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拉肚子三天了,前兩天還還,粑粑只是有點稀,排便的次數相比之前也就多了幾次,但孩子今天就比較厲害了,一上午拉肚子四五次,我們接著就把孩子送到了醫院,醫生說這是孩子腸道出現了問題,前幾天腹瀉沒有及時治療,導致現在出現腹瀉嚴重的問題。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的習慣和次數,糞便的性狀發生變化,相比較之前排便次數明顯增多,糞便量增加,不成形,有時含有膿血或帶有未消化物及脂肪,根據我國部分省市的腹瀉疾病負擔社區調查研究資料,全人口腹瀉病發病率為0.17~0.70次/人年,5歲以下兒童則為2.50~3.38次/人年。
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細菌病毒的感染因素影響,真菌感染:致腹瀉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黴菌,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受飲食的問題,飲食不衛生,又或者是先天性或者繼發性乳糖不耐受,都會對腸道的影響而引起腹瀉的情況。腹瀉症狀明顯,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和腹痛。
患有腹瀉,排便次數會增加,急性腹瀉每天排便次數甚至在數十次左右,用時排的便會比較稀,便中還可以看出帶有黏液等。
生活中飲食的一個不注意都會引起腸道不適的問題,對於常見的腹瀉情況,預防措施又有哪些呢?
1、養成良好的習慣
想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飯後洗手,避免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腸胃不適,減少辛辣食物的刺激,吃的食物也要洗淨,減少生冷食物的攝入,避免腹瀉或者造成加重腹瀉的情況。
2、注意氣候
現在正值冬季,氣溫低,冷空氣不斷襲來,做到及時地添加衣服,避免小肚肚受造成腹瀉的情況。
3、補充益生菌
在孩子腹瀉時,可以選擇使用益生菌作為補充,孩子在腹瀉的時候,會直接造成孩子體內和益生菌的流失,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益生菌,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和繁殖,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
孩子在成長期間,腸道是十分脆弱的,稍有一個飲食不注意都會影響孩子的腸道問題,尤其是腸道相對脆弱的孩子,飲食各方面都是要注意的,孩子到時候難受,小臉蠟黃,咱們做家長的是跟著著急。
如果您喜歡我的育兒心得可以轉發或者收藏分享給更多的寶媽們,同時也可以底部留言分享更多的育兒心得,我們一起交流進步,願每位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