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來江蘇工作的臺灣青年超過1000人,全省新增臺灣青年創業項目155個,獲國臺辦批准新設2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上月底在南京召開的「共享機遇 樂業未來」臺青江蘇發展論壇上,江蘇省臺辦主任練月琴說,臺灣青年在江蘇創業項目創新高。
蘇州玖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林芝羽是第一代兩岸交流臺商的女兒,追尋父親的足跡,她於2016年來崑山實習,後來選擇紮根崑山,並成為在江蘇成功創業的臺灣青年代表。
像林芝羽這樣在江蘇創業成功的臺灣青年還有很多。從挺進城市的跨境電商,到紮根鄉村的文創能手,從弘揚傳統醫學文化的中醫師,到致力於創新的網際網路新秀,江蘇正成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樂土。2016年至今,江蘇累計服務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近1.2萬人次。僅國臺辦授牌的12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已入駐(孵化)臺資企業及團隊近200個。
隨著大陸消費升級,臺灣青年開始挖掘新業態,或聚焦服務業,投入民宿、觀光農業領域;或瞄準文創科技產業,在文創零售、特色民宿、書店、跨界美食、動漫展示設施等方向發展。如林芝羽的父親當年從事製造業,林芝羽卻發現崑山製造業在技術方面還有繼續改進的空間,因此創立蘇州玖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與臺灣合作源遠流長,基礎良好,親朋好友的口耳相傳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近年江蘇各地相繼出臺優惠政策,更使江蘇成為臺灣青年創業的樂土。
「包括12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和9家江蘇省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在內,江蘇各地50餘個具有兩岸元素的青年創業平臺正在積極建設。」練月琴介紹,江蘇已形成南京臺灣青年創業學院「以培訓促職業發展」、海峽兩岸科工園眾創碼頭「創業帶頭人」、蘇州兩岸青年創業園「顧師傅幫辦」、淮安臺商學院「高端人才就業」等一批具有示範引領意義的服務模式。
江蘇各地出臺支持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個性化政策舉措,如崑山出臺《關於推進崑山兩岸青年創業園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財政定額安排1000萬元用於臺灣青創園建設;淮安出臺《淮安市促進臺灣青年創業優惠政策》,在稅收優惠、專項資金、平臺建設、生活便利四方面拿出10條真金白銀的優惠措施。2016年開始,江蘇省政府設立大陸首個經國務院批准對臺資企業頒發的「紫峰獎」獎項,已向10位在江蘇創新創業表現突出的臺灣青年企業家頒發「臺灣青年創業企業獎」。
江蘇將繼續積極推進「31條」惠臺措施落實落地,並結合江蘇實際情況去量身定製一些適合臺青的政策措施。不僅是就業創業,我省正積極鼓勵更多的臺灣青年來江蘇學習和實習以熟悉當地環境。練月琴透露,今年臺灣青年來江蘇實習和求學情況都比往年有新高,江蘇新增臺灣實習青年602人,報考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的臺生超過500人,均較去年成倍增加。
「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和海歸公司選擇江蘇,越來越多的江蘇企業步入國際化競爭中,這對於臺灣青年很有吸引力。」兩岸書院院長、臺灣中華兩岸創意城市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趙麗娜建議,來江蘇創業的臺灣青年可以在更好水平、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進行創業實踐,除了繼續聚焦文創產業和科技領域外,將更多目光投入服務業,如社區營造和社區管理、養老服務業等。「臺灣的社區營造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有社區產業、社區文化、組織治理及環境保育等,臺灣的養老服務也比較成熟,這些都給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在很多人眼中,臺灣青年滿足於『小確幸』,追求歲月靜好,我希望臺灣青年能夠告別『小確幸』,到江蘇到大陸遇見『大未來』。」林芝羽說,希望自己的公司未來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來大陸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提供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