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普京在國際舞臺上有過受人歧視的屈辱經歷,也有過令人膽寒的鐵血手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二十年來,俄羅斯聯邦已經渡過了幾乎再次崩潰和瓦解的最艱難時期,普京還給了俄羅斯人民一個有尊嚴、有安全感的俄羅斯,他的強硬,他的孤獨,都給俄羅斯人民、給世界媒體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蘇聯的崩潰與解體,俄羅斯經濟遭遇到的休克療法似的雪崩,七十年積累的財富一夜之間被瓜分、被洗劫、被掠奪,前蘇聯人民英勇犧牲取得的反法西斯戰爭偉大勝利的榮耀,都在那紅旗落地的那一刻黯然變色,以新思維摧毀前蘇聯的戈巴契夫成為了俄羅斯民族的罪人,葉爾欽同樣是瓦解分裂前蘇聯的罪魁禍首,正是在西方集團舉起屠刀要將俄羅斯聯邦再次解體的時刻,普京走上了俄羅斯歷史舞臺,也走上了國際政治舞臺。
大家不會忘記,普京上任時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問題或許還不是經濟和金融崩潰,而是恐怖活動籠罩著整個俄羅斯,2002年10月23日發生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最終造成129名人質死亡,2004年9月1日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在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製造一起人質事件,最後造成333名人質死亡,這兩次人質事件使俄羅斯遭遇了從未有過的黑暗與恐怖,那絕不是戈巴契夫和葉爾欽所宣傳的所謂民主社會,而是比黑暗的中世紀還要恐怖的時期,來自車臣共和國的黑寡婦軍團的氣息浮遊在整個俄羅斯的空氣中,滲透進所有俄羅斯人的生活裡。此前俄羅斯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付出慘重代價後失敗,使得俄羅斯民族的精神面臨崩潰。普京上任伊始,就面臨著正在進行的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一部名叫《煉獄》的電影就是描寫車臣戰爭的慘烈與殘酷,俄羅斯軍人付出了巨大犧牲,然而普京以堅定的決心和意志取得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勝利,第二次車臣戰爭後雖然俄羅斯境內仍然發生了多起恐怖襲擊,但俄羅斯人民逐漸恢復了正常生活,俄羅斯人民的精神得以重建,俄羅斯人民重新看到了國家的光明與前途。
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是原蘇聯南部的三個加盟共和國,這裡山高林密,地勢十分險要,民族、宗教、文化十分複雜,是各種對俄羅斯安全構成威脅的恐怖勢力的滋生地,並且還對南北奧塞梯等地區的俄羅斯分離主義勢力產生極大的影響,普京在穩定車臣之後,對喬治亞發起了戰爭,史稱俄格戰爭,雖然這場戰爭也同樣慘烈,但普京沒有心軟,而是徹底打敗了喬治亞,使南奧塞梯獲得獨立,恢復了整個高加索地區的安寧,解除了高加索地區分離勢力對俄羅斯構成的戰略威脅。俄格戰爭的勝利使俄羅斯人民恢復了國家自信和俄羅斯民族自信。
當西方國家在烏克蘭發動顏色革命,企圖讓整個烏克蘭倒向西方,讓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將遏制俄羅斯的前線推進到烏俄邊界的時候,普京再次顯示出了他的氣魄和膽略,他利用烏克蘭因顏色革命而產生的內部政治分裂,利用烏克蘭西部俄羅斯民族佔主體的有利條件,使烏克蘭發生東西內部爭端,然後一舉將克裡米亞半島收歸俄羅斯版圖,這次行動雖然遭到了整個西方的制裁,但能夠重新拿回克裡米亞半島,能夠讓俄羅斯的勢力重新回到黑海,無論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將克裡米亞半島收歸俄羅斯版圖讓俄羅斯民族重新燃起了恢復龐大的俄羅斯帝國乃至前蘇聯帝國的夢想,俄羅斯人心中因為前蘇聯的崩潰而產生的巨大陰影因為克裡米亞的回歸而散去,俄羅斯人民也因此而看到了一個強大俄羅斯的美好願景。
普京是那種有著戰略眼光的政治家,儘管七國集團因為俄羅斯收復克裡米亞半島而將俄羅斯一腳踢了出去,儘管普京在澳大利亞參加G20峰會時受到了整個西方國家的冷遇而不得不提前回國,但普京剛硬的性格使他不會向西方屈服,他非但沒有向西方屈服,反而做出了令國際社會更加難以置信的決定,揮師進入敘利亞,支持已經被美國扶持的敘利亞反對派逼到絕路上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不惜一切代價同美國在敘利亞的各種勢力進行堅決鬥爭,當時連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都看不起普京,甚至大著膽子將俄羅斯的一架戰機擊落,將俄羅斯軍人打死。可以說,俄羅斯軍機被擊落事件是普京上任以來承受的重大考驗之一,或讓俄羅斯在敘利亞被拖死,或在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打敗美國及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有著俄羅斯民族不屈性格的普京沒有退卻,遭受了巨大犧牲的俄羅斯軍人沒有玷汙他們的光榮傳統,俄羅斯人民以極高的支持率全力支持普京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終於讓普京,讓俄羅斯迎來了榮耀時刻。普京成功地利用美國在土耳其軍事政變的機會與埃爾多安和解,並在敘利亞結成了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大國的統一戰線,構建起了一道什葉派之弧,最終打敗了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等各種敵對力量,逼迫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取得了敘利亞阿斯圖納港49年的租賃使用權,將俄羅斯的勢力擴展到了地中海地區,讓俄羅斯重新實現了歷代沙皇都夢想擁有的南方海權。
時間到了2019年10月,普京執政即將滿二十年,他的外交也迎來了一個高潮,2019年10月可以稱為「俄羅斯外交月」,這個月俄羅斯外交有許多大手筆,體現了俄羅斯從被動外交向主動外交、主導外交轉變,從在中美之間搖擺向堅定地與中國站在一起轉變,從軍事外交向經濟、政治全方位外交轉變,可以說,從這個10月開始,俄羅斯從軍事大國向政治大國和經濟大國轉變。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從敘利亞撤軍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隨即命令土軍進入敘利亞,打擊敘利亞庫德人武裝,全球媒體都在報導埃爾多安可能是想趁機佔領敘利亞庫德人土地。普京看準時機,於10月22日在俄羅斯南部城市索契同埃爾多安進行了六個小時的艱難會談,並與埃爾多安達成共識,土軍撤出佔領地區,與俄軍一起在土敘邊境的安全區巡邏。10月30日,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國外長會晤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始終支持敘利亞主權、獨立、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這些原則應當得到所有各方的尊重。會議決定將於下個月在阿斯塔納舉行三國關於敘利亞問題的峰會。這兩次關於敘利亞的重要會議都沒有邀請美國參加,顯示出俄羅斯已經成為敘利亞問題的主導國家和主導力量。就連埃爾多安這位梟雄都不得不在普京面前屈服。
10月14日和15日,也是在美國宣布從敘利亞撤軍,伊朗油輪在地中海遭到不明飛彈襲擊、中東局勢十分危急的關鍵時刻,普京突然出訪美國在中東的兩大盟友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受到兩國的隆重歡迎,不僅達成了多項經濟合作協議,而且還在解決葉門衝突、緩解伊朗與沙特關係和穩定國際油價方面達成重要共識,為制止因為美國制裁伊朗使海灣局勢隨時可能爆發重大衝突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俄羅斯的影響力開始從敘利亞擴展到整個中東。
從前中東一直是美國的勢力範圍,其它國家根本無法在中東地區插足,而現在除了以色列,整個中東地區的形勢都在發生重大而微妙的變化,世界上以沙特為核心的歐佩克與最大的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形成了重要聯動,對穩定國際油價形成穩定作用,美國在控制國際油價方面的作用大為降低。無論是對敘利亞還是對伊朗,美國從前那種說一不二的獨家話語權因為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的勝利和與沙特等國的關係加深而變得不復存在。
10月23日,俄羅斯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峰會在俄羅斯索契舉行,43個非洲國家領導人參加這次峰會,這次峰會取得的最大成果顯然並不在經濟上,而是在政治上。現在與非洲合作得最好的是中國,從前美國和歐洲、日本等國在瓜分完非洲優質能源資源之後,普遍認為非洲是一個貧窮大陸,沒有什麼油水可撈。然而由於中國長期持續地在非洲進行投資和開發,激活了非洲的發展潛力,整個非洲正在爆發出巨大的市場能量,於是美國開始羨慕嫉妒恨中國在非洲取得的成效,美國、日本、歐洲和俄羅斯也都開始關注非洲,此次俄羅斯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峰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美國媒體在評論俄羅斯的做法時說,俄羅斯是想與中國爭奪非洲,以此離間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其實中國和俄羅斯共同開發非洲經濟、共同推動非洲大陸的政治覺醒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將使西方力量特別是美國力量退出非洲大陸,可以說,俄非峰會表明俄羅斯的影響力已經開始走出亞歐大陸而擴展到非洲。
還有一個重要事件被媒體忽視了,那就是從10月25日開始,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正式生效。這一協定是2018年5月17日籤定的,可以看作是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之間自由貿易協定的1.0版,參與這一協定籤字的歐亞經濟聯盟國家有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五個國家,歐亞經濟聯盟是俄羅斯打造的「小獨立國協」版本的自貿區,不僅對俄羅斯經濟有重大意義,也對俄羅斯政治有重大意義,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籤經貿易協定,表明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實現了完全對接,也使一帶一路北線完全打通,這是一帶一路第一條從中國完全不受阻礙的通往歐洲的通道,顯示出中國與俄羅斯經濟正在進行全面融和。
10月17日,普京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第十五屆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上的講話中說,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重大。俄中在多個領域合作,雙方積極研究寬體客機,開發太空項目等。俄方歡迎中方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開發北方航道。
隨著敘利亞戰爭結束,俄羅斯的戰略重心將會轉向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當前俄羅斯在經濟上正受到來自西方的全面禁運,而中國也同樣在與美國在進行貿易戰。在這種形勢下,中國與俄羅斯的金融、經濟、科技、能源、軍事、太空、網絡等方面的合作將會全面展開,緊密的中俄兩國關係將會變得更加成熟和穩定。
普京曾在二十年前引用過俄羅斯政治家斯託雷平的一句話「給俄羅斯20年內外安定的時間,它將變得讓你認不出來。」後來這句話被中國媒體說成:「給我二十年時間,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不管是引用還是普京自己說的,現在普京執政俄羅斯快二十年了,他給了俄羅斯人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嗎?我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我想相對於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自然還算不上強大,但相對於剛剛從前蘇聯解體出來的俄羅斯,如今已經足夠強大,它沒有被西方國家打倒,沒有被西方國家二次解體,沒有因為金融危機而發生經濟和金融崩潰,沒有因為各種恐怖勢力、分離勢力而分崩離析,而且打贏了車臣戰爭、打贏了俄格戰爭、成功地將克裡米亞半島收歸俄羅斯版圖,打贏了敘利亞戰爭,將美國勢力趕出敘利亞,成功地將俄羅斯勢力擴張到了黑海和地中海,俄羅斯經濟已經走出了困境,俄羅斯軍事仍然是世界第二,俄羅斯人民的凝聚力空前強大。是的,普京用二十年時間還給了俄羅斯人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李光滿,察網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