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8月30日,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康養百人論壇學術委員會指導,《華夏時報》、水皮雜談、康養百人主辦的「聚焦高質量發展——2019康養產業領袖峰會暨社會責任年會」在京召開。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王中,《華夏時報》總編輯、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療分會副秘書長陳林海,以及數十位來自康養產業的知名企業代表出席會議。
康養產業兼具經濟性和社會公益性,一頭連接民生福祉,一頭連接經濟社會發展,發展康養產業是堅守和提升「兩條底線」的有效途徑。所以,涉足康養產業的企業和機構普遍都有著很強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本次峰會主題突出企業社會責任,致力於落實企業高質量發展,從而實現為民生高質量服務的目標。《華夏時報》力求藉助媒體聲音,呼籲更多的企業重視自身的使命和社會擔當,以全面促進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創建著名品牌,發揮企業家精神,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華夏時報》總編輯、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在致辭時表示,中國的老齡化將為康養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未來,康養產業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強力引擎,成為像房地產一樣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康養產業發展空間是巨大的,康養事業的發展空間意味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提升度,《華夏時報》有義務和責任推動康養產業健康發展。」水皮強調。
致辭結束後,與會嘉賓發表了主題演講。
中國保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中以「新常態下,健康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題開啟了首場演講。他表示,今年以來,通過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使得保健品行業得到了淨化,把一些違法違規的企業清除出市場,讓正規的企業能夠正常經營,整個行業又重新出現朝氣蓬勃的氣象。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帶來了主題為「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的演講。
董克用指出,依據聯合國標準,一個國家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而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公布的最新數據,2018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2.49億人,佔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7億人,佔比總人口的11.9%,已經到達聯合國標準。
與此同時,中國的老齡化程度還在不斷加深。董克用表示,未來,中國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最高將達到30%,同時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4%就進入到國際上講的深度老齡化,超過21%是重度老齡化,30%則是深度老齡化。所以我給中國的老齡化起了一個名字,叫『老齡化高原』。」董克用在本次峰會上提出了這一概念。
董克用表示,正是由於「老齡化高原」,同時養老第一支柱(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和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還不足以覆蓋全部範圍,所以我們必須大力發展養老第三支柱,即個人養老金制度。
美世(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李兆琦在題為「全球養老金現狀及對中國養老金制度的啟示」的演講中指出,比較全球各國的養老金制度,對於中國養老金制度建設的啟示有兩條:一是要完善制度設計,健全養老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尤其是第三支柱至關重要;二是要提高參與率,不光要有制度設計,還要有足夠的工具讓人們真正參與進來。
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總裁王國青在峰會上分享了創新公益項目案例。據他介紹,博奧晶典通過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製造出全球第一款耳膜晶片,來幫助廣大殘疾人實現健康夢,用小晶片承載了健康中國的大夢想。王國青表示,最近幾年,國家一直在花大力氣推動「健康中國」計劃,在此情況下,博奧晶典也致力於用技術創新來為「健康中國」服務。
四位嘉賓精彩演講後,峰會進入「互動對話」環節,中國保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中,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療分會副秘書長陳林海,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總裁王國青,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內直銷事業部副總經理溫霖,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韓波,易凱資本董事總經理王斌就「影響力投資助力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內直銷事業部副總經理溫霖表示,一家企業在公益方面的付出和業績增長是正相關的,以新時代健康集團為例,在經濟價值方面,公司成立24年來已經累計為國家上繳利稅300多億元;在社會責任方面,也在全國各地捐建了26所希望小學,帶動雲南等地農民實現了脫貧致富。同時,這些舉措也都得到了用戶的真心回報。
在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韓波看來,對於企業來講,滿足社會剛需,精準解決社會民生問題,就是企業最大的公益。公司深耕健康領域15年,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健康產品和服務,為社會提供了福祉,實現了「義利並舉」。
當前,康養產業吸引了跨界資本參與。近年來,保險、房地產、衛生醫療、生物製藥、保健、健康體檢等行業的企業紛紛投身其中,包括公益組織、金融機構、股權基金等投資機構也在支持康養產業的發展。康養產業是重在公益、金融和商業相融合、義利並舉的影響力投資的重要領域。
「今年,在資本市場這麼冷的情況下,健康產業的投資還是達到了100%,相對其他產業熱度還是比較高的。只不過資本比以前更加謹慎,會理性地選擇一些優秀企業和優秀項目進行合作,康養產業確實是在資本寒冬時期比較好的避險產業。」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療分會副秘書長陳林海表示。
王中表示,雖然有很多資本跨界進入康養產業,但目前來看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他建議,資本投資一定要把行業研究透,選擇哪個項目也要做好評估,這樣才能實現「雙贏」。
陳林海也指出,投資康養產業這幾年非常熱,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是有長期、穩健的現金流,但與此同時,它也不可能有巨大的暴利,這一屬性值得資本關注。
易凱資本董事總經理王斌表示,資本是市場的「催化劑」和「助推劑」,養老產業未來要想實現快速發展、可持續發展,讓更優質的企業湧現出來,背後一定離不開資本的助力。對於養老產業,資本會實時關注,適時助力。
對於康養企業來講,陳林海強調,「更重要的則是立足自身和消費者需求,謹慎行事。必須做到兩點,一是緊扣剛需,二是擁抱資本。」
「我非常有信心,康養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雖然在不同階段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只要企業不忘初心,堅持把事情做好,康養產業一定能夠發展。」王中表示。
峰會最後頒發了「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案例」、「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先鋒」、「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8年度精準扶貧貢獻獎」、「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管理」、「2018年度創新公益項目」、「2018年度慈善表現企業」、「2018年度影響力投資獎」、「2018年度優秀養老產品獎」、「2018年度全國連鎖醫養活力社區獎」等11個獎項。
獲獎企業如下:
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案例:泰康保險集團、安利
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先鋒:山東安然納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完美(中國)、富迪
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華夏幸福、點滴關懷
2018年度慈善表現企業:佳兆業、衛康生物集團
2018年度可持續發展企業: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貝瑞基因、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大連雙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精準扶貧貢獻獎:碧桂園、平安集團
2018年度影響力投資獎:美世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易凱資本、厚新健投
2018年度創新公益項目: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瑞爾齒科、唯世心理、安翰科 技、大象保險
2018年度優秀養老產品獎:陽光人壽欣享年年年金保險
2018年度全國連鎖醫養活力社區獎:泰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