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來了
不少在外的家己人最渴望得到的
就是一張回汕頭的高鐵票
每逢假期,潮汕的高鐵票,火車票
比演唱會還難搶!真是一票難求
但是再累, 也要回去
北回歸線與海岸線相交的地方
地處宇宙第一大省•廣東省的東部
韓江三角洲的南端,有這麼一個城市
孕育了無數個敢於拼搏的潮汕人
以及數不清的美食,她就是——汕頭
提起汕頭,首先想到的就是
「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第一批經濟特區」、「嶺東門戶」
「海濱鄒魯」、「美食之鄉」
「帥哥美女生產地」等無數個美譽
在外人眼裡,潮汕人是一個很善於打拼的群體
在深圳,每5個廣東人中會有一個潮汕人
每4個潮汕人裡會有1個汕頭人
汕頭不止牛肉丸和雅姿娘,它還有碧海藍天
它還是個有人文有故事的城市,有情懷的城市
外出的汕頭人,當你坐大巴回家
看到「海灣大橋」四個字,心情是怎麼樣的呢?
是否會感到漫漫歸途的疲憊感頓時煙消雲散
因為過了這座橋,就意味著到家了
很多「膠己人」可能不知道
汕頭還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它又是全國唯一 一個中心城區擁有內海的城市
擁有粵東乃至全國最美的海景
但是,汕頭的美景絕不僅於此
站在小公園的中山亭
就等於站在了民國時期初期汕頭市區的市中心
依稀能看到黃包車在街上來來往往的穿梭著
賣報的小童在吆喝著
有錢人士穿著西式禮服在街上走著……
曾經的這裡,就像上海灘一樣繁華
百貨大樓位於老市區小公園
是汕頭市民十分熟悉的一座地標性建築物
百貨大樓過去是南生公司
經歷了近百年的風蝕雨侵之後
有著獨特建築風格的百貨大樓
如今仍然在低語敘述那段繁華的歷史
它成為汕頭歷史人文的一處重要載體
整個老區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景象
雖然風光不復往日,但卻在這高速發展的年代裡
能讓人慢下腳步來緬懷過去
老市區的「弟夥」
你們敢說第一次跟女朋友約會不是選在這裡?
在這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的的路上
修復原貌的百年騎樓流光溢彩
重現了中西合併的風採
讓人仿佛置身於這座「百載商埠」的昔日繁華景象中
天后宮又稱老媽宮
是汕頭開埠前最早的建築
傳聞以前海船出海和過番去暹羅的親人
都要在這裡拜別祭祀,乞求平安
包一點香灰和泥土帶上
以示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小時候
夢想不是讀北大清華,而是想考上汕大
可能是高中睡過頭了,我們也許沒有考上
但是一提到它,總會不由地覺得自豪
隨著圖書館的落成,醫學院的完工
以色列理工學院的開工將建設,環境的越發優雅
不僅成就了潮汕地區最高學府的文化和現代氣息
也成就了汕頭人的驕傲
這座亞洲最大的圖書館裡,整齊排列的書本
柔和的燈光和獨特的設計,以及埋頭苦讀的學子們
造就了新時代汕頭的最美麗風景線
在這裡見證了汕頭從漁村
碼頭到港口,商埠的時代變遷
承載了汕頭幾百年的歷史風雨
在這裡能看到可以回汕頭的海灣大橋
當夕陽西下我在想:我在深圳,多久以後
我才能踏上回家的橋上
吃上一碗香噴噴的東裡豬腳飯?
我的老家離這裡只有幾公裡,在高中時期的暑假
總會偷偷開只「黑狗仔」,跑來這裡遊水
在南澳島,除了柔美的海灘
還有蔚為壯觀的風車群,有古老的傳說和古建築
所有的這些,都賦予這小島極大的魅力
還記得高考過後我們圍坐在沙灘上
唱著歡快的歌,講述著對未來的規劃
但太陽快要落幕,大家都沒有再說話
也許是被這美景吸引,也許是感嘆時間過得太快
也許是奔波日子就要到來
每個汕頭人都知道,汕頭的美景很多
但是在汕頭,最出名的還屬「汕頭八景」
位於汕頭市的達濠區礐石海南岸
與汕頭老市區隔海相望
於韓江、榕江、練江等三條江匯合出海處
風景區內有大小山巒43座
奇異多姿,古木參天,宜於消夏避暑
巖石山巨石累疊,形成許多自然花崗巖洞穴
經過人工的開鑿,已開放多個巖洞供人遊玩
是繼汕頭市市區東部建成的海灣大橋後
動工興建的第二座特大型跨海大橋
橋主孔通航淨跨度452米
通航淨高46米,可以通過5萬噸級船舶
整座大橋由3部分組成:
這座大橋是深汕兩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的配套設施
是連結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
4個經濟特區的陸地交通紐帶
龍灘逸韻位於汕頭河浦區的中信度假村裡
擁有九公裡長的黃金海灘,國家一級防護林
綠化面積達85%以上,是休閒度假的旅遊勝地
目前粵東地區規模及綠化面積最大
檔次最高的四星級度假酒店
專屬沙灘龍虎灘長達9公裡
瀕臨南太平洋,海天一色,蔚為壯觀
桑浦清暉其實不止一處景觀
它是指位於汕頭市區西郊的桑浦山景區
景區內有北回歸線標誌塔、汕頭大學
七日紅公園、翁萬達書院等景觀
陳慈黌故居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
始建於1910年,至今已有107年歷史
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
是潮汕人華僑文化的重要縮影之一
故居有善居室、郎中第
壽康裡和三廬四大座宅第
共有廳房506間
建築格局以典型的潮汕雙層四進「駟馬拖車」式
並附有雙書齋
故居的許多材料都是百年前從義大利和西班牙進口的
雖經百年滄桑,卻依舊雅致
蓮花峰風景區位於汕頭市潮陽區東南10公裡處
與深汕高速公路海門出口相距3公裡
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環境優美,氣候冬暖夏涼
是粵東著名的旅遊勝地
這裡也曾留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足跡
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慕名前來
留下了寶貴的丹青墨寶
還有近百幅的摩崖石刻
形成了蓮花峰不朽的石頭歷史文化
蓮花峰摩崖石刻群
指南澳生態旅遊區,包括宋井風景區
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風能景區、青澳旅遊度假區
旅遊區具有海、山、史、廟立體交叉特色
島上人文歷史悠久
許多歷史名人留下眾多勝跡和傳說
島上還建成了亞洲海島最大風電場
成為島上特色景觀
中山公園是汕頭市建園歷史最早
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為紀念中山先生而修建
公園中的牌樓、假山、九曲橋三處園林建築
被譽為園中「三絕」
中山公園是童年記憶的開始
當你回首童年的時候
一定會有一兩個關於公園的片段
一個是兒時跟爸媽一起去玩
一個是情竇初開時跟TA去散步
每個汕頭人都知道
在汕頭,餓了隨便走一走就有一家美食店可解饞
因為在汕頭,好吃的實在太多了
汕頭可能是全國最會吃牛肉的地方了,牛肉火鍋就是對牛肉的最好詮釋。每家店都選用當天宰殺的最新鮮牛肉,再按不同部位對肉進行嚴格劃分。
不過也只有在汕頭,才能真正吃到最新鮮原味的牛肉,只需要清湯做底,加上幾片蘿蔔,燙幾秒後再蘸上沙茶醬就是人間至味。
汕頭的牛肉丸,因為聲名遠播而供不應求,為防止質量不齊的問題,「汕頭牛肉丸」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都已經快出臺了:牛肉含量應達到90%才能冠以「汕頭牛肉丸」名稱。
每一顆牛肉丸,都是純手工捶打出來的
在捶打的過程中去掉牛筋等多餘雜質
許多店家還會選擇不去掉牛筋
把它做成牛筋丸,因為這樣打出來的牛筋丸口感更好
滷鵝在潮菜中有很高的地位
大凡婚宴、壽宴辦桌請客
不管多少山珍海味,頭盤必須是鵝肉
家中來客人時,「斫鵝肉請人客」
更是成了潮汕人熱情好客的口頭俗語
在澄海,每條街市都有滷鵝檔
而且大部分澄海人都會滷鵝
畢竟在以前,會滷一隻好吃的鵝
也是各大嶽丈們的擇婿標準之一
魚飯不是飯也沒有米!
魚飯是指用新鮮打撈的海魚
不去鱗去腮去內臟
直接放入竹簍中加鹽水煮熟,再自然風乾
除了牛肉火鍋
生鮮海鮮便是潮汕人對「鮮」的追求的另一種極致
將新鮮的蝦、蟹或者貝類
直接加上魚露、米醋、蒜蓉、香菜等配料食用
對食材的新鮮度要求極高
完全凸顯食材本身的鮮美
說起潮汕地區最負盛名的魚丸
要算達濠魚丸了
達濠魚丸是有文化的
首先是選材,只有達濠人才知道
什麼月份什麼魚最鮮美,最適合做魚丸
且根據不同肉質進行搭配
使得魚丸口感非常Q彈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
用它來形容老媽宮的粽球也是一樣的
這家店位於汕頭埠昇平路頭
媽祖宮對面的一條深巷子裡
可是每天依然有一大堆人慕名前來購買
老媽宮的粽子有單拼和雙拼兩種
老媽宮粽子內裡的含料富足
五花肉、香菇、黃豆、香腸、白果,蝦米
而雙拼即是兩種口味的融合!
製作時先將米研磨,再將綠豆粒均勻摻入米漿中
然後舀進三角形葉狀的陶質「盞」裡
再放到鍋爐上猛火蒸熟
豆糕粿本身並無味道
其精髓全在於放在粿上的那一抹菜脯粒
熱豬油油爆後的菜脯粒,散發著濃鬱的香味
糖蔥薄餅並沒有蔥!!!
糖蔥是用白糖和麥芽糖蒸煮成糖漿
再趁熱反覆拉長形成的
用薄餅包起來,口感軟脆有層次
甘草水果的水果
就近在水果市場選擇最新鮮的水果
但是口感比那些網紅店好吃一百億倍
甘草水果的精髓,不在水果,而在那甘草汁!
用甘草、酸梅、鹽、糖等材料
熬煮多個小時,直至粘稠起泡
淋在水果上撒上酸梅粉,「勁啊小,到力死」
每次餓得飢腸轆轆時
總會不由自主想念那碗豬腳飯
香噴噴的白米飯疊上幾大塊滷豬腳
淋上滷湯,添上少許酸菜
那味道,想想就覺得爽
最正宗的最傳統最過癮吃法是蹲著吃
霸氣外露有木有?
你可能吃過豬腳飯
但是你蹲著吃過豬腳飯嗎?
在東裡鎮的南畔洲菜市場
每天天蒙蒙亮時這種場景最常見
汕頭的腸粉,用料十分豪氣
生蠔、鮮蝦仁、豬肉粒、雞蛋、鮮菇、豆芽、蔬菜…
再裹上現磨米漿蒸成的粉皮
簡直不要太棒
腐乳餅用料奇特多樣
配料總共在十四種以上
在製作上也十分考究
投料先後有序,烤焙也有章法
這樣,使餅皮薄而不裂
餅餡飽而不露,幹潤而不焦燥
小時候討厭吃粥
媽媽總會拿出她的秘密武器豬頭粽來
淡淡的油香滲透著軟中帶韌的肉質
白粥粥質綿爛,稠稀適度
香濃可口,一吃能吃好幾碗
小時候,每次喝「涼水」後
總要立刻、馬上吃上一顆豬油糖
一入口,一股濃鬱的蔥油香味立馬在舌尖散發
把中藥的苦澀衝刷得一乾二淨
豬腳圈是一道頗具特色的油炸粿類小食
餡料有芋頭、紅豆、生蔥珠、五香粉等
(有些地方還會放入鮮蝦、芋條,全看製作者喜好)
因疊起來的形狀類似豬腳而得名
紅粿桃,她的地位僅次於滷鵝
逢年過節都要做上幾斤
鮮豔的粿皮包裹著
不僅只有豬肉丁、鮮菇、蝦米、花生仁等
還包含著潮汕人最虔誠的心願
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
紅粿桃還有一個被拐賣到非洲的兄弟,鼠粬粿
鼠粬粿的做法、材料、口感跟紅粿桃一樣
只是在製作粿皮的時候
多加了一種名為鼠粬的植物而已
「豆腐、草粿,一碗五角」「……」
有氣無力的聲音總能飄過十幾米遠路
透過一堵又一堵的磚牆、穿過一扇又一扇的窗門
進入我們的耳朵,並送到嘴巴裡
(▲豆腐花▲)
(▲豆草粿▲)
其實,汕頭的美食絕不僅這些
有沒有潮汕的小夥伴想回家大吃大喝的?
國慶快去訂票吧!
▼點擊閱讀原文,幫幫這個孩子!
文章底部可以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