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用手機自拍、P圖軟體盛行的時代,大街小巷的照相館正在逐漸走向落敗。然而「鯨魚公園照相館」卻在一線城市中迸發生機。
7月27日,在深圳南山科技園一家新的照相館正式開業,這是鯨魚公園照相館成立一年多以來開的第二家店。
鯨魚公園照相館憑藉何種魅力,不斷向上發展?
為何看似衰落的行業,卻有人能不遺餘力地向前奮進,還獲得不錯的成績?
本期易悅專訪鯨魚公園照相館品牌創始人——閔成貝先生。
21年
閔成貝,山東滕州人。由於從小對攝影很感興趣,大學選擇了魯迅美術學院學習攝影專業。後來才知道攝影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它還需要學一系列功課:需要美術基礎、審美基礎、色彩搭配等等。
閔成貝:「這些基礎都是後期進步的基石,但單有這些遠遠不夠。為了更好地拍攝,鍛鍊自己在時尚和服裝搭配方面的能力,我還做過一段時間的時尚買手來提升自己的時尚感。後來我還學了平面設計……總之這是一個不斷豐盈自己的漫長過程,也是一個蠻有意思的過程。」
攝影科班出身的閔成貝,在攝影行業打拼已有8年。從他拿起家裡那臺照相機,到小學老師把他領進攝影「門」,再到魯迅美術學院學習攝影專業,這一路已有21年。
2010年,畢業後成為一名專業的攝影師;
2011年,出任中國最大圖片社區「色影無忌」影像頻道高級編輯;
2012年,策劃新銳攝影師發現之旅攝影大賽、同年籤約騰訊微博特邀攝影師;
2013年,任Nikon全國巡講講師、同年任「環球網」攝影頻道主編;
2014年,搭建國內最大最全的攝影庫、任日本友愛國際攝影大賽終審評委、同年他還拍了一組紀實攝影作品《32個人32種孤獨》被各大門戶網站推薦;
2015年,任知識付費平臺「在行」圖片總監。空閒時間長期同《嘉人》、《瑞麗》、《舒適》、《座駕》、《ZINE》等一線雜誌合作,合作過的藝人包括: 張歆藝、唐嫣、柳巖、李宇春、楊冪、馬麗、段奕宏、杜淳、遊天翼、王寧、張子棟、大兵等。
2017年,閔成貝聯合拍檔一起創立快時尚連鎖照相館品牌「鯨魚公園」。從單純的攝影師到創業公司主理人,閔成貝現在更多的工作是在管理公司,(偶爾也會拍照,因為有些客人是衝著他來的)。
攝影對於攝閔成貝而言,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需要更多鏡頭來觀察。
閔成貝:「攝影是我看外面世界的一扇窗,但隨著身份和閱歷的變化,我覺得光有這扇窗還不夠,很多時候需要『跳』出來。就像照相館拍的照片,我『需要從專業攝影師角度跳出來』,從企業運維、打造鯨魚公園這個品牌的角度來審視。再比如我對金融、科技類等方面感興趣,這些都需要我從攝影這扇窗『跳』出來,用一個『更大,更廣的視角』去看問題。」
90分鐘
想要經營好一家創業型公司並不容易,尤其在攝影行業。很多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拍照片,單反也駕輕就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傳統的照相館迎來了倒閉潮。
閔貝成:「一開始我們把手機作為我們頭號競爭對手,因為現行手機拍照是不可迴避的問題,但我們也『想得開。就像大家家裡都有廚房,可飯店行業還是欣欣向榮』。而且客戶購買的不單是拍照那一下,而是我們一整套的專業服務,這是他們自己用手機解決不了或者說要花很多時間和成本才能實現的。」
鯨魚公園照相館的slogan是「重新定義商務照」。商務照是公司的拳頭產品,副業有親子照、證件照、輕寫真等。
所謂「重新定義商務照」是顛覆了傳統照相館的運作模式,告別土味的拍法:去鯨魚公園照相館拍照,正常流程只要90分鐘:到店接待10分鐘、化妝30分鐘、拍攝選片20分鐘、同步修圖30分鐘、最後滿意出片。
滿足當下大眾快節奏追求的同時,還能讓顧客享受到『高附加值服務』:專業的化妝師、攝影師、後期師。以精美的妝容讓專業攝影師拍照,加上後期師的修圖技術,就連穿搭的服飾都是名牌,享受像明星拍雜誌封面一樣的待遇,滿足客戶對於高品質的追求。
閔成貝:「以前我做攝影工作室時,主要面對一些明星和大企業,拍一些雜誌和廣告片。那時候我就一直在思考怎麼樣把這種高質量的服務帶給每一個普通受眾,而且把這種精細化程度高、周期長的前期準備工作做成『縮短周期、可複製、可標準化、可做大規模的工作』。做成攝影界的星巴克,帶給顧客一個可以預期到的很好的效果。讓大家知道鯨魚公園照相館這個品牌會出一些什麼樣的內容。」
無限時長
標準化和規模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情。品牌的塑造就像跑一場「馬拉松」,未來無限的時長裡有著無限的困難,當然也有無限的可能。
「每一個產品都需要不斷打磨:試驗每一個產品的固定光位、光的輸出、後期的調試等。後期師對照片的每一筆、每一個灰度、每一個背景的調試都經過很嚴謹的培訓。一個基本的商務照,背景就換了七八個,燈光試了幾十種,才有現在的效果,而且這也不是最終的,還是需要『不斷打磨完善、迭代更新』。我們的目的是讓客戶接受到比較一致和高質量的產品以及服務,這是我們一直在打磨和實驗的核心點。」閔成貝說。
目前鯨魚公園照相館有兩家店:一家標準店, 一家核心店。未來規劃有標準店、核心店、旗艦店三種不同規格的店。
閔成貝和拍檔打算在兩年內先開四家店作為生根期;三到五年要擴展到更多一線城市,等產品扎住了「根」,就主做品牌推廣;五年之後開始資本化,過程中不斷自我造血升級。
把鯨魚公園照相館品牌經營好,從一家70平米的標準店到150平米的核心店,再到300平米的旗艦店。由一線城市蔓延到二三線城市,乃至國外,一步一步打造成世界品牌。
採訪到最後記者發現,儘管已在深圳生活多年,閔成貝的電話號碼還是學生時代的遼寧當地號。他說自己沒什麼特點,但是對選定了的事或物,會一直堅持。
他每天早上7點起來打籃球,才剛剛三十出頭的他說自己歲數不「小」了,再不鍛鍊就油膩了,工作完回到家一般要到晚上11點。
創業和人生都是一個不斷奔跑的過程,閔成貝說自己沒有太多的規劃,他的宗旨只有一個:趁年輕多努力,把現在的鯨魚公園先做起來,做攝影界的「星巴克」。
圖片 | 嘉賓提供
採訪·撰稿 | 鍾葉
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