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民致富步入快車道!

2020-12-11 澎湃新聞

滿目青翠綠百裡,一方春色醉千山。仲夏時分,徜徉在樂昌市長來鎮、廊田鎮、北鄉鎮的田野上,滿眼春意盎然。原來小而散的地塊,經過整理後呈現「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花似海」的美景。放眼望去,成片的水稻、芋頭、馬蹄恰似一片綠色的海洋,一幅美麗清新的現代農業畫卷正徐徐鋪開。

樂昌市北鄉鎮的香芋、馬蹄種植基地。童銅韶 攝

近年來,樂昌市始終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大事來抓,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保糧食主產、發展特色農業相結合,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促進了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改善基礎設施 建設高標準農田

樂昌市位於廣東省最北端,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市有耕地52萬畝,農業人口達26.37萬人,人多地少及複雜多樣的地形,直接制約了樂昌現代農業的發展及農產品結構的平衡。

自2012 年開始,樂昌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鄉鎮(縣直單位)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 內容,嚴格遵循質量優先導向,在項目區實施「田、土、 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開發,確保建成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截至2019年底,樂昌市已完成項目建設任務37.36萬畝,主要完成修建渠道1385公裡,完成修建田間道路525公裡,並配套相關附屬工程設施。全市糧食生產功能區總面積17.6萬畝,目前已完成建設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覆蓋糧食生產功能區15.93萬畝,覆蓋率91%。項目實施後,改善節水灌溉面積4.16萬畝,改善除澇防洪面積1.8萬畝,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25萬公斤(優質糧食),年新增種植業總產值約962.34萬元。

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7.14萬畝,其中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1.6048萬畝。待2020年項目建設完成時,樂昌市高標準農田覆蓋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將達到17.5348萬畝,覆蓋率將達到99%。

「以前的田地都是分散的,每家每戶1-2 畝,絕大部分耕地地勢高低不平,溝渠破敗,很難機械化、規模化操作。現在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了渠網、路網、田網等田間工程,大幅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有效推進了規模經營和機械化作業,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樂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北鄉鎮灌渠。顧言 攝

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安全

近年來,樂昌市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加快推動農田建設項目落實,優先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及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成高標準農田,確保糧食安全和優質高產。

高標準農田建設廊田鎮機耕路及灌排渠道。顧言 攝

廊田鎮位於樂昌市東部,素有「粵北糧倉」之美稱。廊田鎮農業以水稻特色農產品為主導,水稻優勢農業發展較快,2019年有水稻示範村9個,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3.6萬畝(含複種),主要種植有「銀粘」「美香粘」「臺香粘」「宜香10號」「超級稻五優308」等優質水稻品種,是省內外暢銷的優質農產品。

廊田鎮以5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大力推廣新型農技,提高超級稻、優質稻種植技術。在東莊九思坪村、馬屋白馬寨村完成糧食創高產活動,其中九思坪村面積300畝,畝產624公斤,全省排名第二;土壤肥料肥效、花生高產栽培、控溼肥料、早春辣椒高產栽培等一系列的試驗為全鎮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經驗積累。目前形成了5萬多畝「銀粘」「美香粘」「臺香粘」「超級稻五優308」等優質水稻種植,不斷提高「廊田優質米」「廊田香米」省內外知名度。

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使廊田鎮的傳統產業水稻得到大幅度增加,也使得樂昌這個農業生產大縣糧食安全得到了保障。

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特色產業發展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給樂昌當地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也促進香芋、馬蹄等等特色農業產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張溪香芋種植面積從10年前不足千畝,被帶動發展成為了一個面積2.3萬畝,產值2.48億元的種植大產業,種植香芋提高了土地的價值,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增強了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帶動樂昌市南部越來越多的農民致富。

樂昌北鄉馬蹄已有數百年的種植歷史。樂昌市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後,馬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19全市種植兩萬多畝,總產3萬多噸。近年來,通過試驗示範,引進廣西農科院「桂蹄1號」馬蹄組培苗品種及栽培技術獲得成功,實施規模化種植,每畝馬蹄增產500公斤,增收1500元,實現了「活一方經濟、富一批百姓」的目的。

近年來,樂昌市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依託合作社大力推廣「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銷售」(五統一)的經營模式進行運作,積極推廣「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機制,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目前,全市登記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570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社5家,省級15家,韶關市級29家;農業龍頭企業省級7家,韶關市級16家;示範家庭農場省級6家,韶關市級54家。

高標準農田建設北鄉鎮攔水壩。駱靈剛 攝

2018年,樂昌市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計劃用3年時間,以北鄉、長來、廊田、樂城四鎮為中心,按照「一核兩心三片區」布局創建7.9萬畝以香芋丶馬蹄為產業鏈的現代農業園區,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新格局。2018年7月以來,已投入資金近1.3億元,完成土地流轉1萬多畝,推動園區現代農業科研中心等「八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目前,項目開工率達100%。同時積極引進香芋、馬蹄精深加工項目,致力打造集產品研究、質量安全溯源、精深加工於一體的功能區,為樂昌香芋產業園打造成為「廣東最大、全國知名」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標準農田建設讓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這一獲得感、幸福感正凝聚起樂昌市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

「粵康碼」使用指南

↓↓↓

↑↑民法典公益宣傳片↑↑

文字:張波 顧言 羅東 駱靈剛

原標題:《樂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民致富步入快車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讓高標準農田「種」出大產業——公安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直擊
    初冬時分,記者驅車前往公安縣孟家溪、甘家廠、章田寺和麻豪口4個鄉鎮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所到之處,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堰塘清淤、挖機轟鳴,高標準農田建設如火如荼。「通過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
  • 江西: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提出「三變三創三保障」新思路,開啟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革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收益分配機制,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江西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251.5萬畝,2017年以來共投資270餘億元,新建成584.5萬畝,在建290萬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普遍達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要求,項目區耕地質量等別平均提升約0.5個等級。
  • 祁陽:周新輝調研高標準農田建設
    紅網時刻10月15日訊(祁陽站記者 熊忠柱)10月14日下午,祁陽縣委書記周新輝深入「1+20」鄉村振興示範區調研高標準農田建設。他指出,要圍繞示範區農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力度,促進「1+20」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軍,副縣長蔣明明參加。
  • 日照嵐山: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日照嵐山: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0-05-24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整田疇潤沃土——六安市著力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升級版」
    舒城縣湯池鎮劉河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孔家家庭農場帶動貧困戶105戶發展高山有機茶,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後有效提高了500畝茶園節水灌溉效率。霍邱縣白蓮鄉白蓮村以發展稻田蝦、蝦田稻為主導產業,當地致富帶頭人周全明帶領全村50戶貧困戶創辦了東塘養殖專業合作社,先後發展稻田養殖龍蝦3000餘畝,優質無公害蝦田稻2600畝。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實施,稻蝦基地渠系不配套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 日照嵐山: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日照嵐山: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0-05-24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袤大地織錦繡——安福高標準農田建設綜述
    2017年以來,安福縣緊扣在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上走前列的目標定位,舉全縣之力,系統謀劃,多方聯動,紮實推進,為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安福方案」。截至目前,安福縣共統籌整合資金3.848億元,完成建設高標準農田12.835萬畝,在全省年度高標準農田績效考評中連續多年榮獲一等獎。今年4.27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全面啟動,全省領先。
  • ...酒泉市肅州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河西走廊描繪沃野藍圖
    水肥一體化、農田防護林等建設內容,整體推進、連片實施,分年度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75萬畝,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這兩年,該鎮積極搶抓機遇,以項目為依託,以企業為牽引,以資源為著力點,在科技示範農場原有3521畝土地的基礎上,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了千畝優質葉菜示範種植基地,使基地土地資源利用率、產值效益和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推動全鎮葉菜產業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的新格局。
  • 新疆沙灣縣: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今年以來,沙灣縣農業農村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連日來,沙灣縣農業農村局積極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力條件,積極高效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安全...
    》(國辦發〔2019〕50號)要求,加快推進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要同步規劃設計乾渠和田間工程,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銜接,統籌實施。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南繁基地、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熱帶高效農業基地,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結合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要求,因地制宜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優先支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以及工作基礎好的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優先建設農民群眾治理意願強烈的項目區。
  • 甘肅酒泉市肅州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為河西走廊描繪沃野藍圖
    水肥一體化、農田防護林等建設內容,整體推進、連片實施,分年度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75萬畝,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這兩年,該鎮積極搶抓機遇,以項目為依託,以企業為牽引,以資源為著力點,在科技示範農場原有3521畝土地的基礎上,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了千畝優質葉菜示範種植基地,使基地土地資源利用率、產值效益和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推動全鎮葉菜產業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的新格局。
  • 【聚焦】訂單式基地建設!遵義辣椒步入「快車道」
    遵義辣椒步入「快車道」 2020-10-28 16:2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水淹區變良田 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縣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實施「旱改水」項目建設,探索田、水、路綜合治理,建設易於耕作、旱澇保收的農業生產基地,提高耕地保護和利用效率,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2019年,經過實地調研,縣委縣政府決定對淹壩村實施「旱地改水田」土地治理,徹底解決淹壩村長期遭受洪澇災害的問題。「由於經常被水淹,我家五六畝土地基本上每年都是顆粒無收,現在搞這個旱改水,然後又搞了排洪大溝,以後可以保收了。」柳塘鎮淹壩村村民朱慶華說道。
  • 祁陽縣:狠抓高標準農田建設 築牢糧食安全壓倉石
    近年來,祁陽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深入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按照「示範帶動、連片推進、高效發展」的原則,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強化頂層設計,創新建設思路,使高標準農田建設既解決眼前問題,又形成長遠效益,最大限度滿足群眾需要。一是突出規劃設計。切實抓好項目前期可行性調研,通過招投標方式選定有資質、有經驗、有責任心的單位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設計,將項目實施內容、實施地點和實施效益進行全盤綜合分析,既講究科學合理管長遠,更強調貼近實際接地氣,推動實現多規合一、一圖到底、按圖建設。
  • 安徽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數量質量「雙跨越」
    這是自去年以來亳州市譙城區對大楊鎮9850畝可耕地進行高標準農田綜合治理的成果之一。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我省糧食安全的保障功不可沒。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和糧食淨調出省份,我省始終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糧食安全的頭等大事。
  • 市中區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建設
    近日,市中區在白馬鎮光明村舉行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區農業農村局、白馬鎮政府、光明村村委會、項目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村民代表參加了開工儀式。據了解,市中區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分別在白馬鎮、悅來鎮、牟子鎮實施,預算總投資3600萬元,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1.2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0.18萬畝),建設內容包含格田整治、地力培肥、新建和整治渠道,山坪塘整治、高效節水灌溉、機耕道整治和新建生產道路等。到明年底,全區高標準農田面積將達到15.21萬畝,糧食生產抗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
  • 建豐產糧倉 育增收沃土——盂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見聞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推進糧食安全戰略的重大舉措。盂縣2019年度省財政安排高標準農田項目3.05萬畝,項目總投資4575萬元。盂縣實行項目申報、實施、監管全程規範操作。為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擬定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範圍,涉及孫家莊鎮東盂北村等8個鄉鎮16個村,按每畝1500元(實施高效節水灌溉的每畝增加277元)的標準落實財政投入。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安全...
    》(國辦發〔2019〕50號)要求,加快推進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要同步規劃設計乾渠和田間工程,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銜接,統籌實施。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南繁基地、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熱帶高效農業基地,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結合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要求,因地制宜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優先支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以及工作基礎好的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優先建設農民群眾治理意願強烈的項目區。
  • 重慶長壽:以高標準農田建設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為改造這種「先天不足」,長壽區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決定在雙龍鎮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通過統一規劃用地,實行區域集中連片開發,讓晚熟柑橘入園發展、集中發展,通過「七化」建設,完善了配套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 我縣2020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
    11月23日,我縣2020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典禮在古縣渡鎮馬趙村舉行。縣委副書記王宗華宣布開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萬曉春致辭。縣農業農村局、古縣渡鎮以及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單位負責人參加。據悉,2017年至2020年,我縣計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