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清源,開宗立派——記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的活標本 張國祥

2020-12-25 騰訊網

文/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藝術總監周學文

師承的魅力在於「精神傳承」,得先師「真傳」續聖哲「餘脈」,在傳統繪畫領域,師承的魅力體現更為明顯,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禪到當代畫壇英絕領袖崔如琢先生,把傳統繪畫推向高峰,成就了近現代繪畫史上最偉大的書畫「龍脈」!

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禪四位先賢留名畫史,當代大師崔如琢先生繼往開來,市場價值傲視畫壇,乃當今畫壇之翹楚,張國祥先生懂鑑賞、精繪畫為崔如琢大師嫡傳,承師門之精神,固本清源,乃當代傳統繪畫「龍脈」之傳承者。張國祥先生幾十年如一日的揮毫落紙,在繼承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的基礎上,為我們開啟了一個指墨繪畫的新時代。

張國祥先生承崔如琢大師之法,有青藤、石濤的筆意,有李苦禪、潘天壽的精神,博採眾長、樸茂厚重,蒼中見溼、收放自如,無半點修錚造作之態。

作為崔如琢大師指墨畫唯一傳人,張國祥先生精研六法,力追前賢,感悟深切。其指墨畫風格,氣勢磅礴,大氣雄壯,用筆勁健灑脫,墨色枯溼潤淡,變化多端,才情恣肆,逸氣逼人,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這是畫家幾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結果,更是畫家個人修養深厚、豪邁情懷的外在表現。張國祥先生在中國指墨藝術上的別開生面,習古不泥古,自成一家,對中國指墨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創新和推動的作用,是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當之無愧的活標本。

對於指墨山水來說,崔先生已經將其發展到了歷史頂峰,就連前人在指墨畫裡所未染指的積墨、潑墨法,都已成了新的歷史高度。可以說,弟子張國祥想在指墨上找出一條新路,面臨的挑戰太大。

畫史是繼往開來的,正是有了不可逾越的高峰,所以才有了新的蹊徑。在夜以繼日的思考與努力中,張國祥先生發現,真正意義上,在指墨山水領域裡,還沒有人使用過潑彩法,比如張大千山水面目的那種。可以說,張國祥先生在研究指墨畫山水時,歷史名家的青綠山水與大千老人的潑彩法給了他啟示。這樣,他就一發不可收拾,開創了指墨山水的另一種畫法—指墨潑彩山水。至此,指墨山水的技法更加豐富,成為中國山水畫史上絢爛的一筆!

張國祥先生是二十世紀以來繼黃賓虹、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陸儼少之後最為重要的山水畫家。他的指墨山水開宗立派,為我們開啟了一個指墨繪畫的新時代。

張國祥作品賞析

張國祥作品賞析

張國祥作品賞析

張國祥作品賞析

張國祥作品賞析

張國祥作品賞析

張國祥作品賞析

張國祥作品賞析

藝術家張國祥

張國祥,1958年生於北京,師承派畫家、鑑賞家,國畫大師崔如琢先生指墨傳人。

中國指墨書畫藝術研究院 院長

中國藝術品鑑賞評估專家委員會(文化部) 鑑賞專家

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文化部) 鑑賞專家

北京衛視《天下收藏》欄目 鑑賞專家

河北都市頻道《品真》欄目 書畫鑑賞專家

江西廣播電視臺china陶瓷頻道 書畫鑑賞專家

《藏天下》欄目組 書畫鑑賞專家

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特約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儒心俠骨,醉美江湖——肆拾玖坊天山分舵儒商薈開宗立派
    2020年1月6日,肆拾玖坊天山分舵儒商薈開宗立派慶典在儒商之家成功舉辦!肆拾玖坊天山分舵儒商薈分舵歷經一個多月緊張有序的籌備,終於在今天迎來了屬於我們自己的開宗立派慶典。我們因一瓶醬酒而結緣,我們因文化而結盟,我們用產品和情懷鑄就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江湖。
  • 一隻老鷹祝賀肆拾玖坊巴蜀分舵開宗立派圓滿成功
    肆拾玖坊巴蜀分舵舵主鄧婕發表致辭肆拾玖坊巴蜀分舵開宗立派大典在成都隆重舉行,一隻老鷹集團董事長唐健一受邀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一隻老鷹集團董事長唐健一發表嘉賓致辭唐健一董事長講話內容如下:我謹代表一隻老鷹集團對肆拾玖坊巴蜀分舵今天的開宗立派大典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祝願
  • 廣東佛山這四位名人,其中一位是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佛山是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粵劇的發源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祖廟、西樵山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廣東佛山的一些名人吧!廣東佛山這四位名人,其中一位是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一,黃飛鴻黃飛鴻,字達雲,號飛鴻,生於佛山市南海縣,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是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師,其父黃麒英,虎鶴雙形拳創立者。
  • 《中國妖怪故事》,十年打造,開宗立派,有趣有料,影響深遠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這本書很厚,很重,字也很密集,但千萬別被它的外表迷惑,它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可以說是一個故事百寶箱,因為裡面收錄了1080個妖魔鬼怪的故事。其實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最讓我驚訝的是這本書的作者介紹。
  • 行業清源丨固本清源促發展 持續發力護平安
    行業清源丨固本清源促發展 持續發力護平安 2020-07-23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潘天壽等「傳統派」藝術大家證明了中國畫是進步的
    以潘天壽以及吳昌碩、陳師曾、齊白石、黃賓虹等為代表的這一代自內求變的「傳統派」,用傑出的藝術實踐證明了中國畫與時俱進的強大創造力,表明自己的文化自信心。今天,在全球化的語境下,這一代「傳統派」藝術大家的身體力行恰恰能夠給面臨時代課題的當代中國畫家以啟發———如何挖掘與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如何理解與把握傳統藝術精神,如何拓展水墨語言的表現力,豐富中國畫的精神內涵。
  • 「藝展中國」聖君(盛軍)新當代藝術作品欣賞
    聖君(盛軍)2006年創立和命名:新當代藝術,被稱為新當代藝術之父和藝術創新派領袖,是中國的達文西 杜桑 畢卡索 蒙德裡安。新當代藝術之父聖君文/王齋聖君(本名盛軍,筆名勇力),畢業於南師大美術學院,曾經任教於師範學院多年。
  • 水墨荷花——記王洪凱繪畫藝術
    曾在國內外書畫作品中多次獲大獎,被日本,新加坡,紐西蘭,馬來西亞,港澳臺名家藝術機構及國內眾多收藏家珍藏,中國名人大辭典,中國新文藝大家,20世紀中國美術等書畫專著,均輯錄有他的代表著作。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人世間的花和葉是不同等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唯有荷葉荷花「任天真」,「長相映」。既能同榮、又能同衰,堅貞不渝。荷生先生從小就有愛荷的情節,用水墨來表現荷花,於他,是種莫大的享受。畫荷者眾,有成者寡。從古至今也只有明代徐渭、明代八大山人、近代張大千、當代的崔子範的荷畫還相對不錯。
  • 他雖然未開宗立派,卻挽救了南宋書壇
    張即之《書樓鑰汪氏報本庵記》紙本行楷 29.3×91.4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張即之《汪氏報本庵記》紙本 行楷 縱29.3釐米,橫91.4
  • 中國十大國寶級藝術大師排行榜
    傅抱石在山水畫題材的表現性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為現代美術史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開創一條前人從來沒有走過的道路,是開宗立派的一代藝術大師。他也是博大精深的學者,對古典文學與藝術很有研究,他的繪畫中還能看到詩畫同源的文化展現。傅抱石完成了《中國繪畫理論》等的研究,填補了美術史論研究中的空白,同時這方面的成就又反作用於藝術創作,為他形成獨特的畫風奠定了基礎。
  • 水墨藝術|常青
    水墨藝術,是中國人日常生活特徵的表達,也是中國人思維方式的視覺形態,它不僅擁有廣闊的人文背景和璀璨的歷史,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最易被識別的藝術樣式。 水墨藝術是「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實踐產物,更是中國人思想願景的文化產物。是東方精神促進世界文化繁榮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 但是,水墨藝術不是筆法墨法的模仿與傳承,也不同於中國畫的傳統,雖然今天這個話題仍然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新時代、新生活、新的精神需求正在使這一難已跨越的認識局限瓦解和重構。
  • 中國水墨的境界即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感悟的境界
    東方傳統的審美價值觀念的核心在於其「形」「神」之說,由形神之說而生「境」。正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心境言藝,是中國傳統審美哲學的精髓。中國水墨藝術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化是一脈相承的。究其根本,實際上就是道學中的「有」「無」問題,也就是中國水墨畫面的「黑」「白」關係。道德經說有即無,無即有。中國水墨畫中也是如此,知黑守白,黑即白,白即黑。
  • 正在崛起的中國水墨,你讀懂了嗎?|楚尋歡
    藝術首先是天賦,然後是自覺自悟,藝術屬於那些懂得激活並駕馭自我天賦的人;藝術是性情的書寫,是地域血液基因本來面貌與後天努力的自然合成;藝術是範寬式的雄強偉岸,是趙佶式的開宗立派形神並舉,更是梁楷、法常式的笨拙質樸。彼時普羅大眾眼裡的「粗惡無古法」,現如今又有幾人識?高山流水遇知音,好曲只給懂的人聽就夠了。藝術之高峰永遠是少數精英群體的精神奢侈品,是曲高和寡的存在。
  • 大象藝術攜王紹強水墨亮相2019水墨藝博
    金秋時節,拍賣與藝術界的國際盛事相繼在香港隆重拉開序幕。全球首個以當代水墨為展演主題的藝術博覽會——水墨藝博2019亦於10月3日迎來首批來賓。在2019水墨藝博中,臺灣的大象藝術空間館無疑成為水墨藝博中的亮點。《道德經》有言「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象無形」意指自然之大象是無形之形。
  • 大象無形 大道無法 ——記臺灣著名現代水墨畫大師劉國松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美術系主任及臺南藝術學院研究所所長,並當選國際美育協會亞洲區會會長。1956年,從臺灣師範大學畢業後,隨即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1961年,重拾東方畫系的水墨媒材,從事水墨的革新,倡導中國畫的現代化。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專注於現代水墨的探索與實驗,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矚目,對中國水墨的發展與創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傳統古建碰撞當代水墨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
    此次展覽由薛家鎮人民政府、中國當代水墨年鑑組委會攜手主辦,由華夏藝博園、臨平書院、大川文化、謀道文化共同承辦,王冬齡、許龍森、丘挺、沈勤、王天德、劉慶和、陸春濤、朱偉、周名德、羅擁軍、杜松儒、徐華翎、王煜、單鼎凱共14位當代水墨藝術家參與,展覽跳出傳統的美術館展覽模式,走進百年老宅薛家吳氏中丞第。
  • 2019水墨博覽會在杭州開幕 開啟中國水墨藝術新篇章
    杭州網 記者 沈雁容杭州網訊 5月24日,「藝術西湖·第二屆(2019)國際水墨博覽會」在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展期將持續到5月27日。「藝術西湖·第二屆(2019)國際水墨博覽會」匯集了來自兩岸三地的18位邀約藝術家和50多家藝術機構的超過3000件水墨藝術作品。觀眾可以在當代與近代的大師對話中,感受中國水墨藝術的發展歷程。本屆藝博會圍繞主題「水墨即意義」展開,也是用中國水墨的特有藝術形式表達世界景象的一次藝術展覽。
  • 中國傳統藝術——繪畫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中國的文化包羅萬象,分支龐雜,如諸子百家、琴棋書畫、傳統文學、傳統節日、地方習俗、戲劇文化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的繪畫藝術。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展示中國當代水墨藝術
    新華社雪梨3月3日電(記者張碩)《墨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當代藝術》展覽開幕式3日下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美術館舉行,展覽通過35部作品向觀眾展示了當代中國水墨藝術新穎創意的一面。  水墨藝術在西方經常被理解為傳統的國畫書法,但《墨變》展覽對水墨藝術提出了新的見解,探討了一些突破性概念,運用了富有動力且多樣化的視覺表達方式。參展的14名藝術家在創作中分別使用了噴墨列印、攝影、動態影像以及動畫片等多種媒體手段,同時還使用了如可口可樂、茶和原子筆等多種材料,讓人耳目一新。
  • 國清寺 中國佛教開宗立派之地
    而在清朝時期在華傳教45年的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的眼中,天台山的地位甚至高於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是與麥加、耶路撒冷等宗教聖地齊名的東方宗教中心。這裡是中國佛教創立的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國清寺的所在地。  車行至距天台縣城3公裡處的天台山南麓,如入桃花源,周圍景致更為窈然幽深,忽見群山環抱中一片錯落有致的土黃建築,便是國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