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視頻爆料稱,湖南湘西鳳凰古城停車費貴,「河邊泥地裡畫條線就可以開始收費,臨停1小時15元,過夜100起步」。其拍攝的一張收費表顯示,該地停車收費「黃金周過夜:100元一臺車」,且「只包停車,不包看守。」視頻中,該網友稱「鳳凰古城遊客少,但是房價卻從前一天的150暴漲至400……這個價位的停車費對自駕遊旅客真的太殘忍。」該視頻引發網友熱議。截至媒體發稿前,該條視頻在抖音上獲贊近88萬,評論7萬餘條,轉發2.2萬次。
又見自媒體爆款!如此高的關注度,說明網友對該事件極為關切。但「人紅是非多」還真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社會經驗,一些網友譴責宰客商家的同時,爆料網友也遭到了不少網友的「非議」。
有人認為,「說句心裡話,如果是節假日旅遊,出門前你就得做好到處被宰的心理準備,這樣可能還能平衡些,不然出去不是旅遊的,是拿錢買氣受。」這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般任人宰割毫無怨言的態度,心態確實夠平衡。但出門旅遊不是去挨宰的,而公職部門也不允許胡作非為,更重要的是,還有法律法規禁止。不否認,有人講究和氣生財,挨宰了也無所謂。只是,大多數人不想這樣做,也不甘心被宰。如此以概偏全的心態顯然要不得,不妨多想想憑什麼宰客,為什麼要自認倒黴?
這還不算,更有甚者,不僅不譴責趁火打「節」宰客行為,反而諷刺挖苦該網友,反問道,「買得起車連這個費用都出不起,還窮遊啥呢?」看事情講究一分為二,也就是說,買得起車與否、出得起費用與否,均與宰客無關,更不能成為黑心商家宰客的理由,即便是窮遊也以此毫無關係,只能是一碼歸一碼,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人家又沒請你們去,不去不就完了」「鳳凰古城多年都亂收費,媒體多次曝光,你還去,活該
」「鳳凰古城誰敢去啊,自找的」之類的聲音。真不知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思維作祟,還是幸災樂禍心態使然,但無論如何,確屬不應該。
現實的悲哀還在於,每每有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諸如遭到性侵怪女生好看等這種受害者有罪論層出不窮,往往給受害者造成二次乃至多次傷害,連最起碼的立場都沒有,是非觀念不清,黑白顛倒,絲毫沒有正確的價值觀,越發要不得。
就此事件而言,涉事網友爆料停車場宰客、民俗客棧趁節漲價,至少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提醒遊客注意,不要上當受騙;二是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倒逼地方整改,促進市場淨化。換言之,也是為大家好,鼓勵都來不及,哪怕就是感謝也是應該的,怎能倒打一耙?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豈容宵小跳梁?正確的做法是,一致將輿論矛頭對準宰客商家,強烈譴責其黑心行為,建議當地有關部門嚴懲類似違規違法行為,並加強管理,避免類似事件捲土重來。而不是劍走偏鋒,胡亂瞎噴。
說一千道一萬,遊客被宰,該怪罪的是無良商家,想當然是不能怪遊客「自找的」。所以,「受害者有罪論」當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