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後大英國協將解體,或許會集體加入美聯邦?

2020-12-13 動態大參考

英國脫歐正加速進行。近日脫歐協議談判似乎有了很大轉機。協議談妥後有一年過渡期。然後英國就算正式脫歐了。雖然目前看來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不大了,但無論如何脫歐,脫歐後的英國都將面臨嚴峻的發展和生存挑戰。脫歐後,英國將向何處去?這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

脫歐後的英國,雖然還有一個大英國協存在,但也將處於一個孤立狀態。脫歐後,英國首先要面臨的是如何發展與歐盟、美國、中俄以及各地區的關係問題。

英國目前的經濟並景氣,脫歐後雖然希望可以擺脫歐盟的牽絆,但經濟將不可避免受到嚴重衝擊。目前普遍的觀點是,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將進一步下行。而目前世界經濟特別是歐盟的經濟狀況何時恢復還是一個難題。這將加劇英國脫歐的經濟危機。因此,脫歐迅速確定與歐盟和美國的關係問題應當是首要任務。

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會好合好散嗎?

目前,英國首相詹森正在趕赴布魯塞爾,與歐盟領導人面對面地進行最後階段的商議。雖然此前談判取得了進展,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談判雖然在許多領域取得了進展,但重大分歧仍然存在。主要包括:公平競爭環境、漁業領域和履約管理——也就是《脫歐協議》、以及未來任何可能的協議的執行問題。

脫歐之後,英歐之間存在著兩大難題。一是北愛邊境問題。二是協議如何執行問題。北愛邊境涉及主權和地理政治問題。而協議的執行則屬於利益問題。

籤署或達成協議是一回事,能否得到有效的執行則是另外一回事。會出現什麼樣的矛盾,這隻有在執行過程中才能表現出來。在雙方經濟都不景氣以及雙方內部民粹主義保守主義都開始崛起的時候,這個矛盾恐怕很快就會出現。

重要的是,英國脫歐之後,與歐盟就形成了一個競爭關係。一方面要競爭與美國的關係;另一方面還要競爭與中國等國家和聯盟之間的關係。

英國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而脫歐後歐盟就沒有了世界金融中心,就必須重新打造。這個競爭可是利益上的嚴重衝突。

脫歐後的英國如何儘快擺脫了困境,就證明脫歐是正確的選擇。那麼,這就會在歐盟內部引發強烈的連鎖反應。為此著想,歐盟也沒有理由讓英國的日子好過。就算不對抗,也得讓英國更多服從歐盟的戰略。至少不能讓英國看上去比留在歐盟的時候更好。

脫歐後,北愛問題是一大政治隱患。而蘇格蘭鬧獨立就會加劇。這對於英國來說有可能是現實的重大危機。

目前,英國已經基本上決定了要與中國硬抗,也就預示脫歐後將基本上與美國保持高度的戰略上的一致。而美國是不可能為了友誼就不佔英國的便宜。而英國恐怕有可能成為美國的代理人或傀儡。這日子就更難過了。

其實,脫歐後的英國還有一個大英國協可以依靠。伊利莎白二世女王,依然還是16個大英國協國家的國家元首。而大英國協實際上是擁有53個國家。重要的是,老女王還擁有較強的號召力。看在老女王的份上,這些國家也會與英國保持良好的關係。而這可能是英國急需依仗的。

雖然同屬於大英國協,但各國的發展情況和對外關係也不盡相同。特別是都在極力討好美國。也有的國家與中國和歐盟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印度。說到此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這幾個國家加上英國,目前似乎都在積極追隨美國,特別是在對華打壓問題上。似乎大英國協的主要國家目前都追隨美國與中國過不去。

目前可以說,對華態度最強硬的國家除了美國就是這幾個共主的大英國協國家。除了印度外,其它都是五眼聯盟國家。也就是說,這些國家都把自己希望和未來押在了美國身上。

老女王年事已高,目前都已經無心無力的管理英國,更不用說大英國協了。目前英國走向了衰退,而老女王百年之後,大英國協恐怕就得解體。而實際上,目前的大英國協已經是名存實亡。

目前美國正面臨嚴重孤立局面。雖然拜登有心「回歸」,或對「川普主義」進行修正,但畢竟獨霸世界戰略是不會改變的。而歐盟謀求的是建立多極世界,正在謀求獨立自主與美國平等合作。肯定與美國的戰略不能完全一致。能與美國保持高度一致的也就是大英國協這幾個重要國家了。

而孤立的美國,必須要建立一個新的體系。可以暫且把它叫做「美國聯邦綜合體」。而此時走投無路的英國,則正好需要美國來幫助扶持。加拿大、澳大利亞則離不開更不敢忤逆美國。印度要與中國硬扛,也只能是藉助美國勢力。

因此,脫歐後的大英國協則基本上也就解體了。而解體後的一些大英國協成員國家,也只能是與英國一道集體加入美聯邦了。

相關焦點

  • 環球論壇丨巴貝多「辭退」英女王 大英國協會散嗎?
    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總督日前宣布,這個大英國協國家打算不再承認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將轉為共和制。而在巴貝多之前,澳大利亞人曾提議將女王生日從節假日表中取消,紐西蘭曾動過換國旗、取消英國殖民地標識的念頭……大英國協的凝聚力正在日漸衰弱嗎?隨著英國「脫歐」進程的推進,大英國協未來會解體嗎?
  • 蘇聯和美國都是聯邦國家,為什麼各州高度自治的美國沒有解體?
    我們都知道美蘇爭霸以蘇聯解體而告終,也明白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經濟體制僵化、經濟模式單一等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比美國還民主啊,可是一個已經解體,一個瀕臨分裂,英國在脫歐公投後也險些失去蘇格蘭。西方有許多人一邊鼓吹自己的聖母思想,一邊面臨國家四分五裂的狀況,
  • 英國脫歐後,為何英國與美國關係很微妙,甚至若即若離?
    美國是從英國手中獨立,但美國獨立後,與英國關係一直保持親密。這或許是有一種「親緣關係」。美國雖然大部分由歐洲移民組成,但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近現代以來,美國與英國的同盟關係有目共睹,兩國可以並肩作戰,二戰後,在冷戰時期,美英兩國也依然保持牢固的同盟關係。英國配合美國在一些局部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人說英國與美國穿一條褲子,像是一家人。
  • 英國成功脫歐,但卻為何要在1973年加入歐盟(歐共體)?
    討論到英國艱難的脫歐進程,就不可避免的要聊聊他當時為何會選擇加入歐盟。其實英國剛開始是排斥加入歐盟(歐共體)的,這與他有史以來保持的歐陸均勢政策有關,他不贊成任何超越主權的國家聯合,所以戰後初期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一直是謹慎且保持距離的。
  • 除了大英國協,當年還有一個法聯邦
    當時英國雖然不如之前,但是實力還在,所以幾乎所有的英國殖民地都加入大英國協了,還有後來不是英國殖民地的也申請加入了。但是我們只知道這個大英國協,當時還有一個法聯邦。法聯邦,我們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法國人設立的。當年答應帝國在全球是殖民地霸主有3000多萬平方千米的殖民地。而法國就是老二,擁有1800多萬的殖民地。
  • 假如美國衰落了,會有什麼樣的嚴重後果?聯邦解體,國土四分五裂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有著極大的分裂危險和可能性,聯邦很可能直接解體。 02 上一個因內部動亂而解體的超級大國是蘇聯,它解體後的景象或許可以成為美國衰弱後景象的一種參考。
  • 從英帝國到大英國協,從皇帝到「元首」,看世界霸權的轉世涅槃
    進入19世紀後,工業革命在英國結出了碩果,巨大的財富迅速積累;與此同時英國通過結集數次反法同盟,也終於將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絞殺,自此真正成為了無所匹敵的世界第一強權,這個時代甚至被稱為「不列顛治世(Pax Britannica)」,是在英國強權主導下的世界。
  • 辛巴威申請重新加入大英國協 英國:強烈支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21日報導,大英國協秘書長當天發表聲明稱,已收到辛巴威總統姆南加古瓦的來信,申請重新加入該組織,「組織成員非常期待辛巴威在條件具備時重新加入,這將是歷史性的事件」。評論稱,這是辛巴威重新融入國際社會的重要一步。
  • 英國為何拒絕法國加入大英國協的請求?
    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
  • 英國|「英加澳新」四國互通重大進展!英國加速擁抱大英國協
    英國每日郵報(2019年12月16日):在脫歐後的英澳自貿協議下,澳大利亞人不需要籤證就可以來英國工作澳大利亞Financial Review(2019年12月16日):英澳自貿協議將包含人口自由流動提議這一消息,也被許多媒體解讀成,此前傳得沸沸揚揚的「英加澳新」四國互通有望成真。
  • 英國正式脫歐,將如何影響全球大國關係的變化?
    當地時間24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英歐關係的改變將影響到全球大國關係。一、英國與歐盟的關係英歐3月啟動談判,期待在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前達成貿易協議。但離31日僅剩幾天了,仍然看不到達成貿易協議的希望。為此,英國做好無協議"脫歐"的準備。
  • 英媒:英國脫歐紛爭變成經典英法對抗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4日發表題為《英國脫歐紛爭變成了經典的英法對抗》的報導稱,英法關係在過去幾個世紀的多舛歷史以及英國在過去幾十年裡艱難加入歐盟並同樣艱難退出歐盟的經歷表明,英國脫歐談判的最後日子總歸會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與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
  • 應對英國脫歐後過境難題 英飛地直布羅陀考慮加入申根協定
    在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後,直布羅陀人前往西班牙的道路可能會更加艱難,因此加入申根區可能是解決方案。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月19日報導,直布羅陀正在考慮加入申根區,以確保即使在英國脫歐後也能順利過境。首席部長法維安·皮卡爾多17日說:「對於歐盟而言,伊比利亞半島最南端這塊6.5平方公裡的區域不應該向歐盟公民開放嗎?我不這樣認為。」
  • 在英國脫離歐盟1小時後,馬爾地夫宣布「重新回歸大英國協懷抱」
    大英國協秘書處表示,重新接納之前根據程序對馬爾地夫進行了「盡職的調查」。印度表示,印度是支持重新接納的國家之一。 2020年1月31日,英國脫離歐盟,而馬爾地夫卻在2月1日宣布重新加入大英國協。
  • 精選一組英國脫歐的冷知識;英國入歐盟花了13年,脫歐花了六年
    一,英國進入歐盟花了13年的時間,脫歐花了6年多時間,換了三位首相;加入歐盟難,脫離歐盟也不容易。(二戰期間,流亡倫敦的戴高樂得到過英國政府的大力資助)1960年,英國首次申請加入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EC),遭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直到1973年,英國首相希斯重啟加入歐共體談判,終成為成員國。
  • ...美聯邦執法人員將撤離波特蘭。當地時間7月30日早晨,川普發推...
    【美聯邦執法人員撤離波特蘭當日,川普又撂「狠話」:波特蘭不安全我們不走!】「(波特蘭)不安全我們就不走!」剛剛,川普在推特上撂下這麼一句「狠話」。此前一天,波特蘭市所在的俄勒岡州州長宣布,美聯邦執法人員將撤離波特蘭。
  • 英國議會欲修改"脫歐"協議 歐盟會買帳嗎?
    然而,此前歐盟曾多次表示不會與英國就「脫歐」協議展開新的談判。「脫歐」協議重新談判的可能性到底幾何?目前,距離3月29日「脫歐」最後期限不到兩個月。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脫歐」將走向何方?英國原定3月29日「脫歐」,推遲這一期限雖能消除因「無協議脫歐」而引發混亂的風險,但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指出,這麼做也會延長英國所面對的不確定性,而且也無法幫助政府取得更好的「脫歐」結果。不過,延遲「脫歐」造成的衝擊,仍將比「無協議脫歐」小。英國央行預測,在最糟情況下,英國經濟將在「無協議脫歐」的一年內萎縮8%。
  • 蘇格蘭堅持脫英入歐:無論同意與否,都進行獨立公投
    據德國媒體最新報導,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堅持蘇格蘭加入歐盟的計劃。現在蘇格蘭堅持脫英入歐,表示無論倫敦方面同意與否,都將進行獨立公投,一旦蘇格蘭獨立成功,將會立即申請加入歐盟。妮古拉·斯特金還表示,蘇格蘭加入歐盟不是新的開始,而是回家,如果倫敦方面拒絕舉行公投,蘇格蘭方面不排除走司法途徑。
  • 英國忙脫歐,北愛和蘇格蘭趁亂想脫英,威爾斯為何乖到一聲不吭?
    第三、該地區加入成為該國一部分的時候,不是自願的,多數是被徵服的,過程通常非常殘暴和血腥。比如阿爾及利亞當年就是被法國強制佔領的,英國的北愛爾蘭也是被英國用拳頭制服了當地的天主教徒,而俄羅斯為了制服車臣人,打了200年的仗,對車臣人採取驅逐和種族滅絕的政策。
  • 英媒:歐洲民粹或集中爆發 英國脫歐僅是開胃菜
    英媒:歐洲民粹或集中爆發 英國脫歐僅是開胃菜 2017-01-09今年的一連串選舉可能會使英國脫歐看起來不過是民粹主義怒火這道主菜前的一道開胃菜。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3日刊登題為《民主至上》的文章稱,2016年,歐盟接到了即將「截肢」的警告。今年,它會知道各國民眾將如何面對失去英國這隻臂膀後的生活。在六個歐盟創始國中,至少有三個國家的選舉將取決於移民、安全和主權問題,而正是這些問題決定了英國公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