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歌迷清明紀念鄧麗君 追思歌者留言獻花(圖)
四月五日清明節,許多歌迷清早就到位於臺北金寶山的鄧麗君墓前獻上鮮花。
那個漫步海灘的女人,你在天堂還好嗎?
四月五日,清明時節,一個歌者再次勾起了許多人的懷念。這一天,記者隨許多臺灣人一道,前往臺北北郊金寶山的筠園內追思歌者——鄧麗君。
一大早,臺北的天空就飄起了濛濛細雨,仿佛為了營造古詩中清明時節的意境。但是鄧麗君的歌迷們臉上看不到「欲斷魂」,反而有一種去見故友的淡定。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要去探訪的是一位撒播快樂的天使,而她永遠還活在大家的心中。
在她走後的十二年裡,她的聲音依舊流行在大街小巷,依舊留存在人們的心中。《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一水隔天涯》、《漫步人生路》、《又見炊煙》等等,在一首首她演唱的歌曲中,淺吟低唱,餘音不絕,歌聲背後的柔情清澈似水一般,清洌而透明。
鄧麗君安息的筠園位於金寶山墓園的「愛區」之中,金寶山墓園很大,沿著山勢,分布許多的區域。遠遠望去,似一片「豪宅」,有古色古香的古典建築風格的墓,也有歐式風格的,還有中西合璧的。
一位前來掃墓的李先生說,因為鄧麗君安葬於此,這裡的墓地價格飈漲,如今一塊墓地價格動輒數百萬至上千萬臺幣。不少名人和有錢人都紛紛來此與鄧麗君比鄰而居。「有鄧麗君的歌聲作伴,他們在天國裡也不會寂寞」 李先生說。
與那些「豪宅」相比,「筠園」淡雅而樸素,一如她的清新可人。與大多數墓園的肅穆所不同,鄧麗君的「筠園」給人留下的是歡快,仿佛她從來就不曾離去。
「筠園」內處處可見音樂的符號,走進「筠園」,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嵌刻在地下的一個有十個音階的大鍵盤,遊人可以在琴鍵上踏出美妙的音樂。四周安裝了音響,循環播放鄧麗君生前所有的歌曲,她那甜美,柔情,令人陶醉的歌聲在墓地間繚繞,在遊人心中激蕩。
在金寶山墓園內,幾乎所有的人物雕塑都是低著頭,仿佛正在哀思。而「筠園」卻不同。它有一個小花壇,中間矗立著鄧麗君的全身雕塑。長發飄逸的「鄧麗君」微仰著頭,面帶笑容,伸開的雙手,仿佛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中,栩栩如生。
沿著甬道往前走,就是墓地。中間鑲嵌一張墓主年輕時的彩色照片,光彩照人。棺蓋上面是墓主的一尊臥像,左右手交叉於胸前,深情地凝視人間。她的模樣還是那麼迷人那麼安詳,似乎她從不曾衰老,永遠是美麗溫柔賢淑大方的形象。棺蓋的右邊,立有一塊巨石,上篆刻宋楚瑜的題字「筠園」。
今天不少歌迷從臺灣的四面八方趕來,還有大陸的參訪團,抽空前來探訪。鄧麗君墓前擺滿了鮮花,據說,她墓前的鮮花永遠是新鮮的,因為永遠有她的歌迷把她生前喜歡的花送給她。
在鄧麗君的網上墓園上,也有不少歌迷留言獻花,表達對她的追思。一位名叫「君愛君」的網友寫道:君去不復返,麗影長留存。鄧隕音宛在,誰人不識君。
網友「北海秀禾」寫道:當生命悄然逝去時,靈魂卻永駐立於億萬歌迷的心海最深處,替我們消彌黑暗、剔除痛憷,偉大永遠屬於遠在天堂的她,我們祝福她,願她永遠美麗,光彩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