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三農」思想 新觀點新論述新要求

2020-12-20 人民網

核心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有關「三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對解決新的歷史條件下「三農」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推進當前和今後我國「三農」事業,乃至全局的發展都有重大指導意義。

新農村建設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在雲南省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必須始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不鬆勁,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吉林省調研時的講話

糧食安全

●「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產業,……中國始終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把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穩定地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

——2012年2月16日,習近平在中美農業高層研討會上的致辭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

——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在山東農科院座談會上的講話

扶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央對扶貧開發工作高度重視。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計劃、有資金、有目標、有措施、有檢查,大家一起來努力,讓鄉親們都能快點脫貧致富奔小康。」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到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裡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要切實辦好農村義務教育,讓農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

——2013年11月3日至5日,習近平在湖南省考察時的講話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各地都要在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

——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講話

農村改革

●「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好好研究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者之間的關係,土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願、保障基本農田和糧食安全,要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

——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的講話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個大事,涉及的主體、包含的利益關係十分複雜,必須審慎穩妥推進。不管怎麼改,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產量改下去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農業現代化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在山東省考察時的講話

●「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發達地區在這方面一定要帶好頭、領好向,把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真正落到實處。」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在江蘇省調研時的講話

城鄉一體化

●「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城鄉二元結構沒有根本改變,城鄉發展差距不斷拉大趨勢沒有根本扭轉。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2013年11月9日,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討論稿)》向全會所作的說明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要堅持從國情出發,從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和二元結構的現實出發,從我國的自然稟賦、歷史文化傳統、制度體制出發,既要遵循普遍規律、又不能墨守成規,既要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又不能照抄照搬。」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

相關焦點

  • 【學習有理】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的內涵及意義
    李國祥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河北正定縣工作3年多,在福建工作17年半,在探索和實踐中形成了重要「三農」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學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指南,需要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
  •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新內涵
    然而,個別大國逆潮流而動,單邊主義愈演愈烈,對多邊機制或條約合則用、不合則棄,以鄰為壑,企圖挑起「新冷戰」,嚴重破壞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後疫情時代,世界需要什麼樣的未來,國際需要什麼樣的聯合國等問題接踵而至,迫切需要有力而準確的回答。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在黨章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這是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歷史貢獻,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  學習新思想,領悟新思想,踐行新思想。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
    立場觀點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靈魂,是科學理論的精髓所在。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並將其創造性地運用到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意義的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
  • 習近平論「三農」
    陳月明攝(人民視覺)   製圖:潘旭濤 近日,《習近平關於「三農」工作論述摘編》一書在全國發行。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中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 感受新方式 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集中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開明開放的新理念、務實過硬的新作風和敢於擔責的新形象。
  • 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綱領——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
    習近平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內容深邃而豐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習近平關於理想信念問題的論述,是他關於黨的思想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中極為重要的篇章。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就指出「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結合網上輿論工作,習近平作出了思想輿論領域存在三個地帶及相應對策的論述。他說:「思想輿論領域大致有三個地帶。
  • 為千秋偉業夯基固本——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紀實
    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現美好法治願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動力,必將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大發展,不斷登臨新的更高境界。  深遠的戰略思維、鮮明的政治導向、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  「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
  • ...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經濟思想為指引 全面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就做好「三農」工作特別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全面回答了什麼是鄉村振興、為什麼振興鄉村、怎樣振興鄉村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要義、原則要求和目標任務,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3) 新時代...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奮鬥。
  • 《求是》發表習近平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文章強調,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我們要加深對這一重大戰略的理解,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明確思路,深化認識,切實把工作做好,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習近平再作部署
    新華網記者 雷東瑞【學習進行時】9月25日到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總書記提出哪些要求?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讓延安精神在新時代不...
    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做好延安精神的學習研究、宣傳貫徹等各項工作,讓延安精神在新時代不斷發揚光大,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王晨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偉大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的傳家寶。
  • 新時代黨管農村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年多來,中共雲南省雙柏縣委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批示指示為指導,遵循《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立足本職、結合縣情,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縣的「三農」工作取得新成效。《條例》是新時代黨管農村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總依據。雙柏縣從根本上來說是農業縣,抓好了「三農」工作,就抓住了全縣的發展大局。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
    豐子義在導讀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展現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特色、新風格、新氣派。豐子義談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有很多方面,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外交等眾多學科和領域,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提煉和概括。就與《德意志意識形態》的關係來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體現了這樣一些創新性思想:一是關於新時代的基本觀點。
  • 專家解讀習近平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
    通知的第一部分「持續築牢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思想政治根基」,明確提出了「編輯出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選編,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的工作任務。根據這一要求,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時間就作了工作部署,經黨中央批准,及時編輯出版了《習近平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選編》。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旅遊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與時代意義
    雖然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沒有直接提到「旅遊」兩個字,但是他曾作過很多關於旅遊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旅遊發展領域的具體體現。結合十九大精神,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旅遊的重要講話、指示和論述,對於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旅遊業「十三五」規劃和「三步走」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歷史自然的形成和發展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由習近平同志主要創立的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部觀點、科學論斷、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推動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不斷深化和勇於變革。
  • 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不懈奮鬥者_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實踐的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闢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核心閱讀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