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影片是一部越獄的影片,雖然是越獄的,但是在其中你能夠體會到人性,還有生命的真諦。影片的名字叫做《巴比龍》,上映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是很久了,影片是在1973年上映的,具體的時間是在12月16 日。到現在已經是過去很久了,影片主要講述一個人,因為種種的原因,最後導致了入獄,但是他是被冤枉的。之後將他囚禁在一個惡魔島上,一次一次的越獄,在經過長達十多年的堅持,這個男子的頭髮已經花白了,但是也依舊選擇了抱著一袋椰子殼跳向 了廣闊無垠的大海中,艱難逃生的故事。
影片中你能夠內心懦弱的人永遠體會不到什麼是自由,只有強大且堅強的人。才能尋找到歸宿!當看到被關在荒島的時候,我個人也覺得已經完全絕望了。是主角教育了我什麼叫堅持,回想現實我們或許還沒做到自己能做到的,真的是差得太遠,而其中資本主義的兄弟情,是最讓人感動的。德加的大眼睛看起來太乖巧了,巴比龍太A了。囚籠裡互相支持著自由靈魂的關係太純粹了。吐露往事的舍友情節,就像糙漢冷酷版的青之時代。都說閨蜜之間的友情接近愛情,其實所有忠貞長久的友情,都有一絲接近愛情的成分。只願看不到的結局裡,他們就像瑞德和安迪一樣重逢。
電影中惡魔島,有陽光,有大海,可沒有自由,而路易選擇了留下,他在追求自由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電影只描述了巴比龍帶著路易的三次越獄,第一次越獄時路易想念自己的老婆,渴望回到最初的生活,是這些堅定著他逃走的決心,可他那時甚至害怕一具屍體。第二次越獄時,路易已經不再懦弱,會為了藏好鎮定藥與人打架,在別人想拋棄自己時,去保護自己的朋友,甚至殺人。而第三次,路易徹底看清了自己,選擇了留下。整部電影中,這個角色的變化實在是太鮮明了,和巴比龍的感情也好,對於自由的追求也好,不同的環境在不斷的改變他的內心,蝴蝶代表自由,而他選擇緊握當下。
而巴比龍是法語裡的「蝴蝶」,是他身上的紋身,是他的自由之心。追求自由是永恆不朽的命題,從巴比龍身上看到了進擊的巨人裡用生命去看一次海的阿爾敏,在下水管道爬出來淋著暴風雨的肖申克。最可怕的是惡魔島的設定,沒有高牆沒有警衛沒有鎖鏈,甚至犯人們可以種種花養養動物,但是你管這叫自由嗎?島看上去足夠的開放自由,可是沒一人再想過逃跑,監禁的最高級別:犯人放棄了掙扎,監獄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儘管不知道越過安全區後到底會面臨什麼,我想巴比龍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他甚至不知道在海上會面臨什麼更大的煎熬。感觸的是,總有人寧願放棄眼前的安逸,追尋自由。慶幸的是,蝴蝶終究還是越過滄海了。
不過很不政治正確的說,我是支持將窮兇極惡的罪犯投放進類似魔鬼島的地方。但這不是出於強烈的善惡觀,而是該在哪的就去哪。遵守規則的人留在社會中,無秩序者就去沒有他們蔑視的人道主義的地方。
當我們看到囚犯的絕望崩潰,看到病入膏肓的老人,看到暴力的獄警,看到永不放棄渴望自由的主角,很容易產生同情,卻忘了獄中人傷害的真正弱者被扔在看似自由的人生裡掙扎。對此,你怎麼看?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