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古鎮和古代的村落,所以這幾年陸陸續續走了很多這樣的地方,無論是安徽江西的古代村落,還是湖南麗江的古代城市,都是我最喜歡散步的地方,只是一直遺憾,成為了一個江蘇人,很少去江蘇的古鎮,當然,江浙上海過於商業化的古鎮,確實讓我失去了不少前進的力量,但在江蘇,依然有很多比較小眾卻不多,但同時值得細細體驗的古鎮,比如,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天鵝湖鎮,離蘇州不遠,有3000多年的歷史,因此被稱為「小蘇州」,蕩口古鎮是非常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幽靜的小橋流水人家是這裡的特色,古鎮的文化傳承也讓人眼前一亮,儘管如此,也有一些對蕩口古鎮的誤解,但我和他們的意見是相反的:我最愛的古鎮,不是一個商業化嚴重的地方,不是那種骯髒的,不能融入破敗的古鎮,我喜歡的是既有遊客也有當地人,但並不那麼喧囂的古鎮,蕩口古鎮,對我來說就是那樣的感覺,徜徉在古鎮之中,看著小橋流水的靜謐,沒有那麼的喧囂,仿佛整個古鎮都是我一個人的,有古鎮的美麗,沒有喧囂的氣息,不就是我們心中所期待的古鎮嗎。
除了小橋,蕩口古代的城鎮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千年前,古人就已在蕩口澤水中繁衍至今,民國時期,還有「無錫小上海,蕩口小無錫」的說法,古往今來,這裡名人輩出,僅明清兩朝就有37名進士,古曲十面埋伏的編者華秋萍、銅版活字印刷術的華燧、著名漫畫家華君武、歌唱祖國的作者王幸、唐伯虎點秋香裡華太師的原型華察都出自這裡,如果是普通人,確實可以接受蕩口古鎮。
名人輩出的地方,大多都有自己的內在,例如,同樣湧現出30多名進士的江西千古第一村流坑古村,因家族祠堂組訓,當地讀書風氣盛行,那麼,蕩口古鎮究竟是靠什麼培育出這麼多進士文人的呢?仔細研究,我才知道,「義」是蕩口古鎮留存至今,並依然繁榮的核心要素,如果來到蕩口古鎮,這裡僅清朝就有十幾家義莊,其中最大的華氏義莊被稱為江南第一義莊。
義莊起源於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類似於現在的慈善團體,在蕩口古鎮,華氏義莊遵循家族的「重忠義、重孝悌」,義莊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功能,第一個是「四窮」,即救助鰥寡孤獨的人,其次,設立私塾,有教化之功,三是資助家鄉的有為青年,幫助他們「鯉魚躍龍門」,在「講忠義、重孝悌」義莊文化的影響下,蕩口古鎮繁榮至今,從未衰退,如果想了解蕩口古鎮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去華氏義莊了解當地的義莊文化是來到蕩口古鎮必做的事情,如果你喜歡安靜而不喧囂的古鎮,可以來蕩口古鎮逛逛,漫步在幽靜的古鎮小路上,聽聽當地的戲曲,或是品嘗古鎮裡最有名的走油肉、潔白糰子,或是在青魚節品嘗當地人捕獲青魚的盛大場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旅行不只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苟且,更是為了認識旅行本身,小編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