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追逐終極之地的夢想,在人類工業文明尚未滲透的地方,有著城市生活裡難以遇見的冰雪山川、晝夜極光和澄澈美景。與此同時,極致之地的遙遠、未知、寒冷又讓許多人敬而遠之,卻又持續不斷地召喚著人類前去探索,地球兩端的南北極如此,「世界第三極」的西藏亦如此。
擁有「世界第三極」之稱的西藏,對諸多旅人來說是一個神聖神秘,同時又充滿無限激情與刺激的地方,它像一塊磁鐵,吸引著人們前去朝聖膜拜。坐擁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奇幻迷離的神話傳說以及多彩深厚的人文歷史,西藏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不可比擬的「奢野」旅遊資源。
西藏公路
世界第三極的奢野新旅行
騎行巴松措
雖然高原環境為日常活動帶來諸多不便,依舊不妨礙人們在這裡完成一次狂野的旅行。
相比起其他高原聖湖的大名,位於藏東南的巴松措顯得更為低調。巴松措取藏語「綠色的水」之意,雄奇雪峰、耀目冰川、聖潔湖泊、茂密森林、特色鮮明的風土人情等不一而足,因此人們還將巴松措稱為西藏的「小瑞士」。巴松措本是一個隱藏在山林當中不為人知的湖泊,湖心小島一座錯宗寺便是當地最矚目的去處。但只有親身前往,才知道此地更是一處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巴松措
自2013 年起,當地便在巴松措國家森林公園舉辦了首屆「環巴松措山地自行車越野競速賽」,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越野愛好者和運動員參加,也由此成為西藏海拔最高的山地自行車越野環湖賽事。實際上,西藏曆來便是騎行勝地,此前騎友大多選取318 國道,而巴松措環湖賽道坐擁當地的壯美風光,沿線松香野花瀰漫,湖水碧波蕩漾,映著巍峨的雪山,想來騎行一路的辛苦,也會被眼前的景致化去大半。
除了專業的騎行賽事,還可以體驗一把山林間騎馬的樂趣。位於湖畔的結巴村是當地一個原始工布風情的藏式村落,即便西藏旅遊業高速發展,這裡依舊是一處人間淨土。走進結巴村如同邁進了藏地的桃花源,恍如隔世。錯落有致的藏式民居鑲嵌於密林之中,桃樹下村民與孩童過著自得其樂的田園生活,雞鳴犬吠,嫋嫋炊煙,引馬至此,時間也不由慢了下來。
結巴村
西藏白水漂流
如果說騎行或騎馬已算不上新鮮的旅行體驗,不妨試試在西藏江河間漂流。
雄踞地球之巔的西藏又被稱為「亞洲水塔」,青藏高原終年不化的雪山,不僅孕育了長江、黃河,還是國際河流分布最多的中國省區,著名的印度河、恆河、湄公河等河流均源自於此。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大美風光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漂流天堂。
青藏高原
與其他地區常見的漂流有所區別,藏區的江河漂流又稱白水漂流,是一項新興的戶外探險運動,目前在西藏楚布河便可體驗一次有驚無險的白水漂流。
白水漂流
在西藏,越是風景極致的地方,越是難行。從拉薩前往楚布河谷需要乘坐長途汽車,在蜿蜒綿亙的群山懷抱之中一路前行有幾分顛簸,也足以預見白水漂流的刺激程度。直到抵達目的地,奔騰不息的楚布河在靜謐的高山河谷間滾滾東去,動靜相宜的出世美景叫人心曠神怡。
楚布河谷
江河雖有些湍急,但是漂流路段只取楚布河相對平穩安全的中下遊段,即便是初次體驗也無妨。同時,漂流項目還配備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漂流用橡皮艇、救生衣、潛水服,專業的教練在出行前會詳細講解漂流過程中的技巧及應急措施,並且隨隊漂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節奏。自雪域高原留下的雪水有著別處難遇的甘甜,行程間藏區河谷的獨特風景也會讓人眼前一亮。漂行至風景優美處,還能上岸休息觀景。
楚布河漂流
楚布河畔還有一座幽靜的楚布寺,與漂流之行一動一靜,互為補充。這座古寺歷經八百餘年滄桑,現世早已換了一幅模樣,它自巍然不動,靜觀天地變換。
楚布寺
楚布寺是拉薩三大寺之外建築規模最大的寺院,也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主寺。每年楚布寺的各種法會和法事活動,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前來一睹風採。神聖壯觀的宗教寺廟與秀麗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為楚布河谷增添了聖潔神秘的氛圍。人們敬仰的,或許不單單是至尊者,更多的,還有心中一份難能可貴的安寧與精神的歸屬。
換一個角度看西藏
地處世界屋脊,如果只從一個平面觀賞西藏的聖域美景難免遺憾,如果預算允許,還可以計劃來一次西藏低空遊,乘上直升飛機俯瞰整座日光城拉薩,亦可盡覽周邊著名景區的高空美景。
布達拉宮
隨著低空旅遊逐漸火熱,西藏也在近幾年引入了這一空中觀光的旅遊方式,無論是神聖的布達拉、莊重的大昭寺、寬闊的拉薩河,還是拉薩城外聖潔的納木措、羊卓雍措,甚至於許多人想要徵服的珠穆朗瑪峰都能盡收眼底。換一種上帝視角欣賞西藏,將會收穫更加開闊的視野與非凡的體驗。
結束了空中飛行,自拉薩慈覺林機場出,旁邊便是實景劇《文成公主》的演出劇場。劇場位於拉薩慈覺林,是為拉薩城中的制高點。沿著文成大道拾階而上,拉薩河對岸的布達拉宮映入眼帘,極目眺望,拉薩城全景盡收眼底。
實景劇《文成公主》
隨著夜色漸深,位於山腰的劇場上空升起點點繁星,舞臺便以星空為幕,以山川為景。三者相互輝映,仿佛一同穿越至大唐,緩緩講述一部曠世史詩,讓觀眾跳進歷史長河裡,在震撼之餘從縱向的角度看到另一個西藏。
做一次蟲草獵人
地處高原,西藏出產的優質藏藥也是當地一張極具代表性的名片,而生長在海拔3800 米以上高山草地的蟲草,更是人們追捧的明星產品。眾人皆知蟲草的功效,但真正見過甚至體驗過採蟲草的人卻不多。
蟲草冬天是蟲、夏天為草,神秘的身世、高超的藥用價值、不菲的定價決定了採挖蟲草絕非易事。在盛產蟲草的藏區,每逢五、六月,便是當地牧民上山採蟲草的季節。當地多以家庭為單位,只有擁有「準摘證」的牧民才能從事採摘工作。不過作為遊客,同樣有機會親身體驗一把蟲草獵人的經歷。
在應季時分前往拉薩北面的當雄縣,這裡有著著名的納木措和念青唐拉山,更有一處盛產蟲草的區域。每年6 月1 日起,當地便會開展為期一月的蟲草採挖體驗項目,每一位前去體驗的遊客都會按照1:1 的比例配備一名牧民嚮導,在牧民的指導下學會怎樣適應高原草地的環境,如何在巍峨雄壯的雪山下,全身匍匐在地,準確地尋找、採挖蟲草,以及採挖後為保護環境怎樣回填泥土等技能。
在山中體驗完畢後,還能就近一覽納木措和念青唐古拉山的大美風光。作為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緊靠著念青唐古拉山的納木措容納著雪山融化的雪水,湖水清澈透明,水天相融,渾然一體。納木措以連綿不斷的念青唐古拉雪山為背景,湖畔是一望無垠的藏北草原,五彩經幡在其間迎風飄揚,來到這裡便猶如飛升至仙境。
念青唐古拉雪山
像當地人一樣吃喝
小眾奢遊之餘,舌尖上的野性體驗亦不可錯過。由於西藏獨特的地理氣候,以至於傳統的藏餐重油厚味,對於初到藏區的遊客來說,不經任何改良的藏餐大概是吃不慣的。不過隨著拉薩逐漸成為一座旅遊重鎮,城裡匯集著各地的餐飲,除了改良過後的藏餐廳,最常見的便是比鄰的川菜館和尼泊爾餐廳,自然,還有被各大文藝青年炒熱的藏式小酒館和民族風情十足的朗瑪廳夜店。
值得一試的藏式火鍋
雖然藏餐的口味未必適合所有人,但既然千裡迢迢趕到此地,自然想要嘗試一次藏式風味。在大眾印象中,藏餐裡最為人熟知的食物自然是牛羊肉、糌粑、酥油茶、甜茶一類。的確,幾乎每家藏式餐廳都少不了它們,不過若是當地人推薦,最值得嘗試的特色美味當屬藏式火鍋。
藏式火鍋
藏式火鍋以犛牛骨熬湯做底,用的涮鍋與北京涮肉的銅鍋相似,中間一圓筒「小煙囪」,加上燒得通紅的木炭,把外圍一圈鮮湯燙滾,涮上犛牛肉和各式鮮蔬,滋味濃鬱鮮美,是藏區特有的本土火鍋。
走進藏式小吃店和茶館
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體驗藏族人民的吃喝,那麼就該考慮去一些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深巷小店,嘗試幾道藏族人民的日常小食。問起當地朋友平日藏族人民有哪些風味小吃,得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涼粉。與厚重的藏餐截然不同,酸辣開胃的藏式涼粉是當地十分流行的藏式小吃,並且多隱於沒有門牌和菜單的小店,沒有當地人帶路恐怕很難享受到正宗涼粉的美味。
藏式茶館
在藏族朋友的帶領下拐進鬧市區裡一條小巷的涼粉店,店內只供應熱涼粉、涼粉餅子、炸土豆幾道小吃,涼粉實際上與川式涼粉無異,只不過在調味上用到藏式辣椒粉,本地香料調和之下香辣適口,叫人驚喜。而藏族人民獨創的涼粉餅子頗有些意思,整片涼粉貼在白吉饃上,再調味撒蔥花,好看又好吃。當地人還偏愛一道炸土豆,雖只是平常小吃,但出產自本地的土豆原料優質,切成適口的大小,現炸出鍋,滾一圈香氣滿鼻的辣椒麵兒,也是停不下口的節奏。進店的全是藏族百姓,若是獨自前往不便交流,指著旁人桌上的小吃便可點菜。
藏式小吃
體驗了地道的藏式小吃,還要去一趟趣味十足的茶館才算圓滿。對於藏族人來說,每天都離不開一口茶,無論是酥油茶或是甜茶,離了它們便像是丟了魂,因此街邊最常見的便是本土的藏式茶館。
進茶館喝一杯茶,便可以充分體驗到藏區人民自由奔放的氣質。當地茶館裝潢多數較為簡陋,進去後自取一隻小杯放在桌上,再在桌上拍一把零錢,穿著白大褂的服務員提著茶壺滿屋「巡視」,看到空杯便會趕緊續上,人們便在其中兀自打牌聊天,整個茶館裡都溢滿了快樂的因子。體驗茶館,可以去到當地最古老、也最著名的光明港瓊甜茶館,想要更加本地化的去處,革命茶館也是不錯的選擇。
藏式酒館與朗瑪廳
打著特色的藏式符號,小酒館和朗瑪廳是許多旅行者認為必去體驗的飲食地。拉薩從來不缺酒吧,在北京東路以及老城區周邊多得是藏式小酒館,酒館裡總是播放著藏語電視劇,人們一面喝著拉薩啤酒或是自釀的青稞酒,一面打牌聊天。酒館裡除了旅人亦有不少當地藏族同胞,一些網紅酒吧還會有彈唱著民謠的歌手,間或帶出一些浪跡天涯的格調,但始終擺脫不了旅行味兒十足的氣氛。
朗瑪廳
至於聽起來頗為神秘的朗瑪廳,算得上是當地特色的夜店,只不過店裡跳的多半是民族歌舞或者全體狂歡的鍋莊,自然也有上了年歲的熱情姐姐,拉著你喝酒跳舞。若是去過一次,大概會產生一種穿越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錯覺,如今西藏的朗瑪廳,便像是當年滿街音響震天的迪斯科。、
民族歌舞
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評論點讚一條龍,更可關注獲取更多旅遊資訊優惠、景點美食攻略。