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旅行 國外各種奇特的「長城」

2021-02-17 國家人文歷史

2016年7月,人民日報旗下的百代旅行,聯合長城研究和保護的達人威廉.林賽,發起了一項盛大公益活動——「長城分享之旅」

本文經公眾號「百代旅行網」(微信號:baidaitrip)授權轉載。

很多人不知道,長城並不是中國獨有,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長城」;然而除了氣勢上和建築上的獨一無二之外,中國的萬裡長城還有一個獨步世界的地方:被破壞的嚴重程度。據悉,目前中國消失的長城已經多達2000多公裡。

 

為了保護偉大的長城,今年7月,人民日報旗下的百代旅行,聯合長城研究和保護的達人威廉·林賽,發起了一項盛大公益活動——「長城分享之旅」。

威廉·林賽來自英國,哈德良長城的故鄉。在他看來,其他各國長城和中國長城相比,可被瞬間「秒殺」。

除了英國的哈德良長城之外,在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也都存在或曾經存在過長城。這些長城大多是為了禦敵,但也有一些奇葩原因:如澳大利亞長城是為了抵禦澳洲犬,古希臘長城則是為了與海上聯繫等等。

 

希臘考古學家在希臘奧林匹亞山腳下的迪奧古城(Dion)發現了一段馬其頓時期的城牆遺蹟,總長度超過2600米,規模如此巨大的防禦工事在古代歐洲軍事史上極為罕見。

在亞歷山大大帝在橫掃亞非歐之後,來自東方的文化藝術和軍事技術開始在馬其頓統治下的古希臘盛行。因而城牆設計帶有明顯的東方風格。

 

哈德良長城並不像中國長城一樣蜿蜒於崇山峻岭

 


落日餘暉下的哈德良長城

哈德良長城是羅馬帝國在佔領不列顛時修建,全長約135公裡,是羅馬帝國的西北邊界。它更像是一個形象工程,傳達了一個不言而喻的信息:羅馬帝國無意揮師北進。哈德良長城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和中國萬裡長城橫亙於崇山峻岭不同,日耳曼長城大部分埋於地下


有沒有從「垛口」,看出中國長城的影子?

日耳曼長城在公元1世紀修建,是國外最早的長城,但比中國長城晚4個世紀,總長度584公裡,與中國萬裡長城的作用類似,抵禦蠻族入侵。

這條德國長城的完整性只維持約100年,大部分早在公元3世紀時就已毀壞。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

 


朝鮮有兩條長城,一條是11世紀為防範契丹修造的石頭長城。從朝鮮西北部的鴨綠江下遊起,沿著崇山峻岭一直伸展到日本海的東朝鮮灣海濱,全長370公裡,均高8米以上。

另外一條在15世紀時修築。朝鮮政府為加強對西北地區的防禦與控制,修築了一條蜿蜒達數百裡的長城。

在蒙古境內也有幾段長城遺蹟,它們分別為遼長城、漢長城與金長城。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封建王朝修築的長城延伸到這些地帶,蒙古獨立後歸為蒙古版圖。


日本防野豬侵襲農田的「長城」


如此低矮,保存卻如此完好,讓人敬佩

在日本列島上,至今留有綿延數百公裡的殘垣斷壁,這就是日本的「萬裡長城」,平均高度1-2米,當地人叫「豬垣」,是為防止野豬、野鹿侵襲農田而建。也有傳說是由秦朝方士徐福指揮修築。


伊朗長城一直延伸到裏海


和中國長城一樣,伊朗長城也防範過匈奴

公元5世紀到7世紀,伊朗的薩珊王朝為了防範匈奴入侵,在北部修建了一條長城,今天它已成互不相連的幾段,最長的一段接近200公裡,位於伊朗北部的戈爾幹地區,被稱為戈爾幹長城。目前已只有遺址可尋。


巴鐵長城有些「異域風情」


所到之處,感覺寸草不生

在巴基斯坦東南部的信德省荒涼的沙漠中,有一段風格不同的長城:Ranikot堡及其防護牆。該堡壘邊長超過35公裡,遠離任何居民區,防禦目的不明,建造者和建造年代不詳。


不如叫「宮牆」更為合適


此圖可看到琥珀宮和後面山上的「長城」

印度齋普爾藩王在1592年修建了一座美麗的宮殿琥珀宮作為王國的首府。為了保證琥珀宮的安全,在周邊的山頭上,沿山脊修建了一條長城般的防禦工事,把琥珀宮圍了起來,這段長城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長城。

 


為了防禦來自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的侵擾,俄羅斯在國境南方不斷修建長城。由於這些長城主要由鹿砦、樹幹等架設,所以基本沒有保留下來。

俄羅斯長城最著名是「圖拉鹿砦」,得名於中心點圖拉,主要由鹿砦、樹幹等架設而成,間以要塞、城堡,由著名的伊凡雷帝(1530-1584)修築。


遊牧長欄又稱Dingo Fence,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長達5531公裡,高1.8米。修建於20世紀60年代,目的是保護羊群不受澳洲犬的襲擊,每年維修費用很高,同時這也是世界最長的圍欄。

最後看下世界長城分布圖,知道中國長城有多牛了吧?


 

中國修建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周代。當時周宣王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襲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臺。而國外最早的長城也得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長城。與中國相比差了幾個世紀。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裡,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裡,總長超過2.1萬公裡。國外的長城至多也是上百公裡,與中國無法相提並論。「因地形,用險制塞」:是指選擇有利地形,因地制宜進行設計和施工,春秋戰國修築長城時摸索出的重要經驗,比如明長城在燕山和太行上的城牆,都是沿著山脊的脊背修築的,因為山脊本身就好似一道大牆,再修築起城牆就更加險峻了。「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取材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沙礫層層鋪築的結構,可稱得上是「巧奪天工」的創造。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百代旅行,一起守護長城吧!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旗下百代旅行客戶端上線 面向全球招募達人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總編輯王翔宇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百代旅行APP已經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上線,即日起面向全球招募各類旅行達人入駐合作。 百代旅行平臺將為合作達人提供積分獎勵、探店品鑑、宣傳推廣、國內外目的地考察乃至稿酬、分成等各類回報。各類旅行達人可通過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百代旅行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報名。百代旅行將和各領域達人一起,精選旅行目的地的特色商品和優質商戶,幫助旅行者更好地做出消費決策。
  • 百代旅行啟動"帶一本書去旅行"圖書推薦活動
    近日,由人民日報文藝部、《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主辦、人民日報旗下百代旅行承辦的「帶一本書去旅行」圖書推薦活動正式啟動。作為人民日報社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百代旅行以優質內容為核心競爭力,深度挖掘整合旅行目的地的旅遊資源,為廣大自由行用戶提供精選的商品和服務。在旅遊與文化發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百代旅行與騰訊旅遊共同發起「帶一本書去旅行」圖書推薦活動,藉助世界讀書日的熱度,喚起大家在旅行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將閱讀與旅行相結合,深刻體驗一座城市的人文風貌、城市變革、文化傳承。
  • 讓旅行多一些趣味,尋找這些奇特的建築,感受不一樣的奇妙旅行
    讓旅行多一些趣味,尋找這些奇特的建築,感受不一樣的奇妙旅行在旅遊中,人們總是在尋找令人驚嘆的風景,這可能是人們旅遊中不可缺少的收穫。那麼你在旅行中有沒有看過一些很棒的景點呢?在這些奇怪的房子之後,它們將永遠不會出現在人們的旅行計劃中,因此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為您推薦這些奇怪但值得參觀的建築。1.歪屋索波特市購物中心有一座扭曲的房子,建於2004年。整個建築佔地4000平方米。整棟房子的外觀就像被外力擠壓變形後的形狀。你也可以用各種顏色的窗戶來裝飾。它已經成為你在這個城市拍照的一個景點。
  • 旅遊景點被「各種塗鴉」,慕田峪長城有一個辦法,老外也稱讚
    這裡還有一座長城,如果從出具規模開始算起,恰好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傑作,後來歷代皇帝不斷修繕、擴建用來抵禦外敵的軍事基地。因到如今已有2000多年才成為我們眼中迤迤不絕的浩蕩工程。現代社會,長城的社會公用雖然早已廢弛,但是全國遊客都將其視為神聖之地。
  • 國外拆解吉利、長城後 汽車工程師是這樣評價的
    以往都是聽國內媒體吹,昨天看了中國汽車可靠性排名,可能有了一個大概印象,今天就找兩款代表品牌,吉利與長城,看國外工程師拆解之後的評價,車型雖然不新,但也確實道出了自主品牌的問題與癥結。 伯恩斯坦與一家比較NB的汽車工程公司拆解了這兩款汽車,以評價中國自主品牌的製造水平、零部件選擇、技術能力、質量標準和安全性。
  • 北京不僅僅有八達嶺長城,在北京的周邊還有六大長城
    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也最具代表性的一段,這裡是萬裡長城中最早向遊人開放的地段,迄今為止接待了上億中外遊客,其中不乏眾多世界風雲人物。八達嶺長城的知名度和其開發的成熟度在其他5段長城裡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不過,因為八達嶺是北京的長城裡最廣為人知之地,所以這裡常年都人山人海,十分擁擠。2.
  • 一個人去國外旅行的幾點感悟
    如果有一個志趣相同的朋友和我一起去旅行,我相信我們會玩得很開心,但如果沒有遇到一個在相同時間都想去同個國家去旅行的朋友,我也會很享受一個人的旅行!根據這幾次我去國外旅行的親身經歷,特意總結了一下,給那些想去某個國家,卻苦於約不到伴,只能一個人去旅行的朋友,分享一下我的個人體驗和建議。
  • 百代唱片公司:中國唱片的誕生地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但凡提及唱片,很少有人不知道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它從創辦之初至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佔據著中國近代唱片行業的主導地位。1908年,法國人樂浜生在上海設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其唱片商標為一隻報曉的雄雞。
  • 金鑰匙「旅行+」 | 金鑰匙旅行管家"御"你一起走長城之路!
    ,共同舉辦「當詩和遠方走在一起——金鑰匙旅行管家『御』你一起走長城之路」系列活動,活動通過金鑰匙旅行管家帶領大家,重新打開一本「好書」——長城。秦皇島「金鑰匙旅行管家」在出發前與中國金鑰匙主席助理韓華先生及金鑰匙總部代表進行現場連線互動。
  • 長城皮卡崔曉輝:長城不只是造車,更是造一種新的生活場景
    現場,長城汽車皮卡品牌總經理崔曉輝接受了牛車網的高端訪談。還有一款是我們在北京車展亮相的,目前我們正在加速量產化,就是旅裝炮,為了長途旅行打造的。它是在乘用炮的基礎上,把貨箱做了拓展旅居艙,這個名字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就是為長途旅行、戶外休閒專屬打造的,你可以在上面睡覺休息,也可以在戶外野炊,因為上面自帶很多餐具,也可以在戶外做一些露營功能。
  • 「2017全球最美婚禮大賞(百代TOP20)」頒獎典禮舉行
    2018年1月9日,「2017全球最美婚禮大賞(百代Top20)」評選活動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19層人民網演播大廳舉辦頒獎典禮。在旅遊業跨界發展的大背景下,以旅遊產業為龍頭引導的服務業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因此,由人民日報社指導,《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支持,百代旅行主辦,《時尚新娘》作為獨家婚尚媒體支持的「2017全球最美婚禮大賞(百代Top20)」評選活動應運而生。
  • 《長城謠》:新的長城萬裡長
    四萬萬同胞心一條,新的長城萬裡長……」一曲《長城謠》,多少故園情。1937年,20歲的周小燕站在武漢街頭,第一次唱出這首深情的歌。這首《長城謠》由潘孑農作詞、劉雪庵作曲,「七七事變」後在上海創作,原本作為電影《關山萬裡》的插曲,後因為抗戰爆發,影片擱置未能拍攝。幸運的是,《長城謠》已被廣泛傳唱。
  • 【樂在旅行】金山嶺長城
    這段全長有10.5公裡的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後經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總兵戚繼光等在原基礎上續建、改建,防禦體系健全,至今保存完好。流沙以他寬廣的視角,通過精美的構圖,精確的用光,絢麗的色彩,將這段建在起伏跌宕的群山之上的長城,完美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 2017國外最佳滑雪勝地百代TOP20排行榜
    若你已做好各種準備,就在這個雪季,飛向這些滑雪勝地去感受滑雪帶來的速度與激情吧。百代旅行通過達人推薦,對國外不同滑雪場的雪況(包括雪量、雪質、雪期、風力、雪場面積等),雪道(包括垂直落差、寬度、長度、坡度等),人氣指數,安全指數,配套設施完善程度,遊客滿意度,餐飲住宿等多個維度的考量,最終評選出2017國外最佳滑雪勝地百代TOP20排行榜。
  • "最美野長城被抹平"遭質疑 國外"長城"怎麼修復
    你可能已經被「最美野長城被抹平」的消息刷屏了。最近的幾天裡,那張被抹平後酷似水泥路的野長城修復照片被各大網站轉載,儘管官方一再強調這一影響審美的修復是根據科學的維修方案所做,但仍然難以撫平人們的憤怒。這則消息產生的影響甚至蔓延到了國外,包括BBC在內的多家外媒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  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萬裡長城的名氣毋庸置疑。
  • 去奇特旺旅行是很不錯的,去之前先了解一下吧!
    奇特旺的地理環境還是非常不錯的,這些有豐富的物產,自然風光也是很不錯的,而且還有很多珍稀動物在這裡休養生息。今天,小編就來詳細跟大家介紹一下奇特旺的大概狀況、交通方式以及住宿情況。奇特旺奇特旺延展於尼泊爾南部,與印度交界的特萊平原(Terai),因為擁有肥沃的衝積土壤與炎熱溼潤的氣候,從而孕育出豐饒的物產。這裡同時擁有茂密的叢林,許多動物在此繁衍生息。
  • 國外商務旅行的著裝禮儀的技巧與禁忌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你知我幾分呢,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國外商務旅行的著裝禮儀的技巧與禁忌。國外商務旅行的著裝禮儀在國外做商務旅行時,著裝禮儀很重要。國際商務交往場合對服裝的總體要求是樸素、大方、整潔、得體。
  • 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中國長城排18位
    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中國長城排18位 新華社10月9日消息,總部設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全球知名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最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推薦500個全球旅遊目的地
  • 英國環球音樂重啟「百代唱片」名字,麗貝卡·艾倫掌舵
    新京報訊 2012年環球音樂集團(以下稱UMG)以19億美元從花旗公司收購了百代音樂唱片音樂部門。當地時間2020年6月16日,UMG宣布將集團旗下維珍百代唱片的英國營運部——維珍百代唱片(Virgin EMI)更名為百代唱片(EMI Records),立即生效。並任命曾在UMG工作20年的麗貝卡·艾倫擔任百代唱片總裁。
  • 除夕守歲餃子宴新吃法,盤點國外各種餃子,春節增添不一樣的年味
    在國外也有類似餃子一樣的食物。但是其味道卻和我們的餃子截然不同。各個國家都有不同風味的「餃子」,都融入了當地的獨特味道,接下來帶大家盤點一下各個國家不同風味的餃子吧。義大利方餃的餡料有各種肉類,蔬菜,甚至可以放水果!烹飪方式可以煮和煎炸。俄羅斯餃子俄羅斯和我國只有一江之隔,很多中國的美食對於俄羅斯人一點都不陌生,他們是很了解中國餃子的,有一種說法說它來自中國,被蒙古人帶到西伯利亞,又傳入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