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
又到周五了,小編帶你遊臺灣時間到!
今天要帶大家去一個被稱為「上帝的部落」的地方——臺灣新竹縣尖石鄉。
尖石鄉是新竹縣境內兩個三地鄉之一,位在新竹線的最北端,為新竹縣面積最大的一個鄉鎮,其北方的鄉界及為新竹縣與桃園縣的鄉界。尖石鄉境內轄內那羅、嘉樂兩溪匯流處有一塊聳立的巨石,形狀有如竹筍一般,尖尖的伸向天空,人稱尖石巖,尖石鄉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尖石巖位於油羅溪畔,高度約50餘公尺,形如食指直聳雲天,據當地居民表示,遠古之前,尖石巖巖塊連接至左岸,與另一突出巨石相接,後被洪水衝斷後已分成兩處尖石巖,大的稱為「尖石公」,小的稱為「尖石母」。 尖石巖下方有座供奉尖石爺的小廟,受鄉民的祭祀膜拜。
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可能是臺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
這裡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對外道路更在一九九五年底才開通。對外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 發現神木以及道路開通之後,初步解決了居民行的問題,觀光客也開始湧向此地,今日的部落已和昔日大不相同。
司馬庫斯神木群
司馬庫斯素有「黑色部落」之稱,位處臺灣東北角的雲霧盛行帶地區,部落附近雖已開發,但距離兩小時腳程的地區就是原始林,更是檜木的故鄉。部落居民陸續發現一些紅檜巨木林區,其中最大幾棵規模都在臺灣十大神木的排行榜內,最大一棵為原稱「神木大老爺」的司馬庫斯巨人神木。 巨人神木最大的特色,樹型是「人」的造型,樹圍20.5公尺,樹齡約2500年,樹高稍矮約35公尺,神木群的發現吸引了參訪的人潮。
司馬庫斯古道
古道全程路隨山轉,約40公裡,所經之處都是支稜危崖、茂林密布的起伏山地,是一條兼具刺激與冒險性質的登山路線。
鎮西堡神木群
鎮西堡位於尖石鄉秀巒道路的終點,屬泰雅族聚落。由部落至神木群的入口沿途種滿水蜜桃,每年3、4月花開時節,夾道兩旁儘是一片粉紅桃花。鎮西堡神木群是全臺最大的檜木原始林,面積達50平方公裡;進入神木區,一棵棵高大的紅檜沿途聳然而立,由於長期處在潮溼、無幹擾的環境,高齡神木的樹表布滿青苔和蕨類;續行至約海拔2375公尺處,有一毒龍潭,其面積不大,因位在原始幽深的森林中,四周經常雲霧籠罩,充滿著神秘氣氛。
原住民在尖石鄉已經住了超過四百年以上,但鄉內的環境卻仍然保存著自然的感覺,這是原住民文化中強調尊敬自然及天神的一種表現,因此尖石鄉中仍保有大型的巨木群及溫泉區,不過,尖石鄉內仍然有許多地方見證著原住民的文化。因此,想體驗自然環境及不同文化交互融合的特色,尖石鄉是最適合不過的地方。
看到這裡,是不是蠢蠢欲動想出門旅行啦,心動不如行動,趁著周末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