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這15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2020-12-11 帶你大朝臺

南充歷史悠久,源自漢高祖公元前202年設立的安漢,至今建成2220多年。春秋以來歷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解放初期為川北行署區的駐地。南充是三國文化和春節文化的發祥地,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

1、張桓侯祠:位於閬中市保寧鎮西街,三國蜀漢名將張飛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從劉備攻吳,被部將所害,葬閬中。墓前樹闕立祠,唐、宋、明、清,歷代均有擴建修葺,現祠為明清建築,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由大門、敵萬樓、左右牌坊、廂房、大殿、後殿和桓侯墓組成,後殿有張飛像和神道碑,左右柵欄內置丈八蛇矛和點鋼鞭。碑後是墓,冢高6米,周長141米。

2、閬中永安寺:位於閬中市水觀鎮東五裡的黃泥崗上(今水觀鎮永安寺村),現在保存下來的是元代和清代建築。永安寺是一座狹長的三進四合院廟宇,主建築是大雄寶殿,寬四丈六尺,進深四丈許,空間極大。

3、五龍廟文昌閣:位於閬中河樓鄉白虎村五龍山麓,元代建築,佔地4畝,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苗圩布筒瓦覆蓋的單簷歇山式屋頂,面闊3間,簷柱側腳明顯,前簷下施六鋪作鬥拱出雙挑:第一挑瓜子拱雕成翼型,第二挑華拱左右各出斜拱,極為別致。鬥拱用料粗大,梁架舉折小,屋面平緩。四根簷柱用料較大。

4、玉臺山石塔:位於閬中市保寧鎮北的玉臺山山腰,為覆缽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為塔基、塔身和塔剎三個部分。塔基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須彌座。塔身為上大下小長圓柱體,內刻一佛跏趺坐於蓮臺。上裝塔剎,有石雕八力士舉剎身。根據其形制特徵,推斷為唐代所建。

5、無量寶塔:座落在南充市高坪區鶴鳴山風景區,建於北宋建隆年間 (公元960年),俗稱「宋代白塔」。塔高37.1米,為十三層仿木密簷式磚塔,塔呈方形。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價值。

6、醴峰觀:位於南部縣大坪鎮天馬村與丘埡鄉金星村交界謝家山山梁上,古廟現有大殿三座,分前殿、大雄寶殿、皇娘殿,大雄寶殿中梁上題記:「大元大德十一年太歲年丁未正月丙寅」。大雄寶殿為抬梁式梁架,各旋角鋪作鬥拱,是四川7處元代建築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和科研價值。

7、閬中觀音寺:位於閬中市城東公園路,建於明朝初年,自明以來即為佛教聖地,也是閬中名剎。洪武年間藏經八百餘卷,民國初年,不慎失火,藏經樓及所藏佛經化為灰燼。現存天王殿、羅漢殿、大雄殿保存完好,均為歇山式屋頂,鬥拱繁複,別具匠心,至今氣勢猶存。

8、西充文廟:位於西充縣紀信廣場蓮花湖畔,始建於南宋理宗淳祐年間(公元1241年至1245年),經元明清三代的修葺,頗具規模。在南充各縣(市)的文廟中,西充文廟保留較為完整。西充文廟建築精巧別致,院內綠樹成蔭,頗具園林風格。

9、巴巴寺:位於閬中市城區東北郊蟠龍山南麓。 巴巴寺,又名「久照亭」,巴巴,即阿拉伯語「祖先」之意。康熙年間,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穆斯林華哲·阿卜杜拉希在閬中傳授伊斯蘭教時,去世而安葬於此並建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巴巴寺由山門、照壁、牌坊、大殿、花廳、井亭和園林組成,為國內少有的伊斯蘭建築群。

10、川北道貢院:位於閬中古城學道街中部北側,貢院又稱作「考棚」,是科舉時代仕子應試的考場,即開科取士的地方,古代的考場之所以叫「貢院」,就是通過考試選拔人才貢獻給皇帝或國家的意思。川北道貢院是目前全國能夠看到全貌的唯一的中國古代鄉試貢院,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高等級科舉考場。

11、禹跡山摩崖造像:又名禹跡山大佛,位於南部縣城東16公裡的碑院鎮大佛村,是四川省最高的石刻立佛。大佛刻鑿在海拔667米的禹跡山腰,佛高18米,腰寬6.1米。面頰豐腴,兩耳齊肩,面容端莊,雙目微啟平視,表情於靜穆威肅中寓慈祥。造像雖無題刻稽考,但就其雕刻藝術手法和造型風格特徵應為唐末宋初所刻。

12、大像山摩崖造像:位於閬中市東郊外1公裡處的嘉陵江岸邊,開鑿於唐代,坐東向西,大小造像3700餘尊,石刻題記24則。大佛鑿於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高9.8米,頭飾螺髻,身著U字領袈裟,袒胸,左手撫膝,右手舉於胸前,善跏趺坐。後壁雕刻小佛3200餘尊,高0.1米,均結跏趺坐蓮臺之上。

13、丁氏莊園:位於儀隴縣馬鞍鎮西南丁家溝,是清末民初當地首富——客家後裔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修建的一處豪華莊園,集居住與防衛為一體,規模宏大,聞名川北,在民國時期號稱「川北第一莊」。又因其保存完整,堪稱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館。

14、朱德故居:位於儀隴縣馬鞍鎮琳琅村,始建於清代嘉慶末年(公元1820年),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木結構房屋,典型的川北農家小院。朱德從9歲開始在這裡住了整整14年,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屋內按照朱德離家時的原貌陳列著朱德及其家人使用過的物品,屋側的「雙柏樹」、「琳琅井」是朱德當年勞動、生活、學習的見證物。

15、張瀾舊居:位於西充縣蓮池鄉觀音堂村,建於清康熙初年,坐西向東,三合院落,穿鬥結構,木樑青瓦,青石院壩,整個故居蒼老古樸。張瀾先生在此居住了29年,致力耕讀,潛心研究典籍。張瀾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1917年任四川省省長;1926年任成都大學校長;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時,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955年2月9日,病逝於北京。

相關焦點

  • 四川達州這七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目前,其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處。1、渠縣漢闕:全國僅存29處漢闕,渠縣就有6處7尊,佔全國漢闕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土溪巖峰兩鎮,因此渠縣被命名為「中國漢闕之鄉」。最著名的馮煥闕和沈府君闕早在1961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我國現存地面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
  • 山東菏澤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菏澤,古稱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山東、山東、河南、安徽四省交界處,享有「世界」美譽,境內有7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山東菏澤這7個地方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看有些寶藏是什麼?2.白石廣場: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廣場,在今天的山縣牌坊街的中間,因其石柱上雕有100個不同姿態的石獅子,故名百事(獅)、長壽(獅)之意,它建於清朝乾隆43年(1778年),作為禮物送給文林郎張璞的妻子,它是一個石頭結構,高14米,寬9米,它有四根柱子,三幢五層樓,一個屋簷,一個次要屋簷和一個休息頂。5.
  • 山東棗莊這1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中興煤礦公司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6、北辛遺址:位於滕州市官橋鎮東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積約5萬平方米,遺址距今約7300至8400年,是中國在黃淮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國家命名為北辛文化
  • 河南洛陽這4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
  • 山東威海這4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處。 在聖經山主峰(海拔385米)上屹立著兩塊巨石,東側一塊形似月牙,俗稱「月牙石」,長15.6米,高6米,陽面陰刻著《太上老子道德經》上、下兩卷,146行,5000餘字,每字長約10釐米,字跡為顏體楷書,略帶魏風,筆法遒勁,功力非凡。因道家把《太上老子道德經》奉為聖經,故緊挨著的西側一塊巨石上陽面陰刻著「聖經山」三個大字,聖經山因此而留名。
  • 吉林延邊這1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它承載了近代中國的百年滄桑,見證了俄日列強侵略東北的歷史,記錄了清末仁人志士維護國家主權之義舉,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珍貴的實證教材。其建築中西合璧,既有西方「折中主義」建築元素,又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運用與融合。
  • 吉林白城這4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白城市是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下轄1區、2市、2縣;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1981年出土的&34;一方,已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對研究遼金元幾百年歷史有著重要的實物資料和歷史科學價值,為研究這裡與中原的關係提供了依據。3、向陽南崗遺址:位於鎮賚縣坦途鎮向陽村,遺址坐落在東西走向的大砂崗上,在砂崗的中部南坡多處風剝坑中裸露著大量的蚌殼、魚、獸骨、陶片和細石器。分布範圍東西1000米,南北80米。
  • 山西運城這10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10、解州同善義倉:位於鹽湖區解州鎮解州村紅旗街 ,是清朝時期的建築,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吉林通化這1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通化市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高句麗文化、薩滿文化的發源地,高句麗在集安設都425年,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是東北地區唯一一處獨立申報成功的世界文化遺產;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
  • 遼寧丹東這六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處。「前陽人」的發現,證明了早在18000年前這一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繁衍、生息。填補了丹東地區舊石器末期人類活動的歷史空白,為研究人類發展、分布和文化傳播及東亞人種體質特徵提供了寶貴資料。
  • 廣東肇慶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中國硯都之稱。它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中國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處。1、梅庵:位於肇慶市西2公裡梅庵崗,是古端州名剎,以其獨特的建築藝術著稱嶺南,始建於北宋至道2年(996年),距今已1000多年。有"千年古庵,國之瑰寶"的美譽。
  • 山西晉城這74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是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禹鑿石門、商湯籌雨等神話發源地,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
  • 山西芮城這1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1、永樂宮:因故址在永樂鎮而命名,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原址位於芮城縣永樂鎮招賢村,1959年至1964年間,因修建三門峽水庫,被整體搬遷至芮城縣城北郊的龍泉村附近。《朝元圖》描繪的是群仙朝謁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龍、白虎兩神為前導,南極長壽仙翁和西王母等八個主神的四周,簇擁了雷公、電母、各方星宿神及龍、蛇、猴等多位神君,另有武將、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圖近300個神仙朝著同一個方向行進,形成了一道朝聖的洪流。在用色上,採用了傳統的重彩勾填方法。
  • 江西上饒這16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上饒集中營由七峰巖、周田村、茅家嶺、李村和石塘等五處集中營組成,因都在上饒附近,故統稱為「上饒集中營」。上饒集中營共囚禁一千餘人,其中主要是囚禁在皖南事變中被俘的新四軍戰士和愛國人士。
  • 山東日照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4、東海峪遺址:位於日照市經濟開發區北京路街道東海峪村,為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東海峪遺址於1960年被發現,1973至1975年,山東省博物館、山東大學和地方相關部門對其進行三次發掘
  • 河南濟源這七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目前濟源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1、濟瀆廟: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是隋唐及其以後歷代封建王朝欽定的祭祀濟水神和北海神的場所。現存濟瀆廟平面呈「甲」字形,前為濟瀆廟,後為北海祠,左為御香院,右為天慶宮,佔地130餘畝,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布局最為複雜的水神廟。
  • 河南漯河這七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漯河歷史悠久,在賈湖遺址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樂器;發現的8000-9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號是迄今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雛形;出土的釀酒遺留物將人類釀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編纂了世上最早字典《說文解字》的許慎也生活在這片土地。
  • 天津這33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學,比創辦於北京的京師大學堂早了3年。現存的北洋大學堂舊址主要是三棟建築:南樓、北樓和團城。石家大院是一座集民宅建築藝術、民間雕刻工藝、地方民俗於一身的博物館,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濃厚的文化底蘊。
  • 天津這33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學,比創辦於北京的京師大學堂早了3年。現存的北洋大學堂舊址主要是三棟建築:南樓、北樓和團城。 石家大院是一座集民宅建築藝術、民間雕刻工藝、地方民俗於一身的博物館,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濃厚的文化底蘊。
  • 山西大同這2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 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