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歲的小王(化名)在學校組織的體檢中,被發現脊柱有些問題,父母知道後仔細觀察了小王的後背,發現原本應該筆直的脊柱,竟然彎成了「S」型。後知後覺的父母趕緊帶著小王來到了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小兒骨科檢查,醫生確診為特發性脊柱側彎。
「青春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其中一個階段,也是脊柱側彎度數增長最快的時期,尤其對於女孩子,此時如不進行有效幹預、預防,就會錯失良機,以致發展為重度畸形,對孩子造成終身影響。」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小兒骨科學科帶頭人陳後平向記者介紹。
青少年脊柱側彎需注意女孩發病率高於男孩
陳後平介紹,脊柱為人體的中軸骨骼,是身體的支柱,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保護脊髓、負重減震和進行運動的功能。正常的脊柱並不是直的,而是在頸部、胸部、腰部從上到下有三個生理彎曲,除此之外,脊柱出現異常後突、側彎、強直、前屈等則有可能是病理性現象。
此外,正常脊柱從頸椎到骶椎由後向前看應是直線排列,若向一側偏斜可稱之「脊柱側彎」。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一般指的是孩子的脊柱在發育過程中呈現出「C」形或「S」形的側彎並伴有椎體旋轉畸形。由於脊椎的側彎,影響人體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使人變得駝背、雞胸、骨盆傾斜、肩不等高、背不等平、腿不等長、身體扭曲,身軀矮小。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發育過程中無異常不適感,父母也不會太注意觀察後背的情況,特別是女孩子更容易被忽略,往往在一些常規體檢中才被發現有脊柱側彎的問題。」陳後平向記者介紹,脊柱側彎可能導致孩子身高發育緩慢;影響胸廓發育,壓迫心肺,進而引起心肺功能障礙;還會引發孩子自卑、羞澀、恐懼、自閉的病態性格,並出現厭食、多動等表現。
有數據顯示,我國脊柱側彎發病率2%~3%,其中5~15歲孩子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後則為1:8。從2019年開始,國家衛健委在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中,已將脊柱彎曲異常作為一個檢測指標,覆蓋全國地級市400多個,覆蓋學生人群200多萬人。
脊柱側彎早診早治對孩子一生意義重大
「醫生,那麼孩子脊柱側彎了怎麼辦呢?可以治療嗎?會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對孩子的將來有沒有影響?……」
在陳後平博士的門診中,孩子一旦確診脊柱側彎,家長們焦急的心不言而喻。對此,陳主任介紹,青少年脊柱側彎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骨骼成熟度和側彎程度決定治療方案:
如側彎小於20°,骨骼成熟度較高,建議觀察,鍛鍊,自我康復,三個月複查;如側彎大於20°小於45°,骨骼成熟度較低,建議矯正支具治療;如側彎大於45°並且進展,或出現失平衡情況,往往需要手術治療。需要注意的是,手術治療能夠矯正脊柱的畸形,防止側彎的加重,但是部分活動功能會造成不可逆的喪失。
因此,陳後平博士提醒廣大的家長,孩子脊柱側彎,孩子自己很難發現,需要家長和學校引起重視,青少年脊柱側彎早診早治意義重大。「對於早期的脊柱側彎,大部分的孩子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得到糾正,及時發現並儘快幹預尤為重要。」陳後平博士說。
專家:六步篩查檢查孩子是否脊柱側彎 青少年脊柱側彎該如何預防
家長在家如何給孩子自查是否脊柱側彎?陳後平博士建議六步進行篩查。
第一步,看孩子的兩肩是否等高。有沒有出現高低肩,雙側不對稱的情況。
第二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有沒有一側肩胛骨向後凸起。
第三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看兩塊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
第四步,觀察孩子的背部是否隆起。
第五步,觸摸並對比孩子的雙側腰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
第六步,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突劃下來,看是否能劃出正常的直線。
此外,脊柱側彎除了先天因素之外,還可能因為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脊柱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所以,對脊柱側彎的預防,平時的生活習慣的重視和自我鍛鍊尤為重要。青少年脊柱側彎該如何預防?
1、生命在於運動。
每天都應堅持至少1小時左右的其他體育鍛鍊。儘量多參加諸如單雙槓、跳箱、平衡木等活動項目,使背部肌肉對稱發育,對預防脊柱彎曲有良好的作用。
2、良好的學習方式包括正確的讀寫姿勢和高度適合的桌椅。
正確的姿勢就是指身體距離桌子一拳遠,眼睛距離書本一尺遠,身體坐正,書本放在身體正方偏右(適合於右手寫字的人)。
3、適當的書包重量和背包方式。
4、合理的飲食習慣。
合理飲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營養必須滿足人體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體力活動的需要。應該注意葷素搭配、合理飲食,提供青少年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另外青少年正是骨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適當增加鈣攝入量,可以提供骨骼快速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鈣質,也可以減少脊柱側彎的發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羅歡
編輯/王飛
校檢/唐嘉陽
編審/盧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