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是什麼人?與智人屬不同「種」,為何還能進行繁衍?

2020-12-12 FUN知識點

體質人類學研究中,一直對尼安德特人很感興趣,主要是某種程度上,對尼安德特人的研究有助於人類了解自己的過去。除了從骨骼化石中找證據,研究者已經從DNA對比中發現了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的異同,以及二者在早期重疊的生活。

要弄清楚尼安德特人,需要先對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概念有所了解。1889年,德國博物學家海克爾,在對尼安德特人化石進行了詳細研究後認為,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曾經有一個過渡時期,他將這個階段的物種命名為「猿人」。事實上,按照現在的研究,猿人即現在所說的直立人,是一種古老的人屬成員,它們生活在200萬年到20萬年前,對應考古學所說的舊石器時代。但是,海克爾所研究的化石並不是「猿人」化石,而是早期智人的化石。

目前科學界普遍承認,直立人是現代人的祖先,在大約25萬年前。「猿人」的體質特徵開始發生巨大變化,腦容量已經和現代人十分相近,達到了大約1300毫升,因此得名「智人」(雖然研究已證實,腦容量和智力沒什麼關係,但這個名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腦容量的變化並不意味著體質形態上的改變,智人依舊前額低平、眉骨發達。智人被劃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兩個階段,早期智人從大約25萬年前持續到5萬年前,對應考古學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早期智人化石發現頗豐,我們常說的尼安德特人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尼安德特人頭骨與現代人頭骨

由於尼安德特人是最早被確定為早期智人的化石材料,因此尼安德特人的概念也有了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尼安德特人指的是在德國萊茵河流域尼安德特山谷發現的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而廣義的尼安德特人,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被智人戰勝的對象,和智人一樣,屬於人屬下的不同種。

尼安德特人的化石是在1856年發現的,在德國的杜塞道夫一個名為菲爾德荷芬(Feldhofer)的洞穴中,研究者找到了一個成年男性的頭蓋骨,以及一些零碎的身體骨骼的化石。它的眉骨粗壯,額骨向後傾斜,枕骨突出,腦容量為1230毫升。8年後,科學家謝夫豪森將其命名為尼安德特人。事實上,在尼安德特人化石被發現之前的1848年,曾經有人在西班牙直布羅陀找到過一塊顱骨化石,但是並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尼安德特人得到鑑定確認後,直布羅陀人也判定為劃分為與尼安德特人同一時期的遠古人類。

從尼安德特人的骨骼上,我們不僅能夠得知他們的長相與生活方式,其上還留存著他們出生、成長、衰老的過程,以及與智人和環境相處的模式。迄今為止,人類學家已經發現了豐富的尼安德特人化石,從西歐一直向東延伸到中亞地區都有發現,最北的發現地在北緯53°,最南的則在巴勒斯坦。

在2016年,曾經有一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說,尼安德特人的DNA深刻地影響著現代人,現代歐洲人大約有1.5%到2.1%的DNA來自尼安德特人,雀斑、抑鬱症和菸癮等,可能都與其有關。當然,研究還在繼續,尼安德特人為何滅絕也還是頗具爭議的話題。

FUN知識點:生物學中「種」的概念與古生物學中「種」的概念略有不同。生物學中的「種」是指,「自然存在著的、最大的個體群」,群內的異性個體能夠相互交配,並產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後代,在這個概念中,不同種意味著存在生殖隔離,最常說的例子就是馬和驢的後代為沒有生育能力的騾子。

古生物學中的「種」則是指一個「時間序列種」,表示的是進化中的一個環節,是為了研究方便而劃定的。我們不能說直立人和智人之間存在明確的「界限」,晚期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事實上是無比相似的,體現在骨骼化石上,一塊骨骼往往是原始特徵與進步特徵並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智人雖屬於不同的「種」,但是卻可以進行交配,產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並將其身體上的某些遺傳特徵留在了現代人的基因中。

相關焦點

  • 尼安德特人是什麼人?與智人屬不同「種」,為何還能進行繁衍?
    要弄清楚尼安德特人,需要先對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概念有所了解。1889年,德國博物學家海克爾,在對尼安德特人化石進行了詳細研究後認為,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曾經有一個過渡時期,他將這個階段的物種命名為「猿人」。事實上,按照現在的研究,猿人即現在所說的直立人,是一種古老的人屬成員,它們生活在200萬年到20萬年前,對應考古學所說的舊石器時代。
  • 為何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可以混血,卻和直立人有生殖隔離
    這也就直接證明了在數萬年前,丹尼索瓦人的祖先在從「尼人」的體系之中分化出來之後,還曾經與現代智人以及尼安德特人種有著不同程度的通婚現象,但是奇怪的是,在智人出現之前,直立人作為非洲的頂級掠食者,實力強盛,但是在人類的基因序列中卻始終都沒有發現除了尼安德特人之外的直立人基因。
  • 為何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可以混血,卻和直立人有生殖隔離
    這也就直接證明了在數萬年前,丹尼索瓦人的祖先在從「尼人」的體系之中分化出來之後,還曾經與現代智人以及尼安德特人種有著不同程度的通婚現象,但是奇怪的是,在智人出現之前,直立人作為非洲的頂級掠食者,實力強盛,但是在人類的基因序列中卻始終都沒有發現除了尼安德特人之外的直立人基因。
  • 尼安德特人的大腦比智人更大一些,為何還被智人打敗了?
    1856年有考古學家在野外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骸骨,從頭顱骨大小來看,它比現代智人的頭顱要大一些。後來經過眾多研究的鑑定,這種骸骨屬於一種和現代智人同時期發展的人種,他們就是尼安德特人。從眾多考古情況來看,當時的尼安德特人主要生活在歐洲地區,而現代智人的分布範圍則更加廣泛一些。
  • 解讀《人類簡史》:種族滅絕,當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3,4合集)
    進行正題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概念「生殖隔離」。生物學家通常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把所有生物劃分成為不同的「物種」。所謂同一物種,就是它們能彼此交配,產出下一代。於是,又過了5萬年,智人開始北上,在地中海東部遇到了尼安德特人。這時會發生什麼呢?一種可能性是「混種繁衍」,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一見鍾情,兩情相悅,天雷勾動地火,烈焰遇見乾柴,愛得不能自已,順便生出混血小寶寶好為人類文明延續。但可以仔細一想,這兩者是不同的人種,有生殖隔離的,生不出可以繁衍的後代,這種理論好像不攻自破了。
  • 大腦超發達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消失了?他們經歷了什麼?
    曾統領亞洲地區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會消失呢?是被誰打敗了?人類經過不斷進化成為了現代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最開始並不是現在這般模樣,經過各種進化演變成為了現代人類。在這個過程中地球也出現過不同人種,可是最終都沒能抵過智人的變化。智人出現以前還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和智人相比來言,要比智人聰明很多,可是為何他們沒能進化延續至今?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沒有生殖隔離?
    從化石證據來看,尼安德特人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時間大約是12萬到3萬年前,而晚期智人其實也叫做新人,特指生活在大約5萬年前到1萬年前這段時期的一種古人類。 實際上,不管是特定意義的晚期智人,還是所謂的尼安德特人,他們都不過是晚期智人中的一種,而現代人體內的尼人DNA的確證明了兩種不同的晚期智人之間曾發生了基因互動。
  • 尼安德特人的大腦比智人更大一些,為何還被智人打敗了?
    1856年有考古學家在野外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骸骨,從頭顱骨大小來看,它比現代智人的頭顱要大一些。後來經過眾多研究的鑑定,這種骸骨屬於一種和現代智人同時期發展的人種,他們就是尼安德特人。從眾多考古情況來看,當時的尼安德特人主要生活在歐洲地區,而現代智人的分布範圍則更加廣泛一些。
  • 曾與智人同期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會在3萬年前突然滅絕?
    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不過從古猿到現代人類之間,也經歷過很多的人種,其中絕大部分都在進化的過程中消失了,最後只有晚期智人成功的活了下來,並且繁衍至今。比方說,在大約3萬年前的地球上,就是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的天下,當時歐洲大部分都被尼安德特人佔領,根據考古得知,大約在12萬年前,非洲北部、亞州西部、整個歐洲都由它們所統治,如果它們沒有滅絕,或許進化到現在,地球上可能會出現2種智慧生物。經過考古,科學家發現當晚期智人開始進入歐洲的時候,尼安德特人的數量就越來越少,並且很快於3萬年之前滅絕了。
  • 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為什麼不存在生殖隔離?
    也就是說,生殖隔離限制的往往是從種就開始分化的兩種有親緣關係的生物,比如老虎和獅子都是貓科豹屬下的動物,但是老虎屬於老虎種,而獅子則屬於獅種,它們屬不同種的動物,因此由於生殖隔離的關係,它們在人工介入下,雖然會產生後代(獅虎獸或者虎獅獸),但它們的後代都是不具備生育能力的。
  • 解讀《人類簡史》:種族滅絕,當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3,4合集)
    進行正題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概念「生殖隔離」。生物學家通常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把所有生物劃分成為不同的「物種」。所謂同一物種,就是它們能彼此交配,產出下一代。於是,又過了5萬年,智人開始北上,在地中海東部遇到了尼安德特人。這時會發生什麼呢?一種可能性是「混種繁衍」,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一見鍾情,兩情相悅,天雷勾動地火,烈焰遇見乾柴,愛得不能自已,順便生出混血小寶寶好為人類文明延續。但可以仔細一想,這兩者是不同的人種,有生殖隔離的,生不出可以繁衍的後代,這種理論好像不攻自破了。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恩怨糾葛
    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生物學上屬於人屬動物下的一種,而尼安德特人的歸屬一直都存在著爭議,但是更多的會把尼安德特人看成是和智人並列的人屬動物下的一種,但是跟智人的親緣關係較近。尼安德特人在一些影視作品和漫畫中被描述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形象,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大約二百多萬年前古人類走出非洲走向全世界,基因突變和變異的積累在不同環境的選擇之下,古人類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例如尼安德特人來到歐洲和西亞,由於寒冷的環境它們進化的非常魁梧,確實是四肢發達。
  • 人屬中有17個人種,除智人外其他16種去哪了?科學家:被吃了
    整個生物界從大到小可以劃分成域、界、門、綱、目、科、屬、種,以人類為例,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我們屬於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這是人類具體的生物學劃分。生物分類的最低一級單位是種,也就是我們習慣說的物種。每個物種因為生存環境的差異、進化時的演變和地理環境的分布等,又可以劃分成多個亞種。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沒有生殖隔離?
    從化石證據來看,尼安德特人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時間大約是12萬到3萬年前,而晚期智人其實也叫做新人,特指生活在大約5萬年前到1萬年前這段時期的一種古人類。DNA的確證明了兩種不同的晚期智人之間曾發生了基因互動。
  • 大腦超發達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消失了?他們經歷了什麼?
    曾統領亞洲地區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會消失呢?是被誰打敗了?人類經過不斷進化成為了現代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最開始並不是現在這般模樣,經過各種進化演變成為了現代人類。在這個過程中地球也出現過不同人種,可是最終都沒能抵過智人的變化。智人出現以前還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和智人相比來言,要比智人聰明很多,可是為何他們沒能進化延續至今?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在很早之前,不同的人種之間又是怎麼樣的一個關係呢?在後代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在很多人種當中同時發現了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說明在某個歷史時期這兩個人種進行過聯姻和交配,但是卻從來沒有找到過智人和直立人的共同後代。為什麼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並沒有生殖隔離,但是直立人卻和晚期智人有呢?
  • 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聰明,為何最終卻敗給智人?
    1859年,在那個宗教勢力強盛,宣稱人由神創造的年代,一位名為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的生物學家站了出來,稱經過十數年的研究,他可以肯定,人的祖先是猿猴。無疑,這會招來無窮的嘲笑和迫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點仿佛已經開始被世人慢慢地接受了。
  • 智人祖先至少與其他四個人種繁衍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考古學家們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祖先經常與人屬的其他物種混居繁衍後代
  • 人屬至少有17個人種,為什麼只剩下智人,難道是有意安排?
    其實生物的誕生和滅絕都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人屬家族也不例外,但是其他物種的生物,比如:貓屬動物在今天同時生活著4種不同的種類,然而人屬家族卻只有1種,其他的人屬成員在10萬年前左右相繼滅絕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曾與智人同期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會在3萬年前突然滅絕?
    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不過從古猿到現代人類之間,也經歷過很多的人種,其中絕大部分都在進化的過程中消失了,最後只有晚期智人成功的活了下來,並且繁衍至今。比方說,在大約3萬年前的地球上,就是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的天下,當時歐洲大部分都被尼安德特人佔領,根據考古得知,大約在12萬年前,非洲北部、亞州西部、整個歐洲都由它們所統治,如果它們沒有滅絕,或許進化到現在,地球上可能會出現2種智慧生物。經過考古,科學家發現當晚期智人開始進入歐洲的時候,尼安德特人的數量就越來越少,並且很快於3萬年之前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