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訊第十二屆全運會閉幕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賽場上觀眾的激情吶喊聲卻仍然環繞耳畔。遼寧全運會的口號是「全民健身,共享全運」,而十二運比賽場館在後全運時期如何合理利用成為廣大百姓最為關注的事情。
20億「一場三館」對外日期「難產」
據悉,9月底,瀋陽奧體中心以及訓練場館已陸續對外開放。此外,還有17處市區兩級全民健身中心對百姓免費開放。百姓全民健身的熱情在後全運時期被推向高潮。而作為遼寧全運會的另一座重點比賽城市,擁有超一流場館條件的鞍山奧體中心的對外開放日期則面臨「難產」。
鞍山奧體中心坐落於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達道灣鎮,總佔地面積4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主要包括4萬座席的體育場、6000座席的綜合體育館、2000座席的遊泳館和3000座席的速滑館,即「一場三館」,總投資達20億元。
奧體中心多為「中看不中用」
在國內,有奧體中心的城市並不在少數,而大多數城市的奧體中心在承辦大型賽事後都秉承了「緊鎖大門,閒人免進」的狀態。
作為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建設項目,鞍山奧體中心在建立之初將即將承辦大型賽事、培養競技體育人才和發展全民健身運動作為重要目的。今年9月10日,鞍山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鞍山奧體中心再次被定位為「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將成為市民的體育中心,豐富市民的業餘文體生活。而此次發布會的一個月後,當記者來到鞍山奧體中心時,全民健身的熱情卻感受的並不明顯。
後全運時期「鞍奧」進入半封閉狀態
記者再次來到鞍山奧體中心,映入眼帘的依舊時風景秀美的綠化設施,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則是空曠的場館。整個場地只有西側開放,其他入口都大門緊閉。
記者試著遊泳館是否可以遊泳,一位負責安保的工作人員笑稱:「遊泳館裡面的水都沒了你咋遊」。另據場地綠化工人介紹,自從全運會結束後,奧體中心就進入了眼前半封閉的狀態。在此期間,鮮有百姓來此諮詢場地使用情況,但都被告之不對外開放。
鞍山的百姓何時才能親身感受一流的場館設施?為此,記者來到了鞍山奧體中心綜合館,詢問多人後都表示並不知情。最後,一位工作人員電話請示了焦館長後對記者說:目前器材還沒有到位,將來一定會對外開放,並且收費。記者詢問是否有個大概時間,工作人員則回應:到時候看報紙就知道了。
交通不便成推廣全民參與的硬傷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由於地處城市邊緣,鞍山奧體中心周邊的公共運輸線路並不便利。距離奧體中心最近的一個公交站是202線的職教城站,下車後還需步行兩公裡。或者12路、15路坐到達道灣交通崗,然後打車前往,車費大約10元。交通不便,讓不少熱愛運動的市民打起了退堂鼓。
記者隨後對十多名無自家車並且平時喜愛體育運動的鞍山市民做了調查,結果均表示運動時不願前往,理由為:太偏,不方便。家住鞍山鐵西區的孫先生甚至抱怨:奧體中心立那好幾年了,沒有比賽的時候更像是一個「擺設」。
莫讓全民健身成空談
場地設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礎,群眾的參與熱情則是提升國民體制的先決條件。全運會的圓滿召開將百姓的健身熱情點燃,如果城市的健身設施起不到相應的承載能力,那麼再高的熱情也會逐漸冷卻。
起初,全民健身綱要曾提出「三邊工程」,即建百姓身邊組織、修百姓身邊場地、興百姓身邊活動,人們才能以各自喜愛的方式加入健身行列。如果光有一流場地卻沒有便利的保障和有效的組織,那麼推廣全民健身的口號也只能是一紙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