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的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

  電視劇《大橋》海報。《大橋》講述了主人公賀不違、肖慧芳等中國最出色的工程師帶領眾人歷經萬難,挑戰了世界建橋史上這一「不可能的任務」,展現了工匠精神。「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大橋》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

  近日,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的電視劇正式啟動。該劇講述在總工程師賀不違的帶領下,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齊心打造一座超越世界橋梁的高峰、一座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心血之橋。

  該劇由曾創作《大雪無痕》《命運》等現實主義作品的金牌編劇陸天明親自操刀,預計2019年年後開始啟動拍攝,將在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地取景。近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電視劇《大橋》編劇陸天明、製作人李娜接受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的獨家採訪,提前揭秘《大橋》創作的幕後故事。

  編劇陸天明: 一定要下生活,尤其這樣的題材,編也編不出來

  創作原則:從生活出發,從人物出發

  廣州日報全媒體:陸老師什麼時候開始創作《大橋》?創作源泉是什麼?

  陸天明:寫《大橋》是一個使命,也是一個任務。留意這個題材的源泉和契機全是因為港珠澳大橋太偉大了,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作為中國人都會倍感自豪。我覺得我要寫好中國工程師的精神,一定要告知大家,中國在努力,中國人在努力,這些就是我要表達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大橋》的主角是總工程師賀不違,不知道您在創作中是以誰為原型?

  陸天明:原型是應該有的,但寫任何一個人物都需要綜合起來寫。《大橋》中的賀不違在我心裡是有一個人,是我最尊敬的人,但我現在不希望公布他的名字,不希望違反創作規律來追究到底是以誰為模特寫的,這不符合創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在創作這個人物的時候,您的心裡除了人物原型外,有沒有想過哪位演員來演這個角色比較合適?

  陸天明:我的習慣是,不為哪個演員寫角色。我認為藝術創作就是從生活出發,從人物出發,塑造好一個人物。至於將來誰演比較合適,是應該根據人物來找演員,而不是根據演員來寫人物,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創作規律。

  現在很多作品是根據演員來寫角色、寫人物,是違反創作規律的——我們不能為演員服務,要為生活、為角色來找演員。將來誰來演合適是導演和製片人確定的事情,不是我編劇確定的,我相信將來的導演會完成這個任務。

  採風時被感動:這麼好的中國工程師!

  廣州日報全媒體:聽說您為了寫這個故事採風研討數十次,能不能分享一下中間有意思的故事?採風過程中最感動您的事例有哪些?

  陸天明:寫這個題材,我們去中交集團、武漢、珠海、大橋工地、島隧總部、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做了數次採訪,似乎沒有達到數十次那麼多,但確實前前後後用時一年多,如果加上案頭工作的確有數十次都不止。

  在數次的採訪過程中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一般的創作習慣就是一定要下生活,尤其是寫《大橋》這樣的題材,要編也編不出來:我們中國有這麼好的工程師,這麼好的工人,這麼偉大的事情。

  採風過程中,動人的事例數不勝數,如果非要說的話,就是我們數以千計的電視劇,偏偏忽略了一個偉大的群體「中國工程師」。這次讓我最感動的是,我的筆要把他們表達出來。中國工程師擁有的一種精神在推動著中國社會的前進,這是我最大的感觸。

  廣州日報全媒體:這次劇本創作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陸天明:這個劇創作最難的,是我創作電視劇以來最難寫的一個題材。歷來在文學創作、影視創作中最難寫的就是工業題材,工業題材往往很枯燥,觀眾一般不願意看。那麼這次恰恰是工業題材、工程題材,工程又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那麼怎麼把這個工程上面的技術難題轉化成觀眾想看的、要看的工程師人物的故事,這個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這些人第一不懂技術,二不了解他們,平時很少接觸工程師,可以說幾乎沒有接觸。前前後後一年的時間接觸下來,最後拿起筆來真正坐在電腦面前仍然感到非常不夠,所以從這「非常不夠」裡面去構思表現一個偉大的題材,這就是一個難題了。怎麼去把技術、工程融入情感情緒中間?怎麼把工程故事寫成一部電視劇,是需要克服的最大一個難點。

  創作基調:要對今天的中國有感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您一直專注現實主義作品的創作,《大雪無痕》《命運》等作品都非常成功。在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中,您覺得最重要的部分在哪裡?最需要抓住的點是什麼?

  陸天明:第一,現在對於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方法往往不被文學界和影視界所重視,很多朋友都繞著現實題材走。我確實是一直在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寫現實題材,也不能說都非常成功,因為大家看到的那幾部似乎有一定的效果,但我還有很多沒有被大家注意到的作品,所以不能說都非常成功。

  第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對今天的中國要有感情,你一定要立足於為今天的中國人而寫作、為今天的中國而寫作、為推動今天中國的進步而寫作,有了這些基本感情,我想我們都能寫好。

  最需要抓住的點就是要看到中國在進步,中國在變化,中國在努力,這一點非常重要,站住腳跟,要和中國一起進步,沒有這個基本點,我相信寫不好今天的中國。

  製作人李娜: 國家發展背後的每一個真實故事都足夠燃情勵志

  廣州日報全媒體:跟陸天明老師是什麼時候開始合作這個故事的?

  李娜:港珠澳大橋的建成某種程度上像是中國用短短近70年發展到今天的一個縮影,背後傾注了無數人的努力與付出,從無到有,最終呈現出一個奇蹟。從我們的角度來講,這才是真正能夠「燃」的作品。

  同時也想借這部作品證明,國家發展背後的每一個真實故事都足夠燃情勵志,值得被更好地記錄。

  和陸老師開始合作是從《平凡的世界》結束之後,《大橋》是我們一直想做又不敢去做的題材。作為一支年輕的團隊,我們除了敬畏還是敬畏!每次閱讀陸老師的劇本,內心都是掩不住的澎湃。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到劇本的時候,我是站著看完了半集,節奏緊湊、劇情緊張,人物命運揪心,讓你根本都停不下來。看到第三集的結尾,我號啕大哭!一部現實主義特別是工業題材的作品,能夠這麼打動人心,讓人慾罷不能,我對陸老師充滿了佩服和感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這部作品是怎麼成功集結到《平凡的世界》班底的?

  李娜:能夠有機會參與創作這樣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整個班底都很感興趣、也非常願意全情投入付出努力,歸根究底還是大家願意一同挖掘這個故事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

  《大橋》聚焦在橋梁事業一線工作者,通過對工程師、對普通工人的描寫,去傳達中國幾代人矢志不渝的夢想和追求,也從而揭示一個時代的變遷,能夠用影視創作的形式見證國人的奮鬥和國家的發展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我們都願意用創作者的初心,讓《大橋》能夠在充滿時代厚重感的同時,給大家帶來感動和激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選演員的標準是怎樣的?目前有沒有定下來?

  李娜:演員還未完全定下來,但一定是個不負期待的陣容。每一個演員都對自己飾演的角色保持著一份敬畏之心,因為都很希望參與這個作品,所以整個選角過程順利也非常符合各位主創的預期。我們這個作品有紀實性且有創作的人物原型,所以更多會選擇符合角色需要的「戲骨」來詮釋這些角色,此外選擇了一些優秀的香港、澳門演員。

  林鳴:《大橋》裡的角色應該是當代許多工程師的縮影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總工程師

  廣州日報全媒體:《大橋》的主角是橋梁建設的總工程師,而您本人就是一位總工程師……編劇陸老師寫的,是否就是您的故事?

  林鳴:據我所知,這個創作群體都是些有使命感的年輕人,剛拍了《平凡的世界》,這次主動要拍《大橋》這樣貼近現實的片子,是一群可愛的值得尊敬的年輕人。為了《大橋》的編劇,陸老師做了很長時間的採訪和準備,我們港珠澳大橋所有的採訪和採風只作為其中的一個工程。

  而且,每個大橋都有總工程師這樣一個角色,我相信這部《大橋》裡的總工程師應該是當代許多總工程師的縮影。陸老師是當代非常出色的作家和編劇,這個採風過程中我們有過很多深入的思想交流。

  作為編劇和工程師,對專業的執著和嚴謹的精神,我們兩個是很像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如今大橋通車,《大橋》又正式開拍,對您和大橋的建設者們來說,把生活故事變成螢屏故事,您和您的團隊最希望傳遞給觀眾的是什麼?

  林鳴:大橋通車,又聽到《大橋》開始啟動的消息,對於我們建設者來說,有種喜上加喜的感覺。我知道我們的很多同事,都非常期待《大橋》這部片子,我們覺得我們建設者為經濟發展、國家建設做了很多工作,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在他們工作當中,也碰到很多困難,有他們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內心的感受,這種感受很少被傳遞。雖然當今社會信息很發達,但社會對他們內心的世界和工作生活的狀態其實很陌生。我們期待通過《大橋》展示他們多彩的人生,能夠讓社會對當代建設者有更多的了解和更多的理解。

  廣州日報全媒體:接下來《大橋》的拍攝或許會涉及很多橋梁建設方面的工程術語等專業範疇的東西,不知您和您的團隊會不會為這些專業部分把關?

  林鳴:工程題材對作家創作是一大挑戰,在技術方面要下很大的功夫。陸老師在採風過程中,對技術術語部分特別用心思,讀了很多論文,也和很多專業工程師進行了交流。

  在未來拍攝過程中,只要劇組有需要,我們理所當然、責無旁貸地給予配合。工程是工程,藝術是藝術,藝術中的工程應當服從於作家的創作。(記者 莫斯其格)

(責編:李語、陳育柱)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 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
    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獨家揭秘創作的幕後故事電視劇《大橋》海報。《大橋》講述了主人公賀不違、肖慧芳等中國最出色的工程師帶領眾人歷經萬難,挑戰了世界建橋史上這一「不可能的任務」,展現了工匠精神。「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近日,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的電視劇正式啟動。該劇講述在總工程師賀不違的帶領下,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齊心打造一座超越世界橋梁的高峰、一座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心血之橋。
  • 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 電視劇《大橋》啟動
    我們會加倍努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先謝謝了!!!由金牌編劇陸天明操刀、獻禮建國70周年的電視劇《大橋》,近日在北京啟動。記者獲悉,該劇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講述在總工程師賀不違的帶領下,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拋棄名利背水一戰,打造一座超越世界橋梁的高峰,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心血之橋。
  • 電視劇《大橋》 講述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電視劇《大橋》 講述港珠澳大橋 金牌編劇陸天明收山之作,即將開拍 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並即將開拍,該劇由金牌編劇陸天明操刀,據悉陸天明在劇本創作期間,曾數十次採風調研,歷時兩年完成這部心血之作,他稱這將會是自己編劇生涯的收山之作。
  • 電視劇《大橋》講述港珠澳大橋
    日期:[2018年10月2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12] 金牌編劇陸天明收山之作,即將開拍 電視劇《大橋》講述港珠澳大橋 本報綜合消息 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並即將開拍,該劇由金牌編劇陸天明操刀。
  • 《大橋》故事背景是什麼 港珠澳大橋資料簡介
    近日,由金牌編劇陸天明操刀,獻禮建國70周年的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該劇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講述在總工程師賀不違的帶領下,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拋棄名利,背水一戰,打造一座超越世界橋梁的高峰,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心血之橋。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10月23日,遊客在廣東珠海情侶南路海濱拍照留影,身後是即將通車的港珠澳大橋。當天,「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舉行開通儀式,24日大橋將正式通車。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10月23日,眾多遊客和市民在廣東珠海情侶南路海濱遊覽,背景是即將通車的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10月24日,車輛在港珠澳大橋上行駛。當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10月24日,首輛從珠海開往香港的私家車輛通過港珠澳大橋收費站。當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10月24日,從珠海開往香港的首批車輛駛上港珠澳大橋。當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 新聞背景:港珠澳大橋
    新聞背景:港珠澳大橋     從珠江口東岸的香港,修建一個通往西岸的珠海和澳門的陸地通道,這就是港珠澳大橋  根據設計方案,港珠澳大橋全長約28公裡,從香港北大嶼山公路起,經大澳,聯接一條長1400米、能讓大型船舶通過的斜拉橋,再轉為低矮橋身越過珠江口,最後在接近陸地時作「Y」型分叉,一頭通往珠海,另一頭接澳門,預計總投資約150億港元。  興建連接香港、珠海、澳門及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陸路通道———這一構想已提出近20年。
  • 新聞背景:港珠澳大橋建設大事記-中新網
    中新社珠海10月22日電 港珠澳大橋將於24日通車運營。該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圖為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
  • 港珠澳大橋體驗遊啟動
    中新社珠海1月16日電 (記者 鄧媛雯)16日,由珠海創投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粵港澳系統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港珠澳大橋體驗遊啟航儀式」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舉行。圖為港珠澳大橋的資料照片。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周年!
    大橋的開通,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助力。廣東省法學會港澳基本法研究會會長鄒平學指出,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年來,為香港、澳門與珠三角、廣東以及整個內地的溝通聯繫上,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今年1月28日,粵港澳跨境通聯程聯運上線,首發線路從中山出發,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直達香港市區,「一票四聯」大大縮短了旅客出行時間。隨後,從廣州、順德、江門、佛山、陽江等珠三角城市起始的其他港珠澳大橋跨境通聯程聯運線路也陸續開通,為港珠澳大橋坐車和旅遊觀光再添一項便民服務。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港珠澳大橋體驗遊 正式啟航
    港珠澳大橋體驗遊 正式啟航 遊客準備出發,近距離感受港珠澳大橋  1月16日,「港珠澳大橋體驗遊啟航儀式」於港珠澳大橋珠海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圖看懂港珠澳大橋
    vid=543077   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建設到通車前後歷時十幾年的時間跨度,無數的技術創新,一個又一個的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造了奇蹟。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電視劇《大橋》啟動 中國工程師燃情勵志十四年
    電視劇《大橋》啟動 中國工程師燃情勵志十四年 作者:張寧 2018-10-25 10:01   來源:瀋陽晚報     近日,由金牌編劇陸天明操刀,獻禮建國70周年的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
  • 港珠澳大橋今天正式開通
    廣東電網綠色電力「電亮」港珠澳大橋廣東電網綠色電力「電亮」港珠澳大橋10月23日凌晨5點,在珠海聚集的各路記者已被鬧鈴叫醒。大家整理行裝在細雨中趕赴通車儀式現場。這是一條從未走過的通向港珠澳大橋口岸的新路,而就從今天起這條通向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路將開啟車流湧動的模式,為粵港澳三地帶來從未有過的便捷通達。在口岸大廳寬敞明亮整潔,一切出入境設施就緒。上午9:30分,就在這個大廳,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會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
  • 港珠澳大橋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造價超過720億元人民幣,由中央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資興建,計劃收費50年。大橋於2003年8月啟動前期工作,2009年12月開工建設,籌備和建設前後歷時達十五年,於2018年10月開通營運。大橋主體工程由粵、港、澳三方政府共同組建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和維護,三地口岸及連接線由各自政府分別建設和運營。
  • 新聞背景: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新華社香港10月24日電(記者郜婕 顏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今日正式通車。作為這一超級跨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由東端的香港口岸和向西連接大橋主體的12公裡香港接線組成。港珠澳大橋香港段2011年底正式開工,2017年5月全線貫通,其建造過程中的不少施工技術經驗可為香港未來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借鑑。香港口岸坐落於香港國際機場東北海面總面積約150公頃的人工島上,其中口岸區面積約130公頃,為經港珠澳大橋進出香港的旅客及貨物提供出入境檢查服務。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歷時八年這座由我國製造被譽為世界奇蹟工程世界最長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終於在下周三上午9點正式通車 身為國人的小編此時的心情 已無法用三言兩語表達! 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票價今日正式出爐 穿梭巴士票價是多少? 珠海口岸 香港、澳門口岸 注意事項:1、珠海口岸為人民幣定價;香港、澳門口岸分別為港幣、澳門幣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