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未來在長城文化公園,騎行、馬拉松都歡迎

2020-12-19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8月8日至10月7日,歷時兩個月的北京長城文化節舉行。其間,中英「雙牆對話」長城線上學術會議、八達嶺長城峰會、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掛牌、夜長城遊覽、長城直播活動等陸續舉辦。

近年來,北京市長城保護在多個領域全面升級。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介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正在編制。

陳名傑表示,未來將有更豐富的長城遊覽形式供遊客選擇。目前,中國長城博物館正在升級改造,九眼樓生態長城基礎設施及環境整治提升已經完成。將來也歡迎遊客走「水關長城—青龍橋—八達嶺關城—古長城」旅遊步道,或通過短途徒步、遠途自行車等方式,探訪長城抗戰文化路線。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長城文化節讓公眾多方位感受長城文化

新京報:今年舉辦了全市層面的北京長城文化節,有哪些亮點?

陳名傑:自今年開始,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統籌整合,北京將每年組織長城文化節。

今年,北京長城文化節全面統籌全市長城文化資源,希望成為助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亮麗品牌。基於常態化防疫的形勢,我們堅持線上與線下、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生態有機融合的理念,組織了4大板塊20餘項主題活動,包括學術交流、展覽展示、文藝創作、公眾參與等。

活動期間開展了北京長城紅色文化學術研討會、第二屆中國長城文化學術研討會暨八達嶺長城峰會、中英「雙牆對話」長城線上學術會議等,並正式掛牌「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推動北京長城保護方式方法的探討與研究,在全國形成示範效應。

同時,今年還啟動了北京長城文化節長城文化志願者活動,發布了「古北口關堡長城文化探訪線路概念設計」工作營、長城紅色文化傳承與保護調研志願者活動、延慶長城資源基礎信息覆核項目志願者活動等。

在八達嶺旅遊文化街上,我們舉辦了「長城華頌」華服文化市集,使廣大市民能夠欣賞長城主題的華服,購買長城文創,品嘗長城美食,還能玩遊戲、看藝術表演。通過北京長城文化節,我們希望能聚民心、聚人氣,釋放文化消費潛力,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10月7日晚,北京長城文化節在八達嶺長城閉幕。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2021年長城搶險提前啟動

新京報:近年來,北京開展了一批長城修繕和搶險項目,有哪些成果?未來計劃如何?

陳名傑:保護和利用是長城文化的主題,長城文化節期間,我們開展了一系列與長城搶險、修復有關的工作。

自2019年起,北京市文物局分批分期實施長城搶險加固項目,計劃到2022年,完成不少於需搶險總量10%的搶險工程。目前,箭扣三期工程、昌平區流村段長城1-9號敵樓搶險修繕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今年8月,我們提前啟動了2021年長城搶險工作,計劃將工作重心由長城一般性搶險加固向研究性修繕轉變。

今年長城文化節期間,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在懷柔箭扣長城腳下成立,同時還展示了明代長城(磚石混砌)修復技術非遺展示,由非遺傳承人在箭扣長城修繕現場演示修複流程。

9月19日,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掛牌。當天,箭扣長城修繕工程技術總負責人程永茂演示了明長城修繕方法。新京報記者 倪偉 攝

中國長城博物館將全面提升

新京報: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

陳名傑:2019年12月底,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協調下,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原有八個專項工作組基礎上增設了國家文化公園專項工作組,21個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

今年3月,北京市文物局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大綱。4月,根據文旅部初審意見,研究確定了規劃大綱內容以及重點項目,明確長城管控保護區範圍及面積,以及5個主題展示區、20片文旅融合區、90處傳統利用區,提出到2023年完成《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求的近期目標,到2035年完成與北京市總體規劃、北京市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一致的中遠期目標。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將明確「一線、五區、多點」的空間布局。重點區域包括馬蘭路(平谷區)、古北口路(密雲區)、黃花路(懷柔區-延慶區)、居庸路(昌平區-延慶區)、沿河城(門頭溝區),涉及長城牆體長度約佔北京長城總長度10%。

下一步,待基本完成《保護規劃》(討論稿),我們將全面徵求地方、各部門意見,並組織專家論證。

新京報:北京市從「址、館、園(區)、遺、道、品、神、家」八個方面提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重點建設任務,其中有哪些亮點?

陳名傑:亮點很多,比如「址」指的是箭扣長城保護傳承工程。箭扣長城保護工作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重點項目,我們計劃2023年之前,繼續推進箭扣長城保護修繕工程,總結形成可推廣的經驗。

「館」指的是今年5月啟動的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中國長城博物館是長城沿線唯一具有「中國」冠名的長城博物館,提升工程包括建築形象與展示陳列手段和內容。

另外,我們還要對京張高鐵八達嶺站前區、停車場、關城入口服務區的建築與環境進行整治,引入數位化等方法重新布置陳列內容和展示形式,未來讓遊客看到更多長城文化的展示。

九眼樓完成環境整治提升,未來將打通長城旅遊步道

新京報:長城是世界矚目的旅遊名勝,未來遊客遊覽長城將有哪些新體驗?

陳名傑:一些長城經過修繕後會以新形象面向遊客。比如,經過近3年的文物搶修、基礎設施提升,9月份,延慶區完成九眼樓生態長城基礎設施及環境整治提升。九眼樓是萬裡長城中建築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敵樓,處在北京長城文化帶建設5個組團的核心位置,2015年因為搶險修繕工程的需要關閉,現在公眾可以去欣賞修復之後的九眼樓美景。

未來,我們還將整合提升「水關長城—青龍橋—八達嶺關城—古長城」旅遊步道,提升「關溝72景」相關景點的認知度,形成長城開放示範段。結合短途徒步體驗、遠途自行車等方式,將形成長城抗戰文化探訪路線,講好長城抗戰及敵後鬥爭故事。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裡還將舉辦一系列品牌活動,比如長城騎行、徒步,長城設計周,支持國際長城馬拉松等戶外活動,舉辦國際長城徒步大賽等。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傑到盧溝橋宛平城專題調研
    2020年11月24日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副局長凌明一行五人到我區盧溝橋宛平城進行專題調研,步行視察岱王廟、盧溝橋、宛平城牆,詳細了解盧溝橋宛平城等各處文物的歷史文化及保護利用情況,沿途查看宛平城內城,考察宛平記憶閱讀館、宛平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宛平城自願騰退和後續利用等工作進展
  • 壹現場丨北京市文物局:長城博物館改造和箭扣長城修繕工程將在2023...
    「自2000年至今,全市共開展長城保護工程96項,市財政投入約4.7億元。」9月29日上午,在延慶舉辦的2020中國長城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市文物局遺產處處長範軍透露,將在2023年完成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和箭扣長城修繕工程。
  • 專訪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毅③|春節去哪兒看展?博物館文化大餐多的是!
    四川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毅接受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包括成都博物館等4家來自四川的博物館。
  • 長城究竟有多長?國家文物局給出答案
    因此,長城保護常常被一些地方政府所忽視,對長城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責任落實、工作措施不到位,許多長城點段缺少必要的人員管理。對此,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將推動建設長城國家級監測管理體系,與測繪部門等合作採用無人機等方式加強巡查,強化日常養護與管理。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我國重大文化工程之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年底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那麼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目標是什麼?為實現相關目標,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具體到各省(市)有何進展?
  • 文物局局長回信廣州小學生感謝他們對長城的愛護
    讀了你們的來信,我很感動——你們還很小,都是10歲左右吧,但是你們已經懂得了思索和奉獻,知道要為長城的保護儘自己的一份力;你們都還是家中的寵兒,但是你們很有責任感,你們在關注著中國——我們這個美麗的大家庭;長城距離你們很遠,但又離你們很近,你們在內心深深的牽掛著她。我為你們驕傲,為你們的理想、責任感和愛心而深深驕傲。    我們國家歷來重視長城保護工作。
  •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周六開幕,騎行、徒步、馬拉松、音樂會…精彩...
    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出後,北京首次舉辦大運河文化節慶活動。在為期9天的活動當中,市民可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參與活動。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傑群說,活動涉及昌平、海澱、西城、東城、朝陽、順義、通州七個區,將整合各區資源優勢,設計八大板塊活動,尤其注重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挖掘文化內涵。 在活動設計中,推出大運河文化帶考古成果,同時,大運河文化節主題的半程馬拉松、徒步活動、騎行活動等都將是廣受市民喜愛的活動。
  • 《北京市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公布:長城文化帶分布2873處資源點
    16日,國家文物局舉辦的長城媒體日活動現場,《北京市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2018年至2035年)》公布,北京市長城文化帶總面積達到4929.29平方千米,分為核心區與輻射區。其空間布局被確定為「一線五片多點」。長城沿線664處/片保護性資源分布了2873處資源點。
  • 築長城時代之魂 守華夏民族精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長城...
    10月29日至31日,中國長城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市八達嶺長城腳下——延慶區召開,100多位來自全國長城沿線的相關單位領導、研究機構負責人、著名長城專家學者和相關媒體共聚一堂,從改革開放與中華文明復興的高度,研討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長城保護及文旅融合發展。他們都講述了哪些長城文化?對於長城保護提出了哪些建議?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 長城馬拉鬆開跑 起點在九穀口終點落於慕田峪長城
    長城馬拉鬆開跑直升機空中護航馬拉松攝/記者林暉原標題:長城馬拉鬆開跑 直升機空中護航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張麗)今天上午,2018長城馬拉松在北京懷柔鳴槍起跑。據介紹,本屆長馬全程共45.195km,起點設定在九穀口,終點落於慕田峪長城,全程經過包括九穀口、雁棲湖、紅螺寺、薰衣草莊園、慕田峪長城在內的五個懷柔經典風景名勝區。記者在現場看到,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架999專業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在長城上空盤旋,為8000多名馬拉松愛好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 國家文物局稱歷代長城共21196千米 分布15省區
    歷代長城 總長21196.18千米分布於15省區 認定長城遺產43721處 北京部分長城未開放段開始修繕萬裡長城到底有多長?我國歷代長城都分布在哪些省份?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公布我國調查、認定的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在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15個省份。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關長城舉辦長城資源調查和認定成果發布會。
  • 2019長城馬拉松盛大開跑,火爆人氣背後是視覺系馬拉松的「越虐越愛」
    5月12日上午8點30分,2019長城馬拉松(以下簡稱「長馬」)在北京懷柔鳴槍起跑,長馬共分為迷你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超級馬拉松4個組別。賽事共吸引一萬餘名中外跑友及觀眾一同從長城跑向長城,在壯美的風??
  • 北京發布重要規劃,為長城保護「立規矩」,面積約為117個東城區
    市文物局介紹,《北京市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2018年至2035年)》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長城文化帶」專項規劃,是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要成果。《規劃》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資源構成、價值與現狀、規劃定位、原則與目標、規模與空間布局、保護長城遺產、修復長城生態、傳承長城文化、增進民生福祉、保障措施與協同機制等9個部分。
  •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調研安徽文物工作
    記者從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12月7日至10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一行深入安徽調研文物工作。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會見劉玉珠一行。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郭強,副省長王翠鳳,副省長、阜陽市委書記楊光榮,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袁華等先後參加會見和實地調研。
  • 今年甘肅將推動長城、長徵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這些地方被「點名」了!
    統籌考慮保護利用,加大規劃編制力度,榜羅鎮會議舊址、東灰山遺址、果園—新城墓群、雷臺漢墓、崆峒山古建築群等5處規劃經國家文物局審批並完成修改後已報省政府審定公布;哈達鋪會議舊址、長城烽燧遺址等1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
  • 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8月8日啟幕 延慶八達嶺長城點亮「夜遊模式」
    8月8日起,北京市文物局聯合《中國文物報》《北京晚報》開展的2020年「尋找最美長城守護人(北京)」宣傳推介活動與文化節同時啟動。活動多渠道、多角度、多平臺面向各文博機構、文物志願者團體組織推介、遴選10名「最美長城守護人(北京)」,並將於文化節閉幕活動現場揭曉。此外,還將通過赴一線尋訪典型人員宣傳守護人先進事跡。
  • 遼寧最美野長城被抹平 省文化局長承認不好看
    但近段時間,由於一組照片在網絡上的出現,小河口長城被公眾所知。  照片中,城牆與地面被抹平,起伏的牆垛與野性風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照片的拍攝者提到,這是文保部門對其進行修繕的結果,公眾的關注與質疑隨之而來。  9月21日,遼寧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丁輝證實,小河口長城的這段修繕,的確是兩年前按照方案進行的,目的是為了搶修保護,但也承認「確實修得不好看。」
  • 國家文物局公布83個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
    國家文物局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的通知 文物保發〔2020〕36號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文化和旅遊廳
  • 箭扣南段長城修繕工程完成竣工驗收
    烈日炎炎,箭扣南段長城修繕工程迎來大考!7月5日當天,在我會勵小捷理事長、北京市文物局舒小峰局長的帶領下,參建各方齊聚箭扣長城,經過專家和北京市文物質量監督站的檢驗,箭扣南段長城修繕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 中國長城和英國哈德良長城隔空「對話」
    引入遺址航拍,為長城拍圖測繪「問診」;120萬張解析度接近釐米級的高清照片,將首次實現對中國明長城全線無盲區記錄和展示……昨天傍晚,兩處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哈德良長城和中國萬裡長城隔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