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回到上海前,楊洲虎一家四口已經在塞席爾待了五個多月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他帶著家人到塞席爾度假,但沒想到隨著疫情的發展,他們沒能按原計劃回到國內。在經歷了四五次改籤以後,楊洲虎一家終於在6月底經衣索比亞轉機回到國內,目前正在上海的酒店中隔離觀察。
滯留在塞席爾期間,楊洲虎也隨時發布生活狀態,一家人一起做飯、在沙灘上曬太陽、小朋友遊泳,大人追劇學法語等,這樣「度假式滯留」也一度引起不少人的關注。7月2日,楊洲虎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在不能回國的那段時間裡,他們也很焦急,同時也意外收穫了和家人們更多的相處時間。楊洲虎說,滯留期間,他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當地旅遊局也找到他,希望將塞席爾介紹給更多的中國遊客。回國後,楊洲虎打算等到隔離期結束開啟川渝之旅,多吃一些很久沒有吃到的家鄉美食。
———
滯留塞席爾的重慶一家四口回國
正在酒店隔離
楊洲虎是重慶人,此前一直在北京工作,2018年辭職後,為了實現從小就埋下的種子和夢想,他開始了自己的環球之旅。在2019年,楊洲虎到過南極,又從阿根廷一路向北到了阿拉斯加。此前的節假日期間,楊洲虎也已經到過100多個國家旅行。為了更好地陪伴家人,在今年春節期間,楊洲虎便帶著媽媽、姐姐和3歲的小外甥到了塞席爾度假。
但讓楊洲虎沒有想到的是,因為疫情原因,原本的旅行計劃變成了「旅居」,一家人直到6月底才從塞席爾回國。楊洲虎對北青報記者說,從3月份起,他們就一直在計劃回國事宜,但因為塞席爾限制出入境,而且航班減少,他之前定的機票也經歷過四五次的改籤。
直到當地時間6月26日下午3點左右,楊洲虎接到航空公司電話說,他原定的當天下午五點半的飛機可以確定起飛,於是他們趕緊在50分鐘的時間內收拾行李,辦理退房手續,趕到了機場。「感覺就是踩著最後一刻的時間上了飛機。」
楊洲虎說,他們先是乘坐一架貨機到了衣索比亞,隨後在衣索比亞的酒店裡隔離了三天時間,接著再直接飛回上海,6月30日落地後被送到了上海的隔離酒店中。
在回國的途中,楊洲虎一家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在塞席爾的時候,大使館給我們提供了防護服、護目鏡、口罩和一些常備藥品,從塞席爾到衣索比亞這一段我們覺得可能是相對安全一點的,飛機上只有幾個人,衣索比亞到上海這一段風險可能比較大一些,因為除了非洲國家的遊客回國以外,還有一些在歐美的小夥伴在衣索比亞轉機,所以人員相對多一些。我們全程穿了防護服,戴了護目鏡和口罩,從上飛機之前的5個小時就沒有喝水了,在飛機上也沒有去上廁所,就一直待在座位上。而且也要特別感謝大使館,他們的防護物資也不是那麼充足,還在儘量保障我們的安全。」
楊洲虎說,回國之後他們非常順利地到了酒店,因為家人有老人和孩子,所以工作人員對他們非常照顧,酒店的環境也很不錯。「現在酒店提供的一日三餐也是撫慰了我們的中國胃。」
———
曾因「度假式滯留」走紅
滯留期間不斷調整心態
在回國前,楊洲虎一家四口「度假式」滯留塞席爾曾引發不少人的關注。早上7點半楊洲虎起床後做早餐,9點半,一家四口出門去沙灘,12點回來洗個澡吃午飯,然後是午睡。下午,一家人在院子裡玩,楊洲虎母親追劇,小外甥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大象龜。楊洲虎把這樣的生活發到他的「環遊世界的小虎哥」短視頻平臺上後,有不少網友表達了對這樣生活的羨慕。
楊洲虎對北青報記者說,他之前的旅行幾乎都是「窮遊」,此次為了讓家人放鬆,所以特意在塞席爾租下了一套民宿,在滯留期間,房東還給楊洲虎一家的租金打了折。楊洲虎說,三年前他曾經去過一次塞席爾,當地優美的風景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才第二次帶家人到了海島上。「塞席爾主要是有三個主島,我們這次去的是小一點的,所以當時基本上沒看到有其他中國遊客。」
據楊洲虎介紹,在島上生活期間,一日三餐都是他們自己做,但因為蔬菜是從國外進口價格非常貴,所以家裡人的飲食也主要以魚為主。「在塞席爾你會發現海鮮比蔬菜便宜,比如一個西紅柿可能就要15塊錢人民幣,但是一條魚只要5塊錢。我們還在算一共吃了多少條魚,發現平均每天吃4條的話,一個月是120條,在塞席爾5個月就吃了600條魚。」
在到塞席爾旅行前,楊洲虎也帶了些火鍋底料或者中餐需要用的調料,但基本上在塞席爾的第一個月他們便已經吃完。此後,據楊洲虎介紹,大使館在知道他們滯留在塞席爾後,還給他們送了一些調味品以及食物,讓一家人能吃上火鍋、酸菜魚等中國特色的美食。
楊洲虎說,他本身算是工薪階層,在當地自己做飯節省了不少開支,同時儘量多吃在當地價格低的魚,所以旅行的經濟支出還算在可控範圍內。而如果此次沒能回國,繼續留在當地,對他來說也會增加不小的經濟壓力。
儘管有不少網友表達了對這種生活的羨慕,但楊洲虎說,在沒法回國期間,他們其實也很著急,只能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情。「我們發現什麼時候能回國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疫情的走向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一開始沒想過疫情發展這麼嚴重,範圍這麼廣,還想著春節之後就都結束了。所以滯留在外,就只有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時做好回國的準備。我們也是在不停調整心態,但從來沒有放棄過要回國的希望,就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
滯留期間結識多國朋友
同時和當地旅遊局合作
除了楊洲虎一家以外,在島上滯留的還有其他國家的遊客。楊洲虎說,因為出入境受到限制,這次還有來自德國、法國、南非和奧地利等不同國家的20多名遊客同樣滯留在塞席爾,他們在島上一起生活,互相分享各自有趣的見聞,也成為了朋友,現在還保持著聯繫。
在楊洲虎一家四口的經歷在網上走紅後,塞席爾旅遊局也聯繫到了楊洲虎,希望能通過他更好的宣傳塞席爾,他還成為了當地的「網紅」。「那邊的媒體也來報導我們的故事,前段時間也在當地旅遊局的邀請下一起做了直播,吸引中國觀眾來收看,直播數據也還不錯,有14萬的點擊量,也是超過了他們的人口數。」楊洲虎對北青報記者說,旅遊業是塞席爾的支柱產業,此次疫情對這一行業也有比較大的影響,塞席爾旅遊局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中國遊客。「這次我也認識了在當地經營酒店和旅行社的人,結識了很多朋友,國內也有很多人會向我諮詢,我非常願意將旅行經驗和攻略分享給大家。」
如果沒有疫情,楊洲虎原本是計劃著今年要在非洲深度遊。「非洲之前去過十幾個國家,但還有更多的國家沒有探索過,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再加上我一直在學習語言,去年在南美洲是把西班牙語學習好了,這次是想把法語再好好學一學,在旅行的過程中也能學以致用。這次在塞席爾和當地人溝通學習了四五個月,發現日常交流還是可以的。」
目前,楊洲虎計劃著在隔離期結束後開啟川渝之旅。「畢竟有半年的時間沒有見到親人和朋友了,所以一方面是回去和親朋團聚,另外一方面也是好久沒吃到家鄉的美食,想著回家多吃點好吃的。」
回顧過去滯留在塞席爾的這段時間,除了結識了很多朋友,鍛鍊了自己的語言能力以外,楊洲虎也特別珍惜這段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以前工作忙的時候,回到家差不多就該睡覺了,也不怎麼在家吃飯,去年一年在外面也沒有和家人在一起。但我一直保持著一年帶家人出來旅行一兩次的習慣,一起出去旅行也是我們家的一個固定項目。這次旅行是時間最長的一次,之前我帶母親去了二十幾個國家,她覺得這次是最難忘最棒的一次回憶。我們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現在在隔離酒店也會時不時的去看,很懷念這個地方。過去5個月24小時在一起,我覺得真的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家庭的時光,大家也一起去克服困難,心情也經歷了起起落落,這樣反而會更加了解彼此,也更加團結。」
來源 北京頭條客戶端 編輯 向家慶
更多推薦
關注晨報君,在聊天對話窗口:
回復【風險】查詢全國各城市疫情風險等級
回復【重名】查看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查社保】查看個人社保情況
回復【找工作】查看重慶最新招聘資訊
回復【查快遞】獲取快遞信息
回復【公租房】獲取重慶公租房申請信息
回復【時刻表】查看重慶軌道交通時刻表
回復【違章查詢】查看車輛違章情況
回復【航班查詢】獲取航班信息
原標題:《「度假式」滯留塞席爾的重慶一家回國,在當地可能吃了600條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