分RX,其他都是進口的。所以加價一萬和排隊兩周,都得隨著國際需求浮動。碰上都是「優惠」。
  • 都知道奧迪燒機油,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呢?
    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中國人都不懂車吧,畢竟懂車之人都是加價喜提雷克薩斯,雷克薩斯es系列不但不會燒機油,而且還能機油增多。怎麼說呢,其實不光中國,就全球來講,不懂車的民眾還是佔絕大多數的。不管在哪裡,奧迪車型都是當做豪華品牌來賣的,所以除了在歐洲以外的其它地區,奧迪也不可能處處做到比平民品牌——豐田車的銷量還高,比如在美國,今年奧迪車的銷量也就是能勉強超越雷克薩斯。畢竟雷克薩斯在美國已經苦心經營了許多年,奧迪車的銷量能達到這個地步,已經算很不錯了。
  • 不加價,折扣率最高的雷克薩斯SUV,內飾塑料感強?隔音底盤只值十幾萬?
    雷克薩斯即以前的凌志,在華至少有10多年的加價歷史,加價車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就出現了。1999年誕生的合資車六代廣本雅閣就出現過加價10萬的離譜現象,更有後期的加長版一汽大眾奧迪A6L,加價現象更為嚴重。
  • 雷克薩斯NX設計前衛,舒適感比寶馬X1還要好,綜合性能也是非常好
    雖然我們今天的主角來自一個備受讚譽的品牌,但沒有高品牌溢價,這使得其成本性能優異,它是雷克薩斯NX。雷克薩斯是進口品牌,對質量控制有嚴格要求。正因為如此,該品牌旗下車型的質量幾乎不可能一落千丈,其知名度甚至超過了一些一線豪華品牌。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所有雷克薩斯車型都可以自信地選擇,這是卓越品質所賦予的強大信心。
  • 雷克薩斯NX,來自日系的豪華,這個價格比奧迪Q5L還香
    比如哈弗H6跟本田CR-V,都是SUV市場中的香餑餑,不過今天咱們要說的不是它們,而是一款豪華SUV車型雷克薩斯NX,這臺車雖然空間方面跟同級別車型相比不佔優勢,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完美。豪華SUV來說,寶馬X3跟奧迪Q5L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尤其是奧迪Q5L,憑著超高的優惠,多次獲得銷量冠軍,實力非常強大。
  • 加價堪比雷克薩斯!勞力士綠水鬼憑什麼就那麼保值?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如果要選出2019年的年度神車,筆者認為「雷克薩斯ES」應該實至名歸。關注過這款車型的朋友應該知道,如今現款的雷克薩斯ES自從2018年7月上市以來,就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情況,終端市場的加價情況更是愈演愈烈,有一些市場甚至已經出現了「加價4萬,等待半年」的行情。即便是如此的加價等待,並沒有減弱中國消費者對於這款車型的熱情。
  • 雷克薩斯成為金鐘獎指定用車,網友:奧迪在臺灣混的不好?
    而在本次金鐘獎頒獎典禮上,官方選擇了雷克薩斯作為官方用車,雷克薩斯十分榮幸受邀成為本屆金鐘獎的合作夥伴,提供LM300h、LS500h及RX300作為專屬禮車,更以全新LC CONVERTIBLE作為星光大道旁的展示車。
  • 豪華也有性價比 雷克薩斯CT200h對比奧迪A3
    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豪華品牌,不光是他們的具備優秀的駕駛質感,強大的品牌效應也是可以為他們的車主帶來很多附加的效應。也隨著大城市購車需求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追求大車,代步需求買個小車就夠了,而且隨著豪華品牌小車的一波改款,全新的奧迪A3和小改款之後的雷克薩斯CT200h都出現在我們面前,兩位個性和取向不同的傢伙,看看哪款才是你的菜。
  • 不要BBA,拒絕隨波逐流,二線豪華汽車品牌有哪些?
    對於中國汽車市場上的消費者們來說,提起豪華品牌,那麼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德系三巨頭BBA——奔馳,寶馬,奧迪,誠然,這三個來自德國的汽車品牌在中國無疑是定義了豪華汽車的概念,但是有很多人並不想要隨波逐流,想展現出自己的個性,那麼就請看如下品牌的汽車。
  • 豪華配置雷克薩斯LX5700 絢麗繽紛 ._易車網
    20款雷克薩斯LX570整體性價比非常的突出,外觀設計的非常霸氣,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舒適程度很高的內飾環境,豐富的配置,營造出豪華的內飾空間。提供強勁的動力系統,越野性能突出,力量感很足,擁有很不錯的駕駛體驗。
  • 奔馳A級貴、奧迪A3不夠激情?來看看雷克薩斯CT,入門級不到20萬
    在國內豪華品牌汽車市場,奔馳、寶馬、奧迪(簡稱BBA),德系三劍客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只要一說到豪車人們似乎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三個品牌,但選擇它們也意味著車主要付出更多的品牌溢價,於是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性價比更高的二線豪華品牌,如英菲尼迪、捷豹路虎、凱迪拉克等等,還有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一日系豪華品牌
  • Q5L、英菲尼迪QX50、寶馬X3、雷克薩斯NX、奔馳GLC,這麼選?
    奧迪Q5L,英菲尼迪QX50,寶馬X3,雷克薩斯NX,奔馳GLC,都是豪華中型SUV,這五款車可以說是各有特點,我們看看這些特點,相信對選擇會有幫助。 從品牌上來看,雖然都是豪華品牌,在國內市場情況來看,還是有一些差別;BBA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在國內的認可度非常高;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都是日系豪華品牌,在國內屬於二線豪華品牌,從市場表現來看,雷克薩斯的表現要比英菲尼迪要好。
  • 月銷超2000輛,躋身二線豪華轎車前三名,紅旗H9真的成功了嗎?
    客觀的說,在一眾自主品牌車企中,紅旗的銷量算不上名列前茅,但卻擁有很高的熱度,這個擁有62年的老牌車企,甚至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張民片,而近段時間紅旗更是進入高光時刻,銷量一路走紅,今年10月,紅旗共計銷售新車23,000輛,甚至超過了沃爾沃,在二線豪華品牌銷量榜上排名第三,僅次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也是其繼9月後再度躋身二線豪華品牌陣營
  • 後起之秀日本豪華品牌,你青睞哪一個?
    出鏡、撰文 | 葉子通常我們說起豪華品牌首先會想到的應該就是寶馬、奔馳、奧迪這幾個一線德系品牌,好像從來沒人想到過日系車,難道日系車沒有豪華品牌嗎?當然不是,今天葉子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日系車的豪華品牌吧。豐田旗下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凌志」,也就是最早雷克薩斯的前身。
  • 一二線豪華品牌的對抗,林肯冒險家和奧迪Q3誰更出色?
    林肯冒險家和奧迪Q3,兩款同為緊湊級SUV,一個是近年逐漸崛起的二線豪華品牌,另一個則是公認的一線。雖然品牌差距明顯,但是越亂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將兩款車型放在一起比較,這也是當前消費狀況的一個體現。相對於從前的品牌優先,消費者更加自主、個性,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