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總結不同wifi版本的實際性能以及性能提升的關鍵因素。
wifi二十年性能提升四千倍?一文看盡wifi現行標準實際性能,協議越新越好嗎?
wifi協議自1997年誕生以來,經過了802.11b、802.11a、802.11g、802.11ac、802.11ax等多代以性能為主線的協議發展, 性能也從最初的2Mbps提升到了恐怖的9608Mbps,提升了四千倍,研發的力量真是巨大!
夢開始的地方 -- 802.11n
在802.11n協議之前,使用的802.11a/b/g等協議相比較而言比較傳統,物理速率卡在54Mbps,而實際測試性能只有
下圖是性能相關技術的簡單匯總,當然OFDMA和MU-MIMO基本沒有體現在裡面。
wifi性能關鍵技術
核心性能提升總結:
使用高帶寬使用多條流使用高編碼使用AMPDU提升信道利用率
WIFI6E -- wifi啊慢點跑,等等我的設備升級
WIFI6E不惜材料的堆疊,性能已經大大超過千兆網絡,即使不考慮OFDMA、MU-MIMO等特殊場景提升技術,基礎實測性能也超2G(2*2 160M)
wifi6e性能
上述數字是使用2.5G網卡在未經優化隔離的環境下測得,調優後的環境可以得到>2000M的性能。
但是,為了獲得>1000M的性能,包括PC/網線/測試OS的TCP參數等等 都需要適配,這個性能對於通用協議棧以及未經針對優化的CPU都是一個 不小的考驗。
WIFI6 -- 根正苗紅
漫天飛舞的WIFI6E/WIFI6+等,好似WIFI6是個瘸子,總是需要各家的金拐杖似的。 WIFI6也已經可以跑到1000M流量,即使不支持160M, 如果特殊場景需要,支持OFDMA、MU-MIMO的功能已經是很完美了,甚至WIFI6也超過需求和生態本身了。
WIFI6性能
同樣在未經優化的環境裡面,WIFI6 80M也可以達到1000M的實測帶寬,已經很足夠了。
WIFI5 -- 我過氣了嗎?
先看看WIFI5能跑多少。
妥妥的600M+,這個和WIFI6的1000M還是有差距的,在日常使用的非特殊環境下,也是妥妥的夠用。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妥妥的夠用。
WIFI4 -- 老而彌堅
WIFI4 也就是802.11n是目前IoT新品的實際標準,不求高性能,只要能連接. 相比較起來,WIFI4比WIFI5性能差了一大截,不建議選擇此類標準的產品了.
802.11n性能
WIFI3/2 -- 802.11a/g 時代雙驕
智慧型手機時代之前的wifi基本上是802.11g的天下,曾經各種標榜的突破54Mbps的特性依然留存. 802.11g沿用的是802.11a的技術,將 頻段移動到2.4G的免費頻段,從而推動wifi大大普及.
802.11g性能
WIFI1 -- 聞之色變
802.11b是WIFI網絡的剋星和殺手,其慢如牛的性能以及引入網絡的額外負載,實在是需要被替代掉的首位.
當前的很多協議和算法都是要照顧這個老掉牙的版本,手上有這個款型的儘早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