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全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全省接待國內外遊客8.32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9762億元。目前,全省上市文旅企業達27家,各類文旅市場主體達1.7萬家;文旅產業項目1299個,總投資7130億餘元。 後疫情時代,我省旅遊業持續回暖。今年1至9月,全省接待國內外遊客4.4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912.1億元。其中,「五一」「端午」「十一」假期全省旅遊收入在全國分列第二位、第一位、第二位。此外,我省位列跨省遊目的地人氣榜第五名,長沙市暑期夜遊復甦率全國第一,張家界市成為最受歡迎的十大目的地城市。 堅持為民惠民,以文旅融合助推脫貧攻堅。我省脫貧攻堅示範村中,有41%是文旅扶貧重點村。2019年以來,我省通過「非遺+扶貧」、文藝輕騎隊「精準扶貧」優秀文藝作品巡演活動、「送客入村」工作計劃等措施,引導旅行社向貧困山村「送客」71.55萬人,帶動文旅消費33.24億元。同時,推出13條精品線路輻射帶動689個村發展。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我省文旅融合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同時指出,目前我省旅遊業仍存在配套設施有待完善,鄉村旅遊住宿檔次較低,旅行社、酒店、民宿等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優質文化資源沒有轉化成為優質的文化旅遊產品等問題。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應儘快出臺相關法規,規範民宿管理,助力鄉村旅遊發展;做好全省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塑造湖南旅遊品牌,講好湖南旅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