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雛就是養育小雞和小鴨,使它們健康成長。一、兩個月內的小雞小鴨,因為弱小嬌嫩,一般需要供給較高的溫度,飼餵和管理也要特別細緻.
在這一段時間內就叫做育雛期。雞的育雛期一般是45—60天,鴨的育雛期一般是25一30天。
把小雞養好很重要,這期間是打基礎的時候,養好養壞關係很大。假如育雛期間沒有餵好,小雞生長慢,發育不良,開始下蛋就比較晚,將來產蛋也不會很多。這樣,料不少吃,工不少花,產蛋卻不多,養起來很不合算。
要想把育雛工作搞好,必須為小雞、小鴨創造一個儘可能良好的生活條件,下面就談談育雛的幾個主要條件。
(一)溫度剛孵出來的小雞、小,個兒小,身體弱,如果突然受涼,就會因經受不了而得病,因此必須要安有煤爐或火炕等保溫備。多高的溫度才算合適呢?圖14煤爐青雛器
這要根據需要靈活掌握。如果溫度過高,小雞長期生活在溫度高的環境裡,身體就比較虛弱,抵抗力也會降低;
如果溫度太低或突然遇冷,就容易得鹹冒或氣管炎。以後隨著小雞的長大,羽毛增多,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增強了,再逐要想正掌握好溫度,一方面應經常看溫度表,另一方面也要看雛禽的表現,如小雞聚堆,叫聲不斷,這是溫度低了;
如小雞遠離火源,張嘴抬頭,呼吸很快,就表明是溫度高了;當溫度正合適的時候,小雞散布均勻,或活動自如,或平躺而睡。
為了使室溫既不過高,也不過低,應把火爐掌握好,在陰天、下雨、大風和夜間,溫度應稍高一點,在吃食時或是中午,溫度可以稍低一些。
(二)溼度才出殼的小雞,身體裡含有76%的水分,如果育雛室太乾燥,小雞身體裡的水分大量散發,對小雞的生長不利。如溼度過大,特別是在潮溼的地方和雨季裡養小雞,因為空氣不流通,細菌容易繁殖,小雞很不容易養活。
(三)空氣小雞的呼吸很快,一分鐘就要呼吸35次左右。所以在育雛的過程中,要經常注意排出碳酸氣,換進新鮮的空氣。
如果室內碳酸氣過多,氧氣不充足,就會影響到小雞的健康。保溫和換氣一定要配合好,在能夠保証室溫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中午和無風的天氣裡.
應該加強室內的換氣工作,尤其是育雛室內養的小雞很多,或是籠子育雛,一間房子往往養上幾千隻,如果不注意換氣,室內溼度大,氣味燻人,不但小雞長不好,對育雛室工作人員也不利。
在大規模育雛的情況下,一般是安上卷窗和風鬥,使風不能直接吹入室內,既能經常換氣,降低溼度,也能調節室內的溫度。
(四)陽光陽光裡含有一種紫外,它能殺死細菌,也能促進小雞長骨頭,同時陽光還能刺激小雞的胃口,幫助它消化。
如室內經常照射到陽光,不但促進小雞的生長和發育,還能保持室內的乾燥和暖。此育雛室的窗戶要大一些,使較多的陽光能照進室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