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認祖歸宗改姓 3天後又要改回去

2020-12-24 大蘇網

南京一位八旬老人原本姓「傅」,但在數十年前登記戶口時寫成了「付」,當時將錯就錯了。最近,老人來到南京玄武公安分局申請改姓,稱年紀大了要認祖歸宗。根據老人提交的材料,民警經過審查後順利幫其改姓。但讓人意外的是,不到一個星期,老人便在老伴兒的陪同下再次來到公安機關,要求把姓改回去。這是怎麼回事?

通訊員 楊維斌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陶維洲

當年「傅」寫成「付」,八旬老人要改姓

今年10月中旬的一天,南京玄武公安分局辦證服務中心女警盧源接待了一位要求改姓的八旬老人。老人這麼大年紀為何要改姓?面對民警的疑問,老人表示,其實是他的姓錯了幾十年。雖然老人現在身份證上的姓是「付」,但實際上他是姓「傅」。

「在他年輕的時候,戶籍業務不是這麼規範,他的『傅』姓因為筆畫多,經常被人寫成『付』。於是,在一起戶口遷移過程中,因為辦事人員疏忽,他的姓就被登記成了『付』。」盧源告訴記者,當時老人也沒有深究,他的身份證、戶口本上現在都是姓「付」,而且他的子女甚至第三代,也都是姓「付」。

老人表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認祖歸宗的心情越發重了,所以想把姓氏改回來。對此,盧源根據相關規定,讓老人準備證明材料,受理了他的更名申請。業務辦理期間,老人心情急迫,到辦證服務中心跑了好多次,甚至連上學時的畢業證書都找了出來。11月3日,老人終於拿到了新的戶口本,他的姓改回來了。老人連連向盧源表示感謝。

改姓引發家庭矛盾,老人又要改回去

事情並沒有就此畫上句號。短短3天後,傅老先生在老伴兒的陪同下再次來到玄武公安分局辦證服務中心找到盧源,說要把姓給改回去。此時的老人一臉無奈。

面對民警,傅老先生的老伴劉大媽表示,老伴兒改姓的事情根本沒有和家人商量。傅老先生改完姓後,回家還動員兒子、孫女也來改姓,這時家人才知道他自己偷偷去改了姓。「我跟他結婚的時候他就姓『付』,到老了突然改了,這不是很奇怪嗎?」劉大媽很是不忿。

因為傅老先生改姓的事情,一家人意見不統一。盧源告訴記者,劉大媽和兒女們都認為,突然改名會帶來一系列麻煩。銀行卡、房產證等全部都要改,老人的子女還在上班,突然改了姓,周圍人怎麼看。

盧源告訴劉大媽,兒女們的姓氏可以不用更改,但劉大媽來了一句,「不改的話,放在一個戶口本上多難看啊!」對此,傅老先生也向民警表示,自己改姓時確實考慮不周,希望能改回去。

考慮到傅老先生的實際情況,玄武公安分局受理了他的申請,幫他把姓氏改了回去。不過,盧源發現傅老先生還是有些不舍,於是便給老人添加了一個「傅」姓的曾用名。看到民警如此貼心的服務,老人又是連聲感謝,還在戶口材料受理單回執上寫下了「非常滿意」四個字。

警方提醒:姓名不是想改就能改

姓名可以隨意更改嗎?對此,玄武公安分局辦證服務中心負責人、江蘇省戶籍專家李克儉介紹,對于姓名的更改是有明確規定的,不是想改就能改。

根據2016年11月1日起實施的《江蘇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成年公民可以自行申請變更姓名,未成年人更名則應當提交父母與子女關係證明、父母協商一致意見書,對於已經年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變更姓名的,還需要提交孩子本人同意變更姓名的意見書。《規定》中還明確了6種更名申請公安機關不予受理。正在服刑、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或者行政處罰尚未執行完結的;正在接受刑事案件或者治安案件調查的;民事案件尚未審結或者尚未執行完結的;刑事案件尚未審結的;被限制出國(境)期限未滿的;父母離婚的未成年人,父母對未成年人姓名變更未達成協議的。

李克儉介紹,實際操作中,改名的比較多,大部分是自己對名字不滿意,或者是覺得孩子之前起的名字不好聽。更改姓氏的相對較少,主要有幾種情況,一是孩子父母鬧矛盾,一開始報出生是隨父姓,後來改成隨母姓;二是收養的孩子,憑收養證可以改姓;三是父母離異後,孩子要隨母(父)或者繼父(繼母)姓;第四種則是認祖歸宗型的。「傅老先生的情況比較特殊,是當年登記錯了,還有人則是要恢復爺爺甚至祖爺爺的姓氏。」李克儉說。

警方提醒,如今公民身份信息應用廣泛,一旦更名,牽一髮動全身,跟個人相關的所有信息都要修改,非常麻煩,也容易出錯。因此,警方一般不建議市民更改姓名。

相關焦點

  • 外國女人出嫁後多半改姓,為何中國的女人不改,老祖宗做法很聰明
    外國女人出嫁後多半改姓,為何中國的女人不改,老祖宗做法很聰明中國的文化可以說得上是博大精深了,自上而下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的沉澱。不過在我國的人民的意識當中認祖歸宗的意識是非常強烈的,當然這樣保留姓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方便區別血緣關係。我們都知道近親結婚的話會給後代帶來不良的影響,雖然在古代當中都流行親上加親的的思想,但這是百害而無一例的,不過也正因為古人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才將特地將姓氏保留下去以免發生意外。
  • 和「楊過」帶著孩子回鄉認祖歸宗了!
    她前天帶著「楊過」和家人一起回河源認祖歸宗了!她的祖籍地是 東源縣康禾鎮南山村衙前自然村6月27日,東源縣康禾鎮南山村衙前自然村,彩旗飄飄,鑼鼓喧天。很多在中山等地工作的村民,都特意趕了回來。她開心地說:「以前總是很羨慕別人有家人可以回去探親,現在自己終於也回到家鄉來探親了。沒想到自己的家鄉這麼美,家鄉的親人這麼熱情。」范文芳表示,以後會常回家鄉看看,希望能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
  • 記「中國好人」會昌縣筠門嶺鎮羊角村八旬老人周文榮
    原標題:記「中國好人」會昌縣筠門嶺鎮羊角村八旬老人周文榮 日前,中央文明辦發布9月「中國好人榜」,102位充滿時代感、飽含正能量的身邊好人光榮上榜,本報8月24日報導的我市會昌縣筠門嶺鎮羊角村八旬老人周文榮入選該榜「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
  • 「苟」姓父親難忍兒時外號「汪汪」 要讓女兒改姓敬
    苟姓氏俗話說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烏魯木齊市民苟先生這幾天卻偏偏要改姓,且為了這件事忙得焦頭爛額,還專門在論壇發帖訴苦求助,引發不少網民圍觀(詳見論壇帖子《求助,關於改姓名的事,市公安局能不能給個辦法》)。
  • 熱心市民端熱水為雨天走失的八旬老人泡腳 獲天天正能量特別獎
    冬天的雨夜,八旬老人獨自走失,鞋子走丟了,摔了一身泥,在一條巷子轉來轉去,嘴裡呼喊著兒子的名字……幸運的是,一位好心市民發現了她,在鄰居的幫助下,她們將老人扶到了屋簷下避雨,為她搬來板凳、端來熱水、送上鞋子……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一篇名為
  • 民警徒步三公裡 護送八旬迷途老人回家
    976.12)_bvs.mp4/tzwj_video.m3u8 民警徒步三公裡 護送八旬迷途老人回家 民警徒步三公裡 護送八旬迷途老人回家
  • 中國姓氏分布地圖,認祖歸宗,你在哪兒
    中國姓氏分布地圖,認祖歸宗,你在哪兒孔氏,主要源於子姓,或以人名、祖名為姓。如商朝建立者商湯的後人以其名為姓; [1-2] 宋國大司馬孔父嘉為孔姓的孔姓始祖。 [3-4] 子姓。或以人名、祖名為姓。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的分布不集中,是北方大姓陳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媯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 八旬老人偏愛露宿街頭 拾廢品賺錢資助拮据女兒
    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在建政路實驗電影院前方的公交車站處,一名老人長期露宿此處,每天以撿廢品為生,經常有人給予老人幫助。陳律師聽說此事後,以為是老人的子女不盡贍養義務,便想免費給老人維權。11月4日,記者與陳律師一起,找到老人的兩個女兒,以及新竹街道建政社區政務服務中心進行了解。
  • 籤了合同 八旬老人跟團遊仍被拒
    旅行社單方面取消行程,需承擔違約責任籤了合同 八旬老人跟團遊仍被拒旅遊維權貼身助手最近,年近八旬的陳先生夫婦,報名參加了一個夕陽紅旅遊團,臨行前卻被旅行社單方面取消了行程。細究之下,居然是「年齡太大惹的禍」。這合法麼?
  • 92歲香港老人給臺灣同胞寫22頁長信:盼有生之年臺胞能認祖歸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香港《文匯報》30日報導,一名92歲高齡的香港老人將一封自己寫的22頁的《給臺灣同胞的公開信》寄到了《文匯報》編輯部,他在信中表示,「我已是92歲的老人,隨時要離開人間,萬事都與我無關。但我仍希望在有生之年,臺胞能認祖歸宗,讓國家早日統一。」
  • 蘇州八旬老人陸阿爹離家七天未歸!有人在虎丘婚紗城附近看到過
    這兩天,蘇州市民陸老伯一家坐立不安, 6月30號,他83歲的父親離家後,就一直沒再回去,到今天已經是第七天了。在尋找監控的過程中,家人發現老人6月30號當晚就沒回家,從園區一路坐公交車到了白洋灣。當時是下午兩點多,沒想到一直到下午四點多,老人還沒有回到倉街的家中,打他電話一直打不通,身上也只帶了300元錢。
  • [幫忙有一套]八旬老人聲淚俱下 「金婚老伴兒」你在哪兒?
    [幫忙有一套]八旬老人聲淚俱下 「金婚老伴兒」你在哪兒? 八旬老人聲淚俱下,「金婚老伴兒」你在哪兒?
  • 當年登記出錯 大馬華印混血兒要認祖歸宗改漢語名
    他希望能夠認祖歸宗,恢復其祖宗姓氏―吳,而他希望本身的中文姓名叫做「吳國華」!投訴者是羅斯裡(Roseli Bin Mahad,39歲),他5日攜同妻子烏沙及4名兒女,在新聞發布會上陳述其家族姓名被更換,錯綜複雜的經過。  他說,其家族源自馬六甲,祖父吳江春是華人,祖母勒姆(Lembut Bte Kudin)是峇峇娘惹。
  • 潮州八旬老人梅州西站迷路
    本報訊(記者 詹嘉鵬)5日,潮安區古巷鎮古巷二村八旬老人陳耀波在梅州西站迷路,在高鐵站全體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最終搭乘高鐵回到潮州。5日下午5時55分左右,天色漸暗,在梅州西站,一位臉色蒼白、神情慌張,身體一直哆嗦的老人在售票廳2號窗口尋求幫助。老人說話吞吞吐吐,表達很不清晰,窗口售票員林志鵬聽不太清老人的講話,便從售票室走出來,當面與老人交流。碰巧,林志鵬來自汕頭,聽懂老人說的潮汕話。
  • 八旬老人買菜途中迷路 民警手推輪椅送他回家
    八旬老人買菜途中迷路 民警手推輪椅送他回家2020年09月09日 16:38    來源:中國警察網   作者:葉至至 陳璞  中國警察網訊 9月6日,湖北黃石一位八旬老人獨自坐輪椅出門買菜,在黃石市黃石港區武漢路新華書店路段迷路,好心群眾發現後幫忙報警,
  • 青島志願者與八旬老人云賞菊
    10月25日是重陽節,青島公交「我等您·星輝」志願服務團隊的志願者,來到八旬的老人謝老家中,帶著近日到中山公園拍攝的菊花、桂花等各種花卉視頻和照片,與老人一起「雲賞菊」,在家裡逛了一趟中山公園,圓了老人的逛園夢。
  • 八旬老人為官兵製作鞋墊30年 稱要世代傳下去(圖)
    八旬老人為官兵製作鞋墊30年 稱要世代傳下去(圖) 2015-08-25 19:00:27馬義恆 攝為部隊官兵製作鞋墊,已成為楊瑞芝老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馬義恆 攝   中新網洛陽8月25日電 (馬義恆)每年,一些地方部隊的士兵都會收到來自河南洛陽的手工鞋墊,而鞋墊的製作人正是如今已85歲高齡的老人楊瑞芝。
  • 八旬老人外出鍛鍊,眼鏡丟失迷路馬路中央
    原標題:八旬老人外出鍛鍊,眼鏡丟失迷路馬路中央 華龍網1月24日16時15分訊 17日早上6點左右,家住巴南區的黃女士在優躍城附近的公交車站等車上班時,看到一位老人在馬路中間來回穿梭。那個地方是個路口,平時上下班高峰期車很多,她擔心老人發生意外,趕緊上前去將老人扶到路邊。隨後由於聯繫不上老人家屬,就趕緊打了報警電話求助。 巴南區蓮石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時,老人正坐在冰冷潮溼的路沿上,走到跟前一看,發現老人無法站立起身,語言表達也含糊不清,也沒有攜帶任何證件。加上當時六點多,天還沒怎麼亮,眼見老人凍得瑟瑟發抖,民警立即將老人扶到車上休息。
  • 八旬老人散步摔倒,城關民警及時救助
    1月13日,譚老的女婿帶著一面寫有「人民警察為人民」字樣的錦旗送到城關派出所,不住地向當天值班的民警致謝:「大冷天的沒有你們及時處警護送,80多歲的老人還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情,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事情還得從1月11日說起。當天18時許,汝城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求助稱:有一名老人在縣盧陽鎮津江村牌坊旁摔倒了。
  • 八旬老人青大附院裡成功換肝,成年齡最大肝移植受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見習記者 高雅潔6月11日,青大附院成功為島城一名八旬高齡老人完成肝移植手術,不僅打破了國內外公認的肝移植手術的受者年齡不超過65歲的認知,還創下了國內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肝移植受者年齡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