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2月14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文化產業是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綜合文化實力的重要標誌。今天(14日),「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頒獎活動暨文化企業座談會」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正式舉行。會上,「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獲獎名單出爐。
此次評選活動共評選出「上海文化企業十強「、「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年度人物」、」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創新人物」、「上海文化十大特色活動」。
本屆推選於今年6月正式啟動,面向全市文化企事業單位展開。至8月中旬截止申報,共收取200多份申報表,涉及出版、影視、演藝、藝術品、文化投資、文創園區、文化旅遊、動漫遊戲電競及網際網路文化科技等多個文化產業領域。全部獎項的申報數量較上一屆增長30%,申報企業所涉的文化產業領域更為全面。
據了解,申報十強的企業2019年度共計營業收入840億元,淨資產1168億元,皆超過上屆數據的兩倍;十佳企業的申報中,首次申報該獎項的企業數量佔總數的60%,所有申報企業連續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平均值近200%;申報十大創新人物的人選,平均年齡低於40歲;申報的文化特色活動,主辦方或發起單位覆蓋了上海的各個區縣行政地域。
從萌芽到壯大,從興起到繁榮,網絡文學行業如今擁有超過4億閱讀用戶,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閱文平臺也培育了1340萬部作品、890萬名作家,成功輸出了大量優秀網絡文學IP改編作品。2019年,改編自閱文集團白金大神作家貓膩作品,由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合出品的《慶餘年》成為年度現象級IP改編劇,還榮獲了今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改編)及最佳男配角兩項大獎。
此次,閱文集團獲得「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稱號。閱文集團總裁程武表示,對閱文來說,最關鍵的是要讓文學生態產生更大價值,推進以IP為核心構建文化生產方式,由「文」開始,「化古為新,化一為萬」。豐富「上海文化」這塊金字招牌在新時代的內涵,也是閱文作為上海文化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7月,時值中國共產黨99周年華誕,市委宣傳部重點扶持、閱文集團和騰訊影業共同出品的首部主旋律電影《1921》在中共一大會址開機,是對上海紅色文化的一次獻禮。影片邀請100名青年演員出演,定檔於明年的7月1日。此外,由騰訊影業出品的現實主義情感大劇《心居》也在上海立項,從新時期上海的一戶普通大家庭切入,通過「買房」「賣房」等一系列事件生動展現上海經濟的發展。
程武進一步表示,上海文化「根深」,網絡文學和IP培育才能「葉茂」。 從上海的港口出發,閱文將繼續推動網文出海,讓上海文化的原創力量揚帆遠航,讓更多中國文化符號走向世界。
此外,得物App(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在潮流文化及年輕消費領域的持續探索和顯著成果,榮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強」稱號。
作為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構建了中國最大的潮流生活社區,為年輕消費者提供表達自我、結交同好的平臺;打造出全球潮流消費品聚集地,滿足年輕人的多樣化購物需求。截至目前,平臺用戶中「90後」佔比超過八成,得物App正在成為年輕用戶的潮流風向標和發聲陣地,通過不斷滿足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求,持續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近年來,上海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發布「『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和「上海文創50條」等助力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由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上海文化企業十強」「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年度人物」」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創新人物」和「上海文化十大特色活動」評選,旨在引導一批骨幹龍頭企業、發掘一批潛力創新企業、鼓勵一批領軍文化人物,加大文化市場主體培育力度,在全市營造文化產業健康發展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