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京城最厲害的景,不是壓滿白雪的雞鳴古寺,也不是落滿紅葉的孝陵神道,而是仲夏之夜的靈谷流螢。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在不少南京人心裡,每年七月去靈谷寺看螢火蟲,已經成了一種迎接夏天的一種儀式,也似乎是在赴一場「暗夜精靈」的邀約。螢火蟲的光象徵著愛,在他們短暫的生命中,閃爍光芒來追逐愛情,黑夜裡,一群一群的螢火蟲在樹林中穿梭飛舞。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星星點點的亮光,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令這片魔幻森林無與倫比的美麗。
2013年,《國家地理》發布的一組螢火蟲照片,把原本養在深閨的靈谷寺推向眾人面前,在這之後,每年七月,這裡就成了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
來自馬蜂窩用戶@spiders
不少外地遊客也慕名而來,看在流螢飛舞之下,六朝古都南京完全換了一副面孔,宛若童話。
南京城的螢火蟲大多分布在紫金山腳下,另外還有老山、棲霞山、方山和幕府山等地,都能看到螢火蟲的蹤跡。
來自馬蜂窩用戶@spiders
一到七月,靈谷寺、明孝陵、老山兜率寺,凡是螢火蟲的出沒處,總有攝影師們架好了長槍短炮深夜守候,熱鬧程度完全不輸春天的臺城。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大家在這裡拍下一張張的照片,希望記錄下螢火蟲短暫一生中的一瞬,也悄悄私藏這份七月限定的仲夏夜之美……
// 靈谷寺
若要問起在南京想看螢火蟲去何處,大家一定會提到靈谷寺。靈谷寺始建於天監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志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初名開善寺。
來自馬蜂窩用戶@st_dolly
明朝時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來自馬蜂窩用戶@spiders
正廳大道覺堂(玄奘紀念堂)供奉的迷你金塔內安放著玄奘頂骨舍利,非常珍貴,只有靈谷寺舉辦展覽時才能有幸一睹真容。登上靈谷寺的標誌性景點靈谷塔,可以一覽周邊風景。
來自馬蜂窩用戶@鹽炸炸
靈谷寺所在的鐘山風景區更像是一個巨大的森林氧吧,參天大樹與藤蔓寄生交織在一起,共生共榮,用層層疊疊的綠訴說生命的悠遠綿長,也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優質的自然環境,才引來了螢火蟲棲息此地。
來自馬蜂窩用戶@劉小貓
靈谷寺的志公殿的前後門、飛來剪、玉帶橋、祖師塔林等幾個地方,都是觀賞、拍攝螢火蟲的好去處。
// 明孝陵
在鐘山風景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因皇后馬氏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來自馬蜂窩用戶@ALhoney
明孝陵前後歷時38年才建成,開啟了明、清兩代帝陵的規制,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進入明孝陵,明孝陵中從歷史中遺留下來的古蹟,在靈動的螢光環繞下,也變得如同仙境一般。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那些白日裡你路過,可能都不會注目的首和石刻,卻因偶爾路過的螢火照亮了上面的紋飾,令人浮想起佇立數百年的陵中時光。白天貌不驚人的明孝陵東配殿遺址,在寂靜的夏夜裡,變得異常靈動。夜晚裡的明孝陵內紅門更是顏值爆表。朱紅色的大門,整齊的門釘,莊嚴裡又帶著一份柔軟。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螢火閃爍,燭火長明,朦朧夜色中,它就是眼中的唯一。
// 兜率寺
兜率寺一點也不熱門,藏在南京市浦口區老山國家森林公園獅子嶺景區內,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頗有深山古寺的味道,鼎盛時期,寺有常住僧侶四十餘人,如今只剩十一人。
來自馬蜂窩用戶@揚黃土
去過的蜂蜂如此評價兜率寺:「一所很純粹的寺院,沒有圍牆,不設門票,香燭自取,齋飯自便,大師雖已不再,信眾仍有很多。」這裡在南京眾多名勝中一點也不出眾,但在七月也會化身為螢火蟲的天堂,而且觀螢的人還比前面兩處少。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通向寺廟的道路,螢火蟲飛舞,如同亂花一般迷醉了遊人的雙眼,兜率寺,從不讓夏夜造訪暗夜精靈的人,失望而歸。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 賞螢攻略
6月底到8月初是螢火蟲的活躍期,在日落後1小時後螢火蟲非常活躍,天氣晴朗的晚上7點半到9點是最佳賞螢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滿月的日子和下大雨的夜晚,不適合賞螢。滿月的明亮月光,提供了足量的光線,也會促使螢火蟲減少發光。月缺的日子,或者雲層很厚的夜晚做觀察與拍攝最為適當。
來自馬蜂窩用戶@spiders
下大雨的夜晚,螢火蟲的翅膀很容易被雨水黏溼,會躲入草叢間;但雨後潮溼,流螢更多。
// 寫給想看螢火蟲的你
靈谷寺等地區已經在保護螢火蟲的棲息繁殖環境方面作出了極大的努力,因此才能讓人們看到如此眾多螢火蟲的夢幻場景。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而第一次看到的人一定會激動萬分,同時也會讓很多人作出錯誤的舉動——想要把它們抓起來。在這裡呼籲所有前來觀賞或攝影的朋友,能夠以身作則一起保護螢火蟲,希望以後這番美景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
來自馬蜂窩用戶@毛毛熊
此外,螢火蟲對光汙染比較敏感,車燈、手電筒、相機手機的閃光燈等強光的照射,都會讓螢火蟲迷失方向,賞螢時記得關閉光源,摸黑觀賞;或將手電筒等設備包裹上紅布,讓光源變得柔和,減少對螢火蟲的影響。
你愛這樣的南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