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4月22日19時20分訊(記者 伊永軍)2016年,國務院批覆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即將到來之際,今(22)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承辦,重慶科技館等17個地方場館共同參與的「2018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中國航天日」活動正式啟動。據悉,重慶分會場活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將持續到4月27日,市民可免費前來參觀參與各項活動。
17個活動參與場館可同步與各國航天人視頻連線
孩子們被精彩的講解所吸引。記者 李文科 攝
今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共築航天新時代」,分為核心活動和地方科技館特色活動兩大部分。核心活動主要分為兩個環節,首先是主題沙龍「保護地球家園 探索宇宙奧秘」,17個活動參與場館同步與聯合國外空司空間應用部高級官員史瑞詩•拉萬先生、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王躍先生、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總工程師吳偉仁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鄭永春研究員視頻連線,共話宇宙奧秘。接下來,播放俄國航天員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件,英國太空學校阿努博士展示的航天試驗視頻,以及邀請現場的科學家介紹中國航天的技術亮點,並送出對孩子們的寄語和希望。
第二個環節是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啟動儀式,中國科學技術館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17個活動參與場館分享啟動儀式盛況。
特色活動則是各地方館圍繞主題,結合各館實際開展。今日,記者在重慶科技館看到,該館深度挖掘宇航科技展廳展教資源,策劃並舉辦了「窺探航天航空」系列科普教育活動。活動涵蓋了科普輔導、趣味實驗、科學製作、逗趣科學課等內容,形式豐富、精彩紛呈。
孩子們穿航天服體驗當航天員 通過實驗了解其衣食住行等
穿上航天服,顯得很有範兒。記者 李文科 攝
在今天重慶科技館舉行的「圓夢航天員」專題活動中,孩子們不僅現場穿上航天服,過了一把當航天員的癮,還以趣味闖關的形式,通過體能訓練、模擬實踐等關卡,普及了航天員衣食住行中的科學知識,展現了航天文化,弘揚了航天精神。
此外,在科普輔導中,主要圍繞「宇航之夢」,通過展品體驗和互動遊戲,讓觀眾了解人類從古至今對宇宙的探索及宇航科技知識;趣味實驗則藉助精彩、奇特的實驗現象,讓青少年直觀地「看見」地球地表空氣,認識空氣的組成成分;科學製作則以親子家庭為小組,製作火箭模型,最後以競賽形式發射並測試火箭模型的性能,讓青少年在活動過程中掌握火箭的結構及發射原理;逗趣科學課藉助視頻播放、小組討論、動手實驗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探究宇宙中存在的電磁波和它們的應用。
據重慶科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是首屆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舉辦的第一場主題科普教育活動,也是重慶科技館在跨區域整合資源和共享資源的大膽嘗試和突破,不僅有助於促進重慶科技館與各地科技館之間的聯合互動,更有利於為公眾更好提供優質展教活動,最終實現科普惠民的目的。
據悉,在重慶科技館開展的重慶分會場活動將持續到4月27日,市民可免費前來參觀參與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