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智能技術的困難多地出招,讓「無G」老人融入智能時代!工作人員幫助老年人進行登記近期,關於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現象引發輿論關注。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讓老年群體搭上「數字快車」,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多地多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從醫療、出行、消費等各方面出手,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醫療方面,掛號繳費等人工窗口將保留,同時開通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因為總感覺老年人很難接受新事物,無法記住那些繁雜的功能,也時常會一不小心就按錯了鍵,出現操作失誤的狀況。出行方面,為老年人開設「無健康碼通道」或通過查驗其他證件放行,下一步將爭取「健康碼」和公交老年卡整合。
一鍵同步的增強通信方面,手機APP將進行適老化改造,同時開展專題培訓,引導老年人適應「數字生活」。以打車出行為例,滴滴陸續推出了「代叫車」、「關懷模式」、「親友代付」等功能。專注於網約傳統計程車的嘀嗒出行,則在西安市推出「三個一鍵」提升老年人打車的便捷性,分別是「一鍵叫車」、「一鍵同步目的地」和「一鍵行程分享」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華龍一號全球首堆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因為總感覺老年人很難接受新事物,無法記住那些繁雜的功能,也時常會一不小心就按錯了鍵,出現操作失誤的狀況。這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科研基礎建設的研發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在三十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華龍一號設計壽命為60年,反應堆採用177堆芯設計,堆芯採用18個月換料,電廠可利用率高達90%,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在中山大學發布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研發成果中山大學11月26日晚間通報,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北京時間11月25日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目前,這款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文章稱,這款納米顆粒疫苗在小鼠體內誘導的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滴度位居全球第一,在恆河猴動物體內誘導的中和抗體滴度位居世界第三。儘管各個實驗室在檢測手段和實驗靈敏度上均有所不同,但依然可以反映出該納米顆粒疫苗的高效價,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
相關科研的成果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大葉可愛花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物,雲南大葉種的另一類代表性品種,相關科研成果近日在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發表。據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程師申健勇介紹,2018年至2019年期間,工作人員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片區調查極小種群植物時,發現一盛開的可愛花屬植物,專家們最終將其取名為「大葉可愛花」,我們都知道人如其名,而大葉可愛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向人們綻放著自己獨特的魅力。通過形態對比和鑑定,確定該物種不同於我國分布的可愛花屬中的任何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